分卷阅读64


不去?”

俩小孩儿很够意思地问:“沈先生去不去?”

沈青越半死不活:“你们先去吧。”

他现在只想坐着,连站都不想站起来。

俩小孩又叫上村子里几个小孩,欢天喜地跟着姜树跑了。

沈青越默默摇摇头,趁着没人注意,拿扇子遮着手机,快速拍了几张照片。

多热闹啊。

这可比逛超市有意思多了,就是走过来有点儿废腿。

得抓紧弄清楚姜竹能不能买驴,涨一级户品要多交多少钱,要是差得不多,不如交了钱多买两头驴。

正好这阵儿赚了些钱,天彻底热起来前,应该还能再薅一阵儿野菜和竹笋,等野菜竹笋薅完,村民就该农忙了,路上听他们聊今年的庄稼,应该会有个好收成。

到时候山上人少了,他们俩可以上山找找金银花,吕大嫂说他们挖野菜瞧见了金银花,回头可以找药铺问问价……

姜竹收拾整齐摊子,把东西都摆好放好,一扭头,看见沈青越托着下巴盯着人家馄饨摊子发呆。

早上出门早他们俩没顾上吃饭,他装了俩酥饼,沈青越说起太早了,他胃还没醒吃不下。

这会儿瞧着,胃应该是醒了。

“我去买两碗馄饨吧?”

“嗯?”沈青越回神儿,说到馄饨……他摸摸肚子,是有点儿饿了,“行。”

“你先看着摊子,有人买东西你喊我。”

“嗯。”

姜竹快步跑去摊子上,要了两碗,想了想,他没要大碗,反正姜树在,等他回来看摊子,他们也去四处逛逛,草市上还有好些吃食呢,不好叫一碗馄饨占满了肚子。

没一会儿姜竹端了三碗馄饨回来,沈青越见他向老板指了指他们摊子,似乎是说一会儿再还碗。

姜家俊嘿嘿笑两声,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五文钱一碗的馄饨是用鸡汤打的底,能尝出一点儿鸡汤味儿,主要是馄饨够好吃。

猪肉混着一点儿嫩野菜做的馅儿,鲜香不腻,皮儿够薄够透,汤头飘着点儿小葱,一点儿香菜,调料不多,味道清淡简单,就挺好吃。

两个下肚,沈青越胃口打开了,不大的馄饨一口一个,真是越吃越好吃。

就是有点儿烫,得一个一个吹。

他正举着勺吹馄饨,摊子前站了个人,以很惊讶的口气问:“你这扇子怎么卖?”

沈青越抬头快速打量了对方一眼。

一身好布料,头上戴着个银束发簪子,手上有扳指,圆脸,微胖,体型富态,口音和他路上听过的都不一样,身后还跟着俩推小车的小厮。

这人八成就是姜竹、姜树他们常说的码头的外地船商。

眉毛和他爸还有点儿像。

沈青越:“十文一把。”

姜竹:“咳咳咳——”

船商:“他怎么了?”

沈青越:“喝汤呛到了。”

船商笑了:“小兄弟这就不厚道了,前头我瞧见别人用这样的扇子,说是五文一把在草市买的。”

沈青越:“对,就是我家卖的,上次家里小孩儿不知道价,卖亏了,现在涨价了。”

船商:“翻一倍呀?”

沈青越笑:“整个草市只我一家,要不是家里急着用钱,我也不卖这个价。”

船商:“若我都要了呢?”

沈青越:“你全要了也是十文,等我家不急着用钱了,就是十五文了。”

船商:“……”

一旁竖着耳朵听的众人:“……”

沈青越:“要不然你要这个?这个五文。”

他指指姜竹收菜空档编的福字、寿字扇子。

因为他最近主要忙着编席子,这种扇子也没编出多少来。

船商:“这种也涨价了?”

沈青越点头:“你细看看,这比上次的图样复杂。”

再复杂也不能涨一文呀!

草市上买这么大一把扇子,只要三文。

船商也一副恼怒模样,放下扇子哼了一声走了。

沈青越继续淡定吃馄饨,说太多,这口馄饨都凉了。

姜家俊咽咽唾沫,小声道:“他走啦!”

沈青越:“看见了。”

另一侧摊子上,两个摆菜卖的村民直替姜竹着急。

那小扇子他们瞧见了,都是姜松练手编的!

一个时辰能编好几把,沈先生一个时辰也能画好几张画。

再糊糊边,贴一贴,总共不费多少工夫,一个五文钱,多赚啊!

怎么就把人给说跑了呐?

那外边来的船商可给钱呀!

这沈先生是真不会做生意,他们有心劝劝,可瞧沈青越埋头吃馄饨吃得挺开心。

再劝劝姜竹吧,姜竹那也是一整个毫不在意。

得。

反正人家扇子比他们的菜好卖。

众人心里嘀咕不止,又忍不住看姜竹摊子上那些扇子。

都是钱啊。

一把扇子抵一大捆菜。

正感叹着,刚刚那船商又扭头回来了:“八文一把,我全要了,如何?”

沈青越:“十文一把,你全要我送你十把这种扇子。”

船商咬咬牙,“九文一把!”

沈青越瞧见正举着一串儿糖葫芦的姜家业和姜家才,抽了两把扇子递过去:“家业,拿着这个到四处喊,好看的扇子十文一把……”

船商连忙把扇子给夺了:“十文就十文!那种得四文一把。”

姜竹点头。

沈青越又抽出一把福字扇递给姜家业:“家业,拿着这个喊……”

船商再次抢:“五文就五文,你再多送我五把!”

沈青越:“我总共就二十多把,我再送你五把,我还不如卖你四文一把呢!”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沈青越:“要不然你买我点儿干笋干菜?都要了我送你五把。”

第40章 豆腐丸子

最后那胖船商包圆了所有画扇和福字、寿字扇, 干笋、干菜也要了不少,沈青越多送他五把扇子。

他们家摊子一下清空了大半。

船商一副肉疼的模样, “若小兄弟还有这种扇子,就不必摆出来了,差人到码头喊一声找应城的刘三,我叫小厮到你家中取,只要端午前,有多少, 刘某要多少。”

沈青越兴致寥寥:“再说吧,画幅虽小,画起来耗神费力,若非家中急用钱……”

刘三:“十文真是不低了, 我走水路运回老家,这把扇子多也不过能卖十五、十六文, 若不是扇子小不压船, 这买卖并不划算。”

沈青越但笑不语, 心想, 十文钱的东西你卖十五六文, 这买卖还不划算?

“走船、雇人也要钱呢!”

沈青越压根儿不听这一套, “不买我这扇子, 也得走船、雇人呀!”

两人呵呵笑着讨价还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