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
,这算不算无妄之灾?
不管王柳之流怎么不甘愿,在安安周岁宴之前,林烨的任命就下来了,南疆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
因为路途遥远,他上任的时间并不急迫,所以他还能再京城给儿子过完周岁,再去南疆上任。
从三品。
哪怕地点偏远,那也是从三品大员,只要他熬过来了,迟早能调回京城,所以王柳这下消停了,甚至他岳父还给了他警告,让他以后注意自己的嘴巴,小心祸从口出。
王柳笑着应了,把所有负面情绪压到心底。
他不信花有千日红,不信林烨不会犯错,他会一直盯着他,迟早有一天,他会从高处跌落,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他会耐心的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林烨任命下来,林府大门顿时门庭若市,都是前来贺喜的。
有的人去边疆可能是发配,但他去边疆,不知道会有什么动作?又会拿出什么让人惊喜的东西?
而且南疆收服已经数百年,虽然是蛮汉杂居,但早不如之前那般让人闻之色变,有很多山蛮已经汉化了。
他们都有眼睛,如果不是下山日子会过的更好,根本不会下山。
“那边还有你三姨父一家在,他们在南疆多年,也算半个地头蛇了,你去了,不怕没有人照应。”
事情已定,贾敏现在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你表姐表哥都在那边,你表姐嫁的人家还和南安郡王府联络有亲。”
她说的这就是钱大石和钱羽、钱鹏他们了。
崔玥和林黛玉都知道那边有这门亲,往来并没有断,现在听贾敏说着,心里更安定了些。
林烨也顺着她的话道:“是啊,我在南疆开的铺子,还多亏了他们帮忙照料。”
贾敏点了点头:“我记得你和鹏哥儿一起合伙开了一家酒楼?现在还开着吗?”
林烨:“生意很好,听说已经是当地最红火的酒楼了。”
贾敏笑了:“你们这回过去,想必酒楼又能新添不少新菜式了。”有利益绑定,就更好了。
崔玥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这个三姨父家的情况,他是五品守备,续娶的是武官家的女儿,亲表姐嫁的也是武官之子,表哥娶的是姨父同僚家的女儿,也是武官。
另外,表姐膝下如今有二女,还没有亲生子,表哥膝下一子一女,女儿的年纪跟安安差不多大。
他的压力想必不小,因为他身体不太好,下面却有五个健康的庶出弟弟,所以他不能从军,只专心打理家中生意,模糊记得,他这些庶出弟弟有的已经进军打拼了。
还有三姨父续娶的那位方氏,据说性子比较厉害,她也生了一个幼子,好在她生的这个跟表哥年龄差距太大,比他长子还小一些。
崔玥:“……”真是子嗣兴旺,这位三姨父,有一女七子!
现在这七子中还有三个没成亲,不知道等三姨夫所有子嗣都成亲生子了,钱家会有多热闹。
林家并没有打算就林烨的任命下来广邀宾客,继续低调,就是周岁宴,送出去的请帖也都是沾亲带故的,没有大办。
燕奚长公主为此觉得有些委屈了外孙,但也没说什么,这两年,她自己家也低调了许多,不愿意出头。对林家的这个决定,老太太平静的接受了,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忍不住看着床幔叹气,烨哥儿不能留在京城,王氏的想法要落空了,要是等元春年华老去,还不能爬到高位,又没有子嗣的话,她该怎么办?
贾家该怎么办?又送人进宫吗?迎春已经定亲,那就是探春了,过几年,正是花期,她的婚事不能着急,她性子虽然精明了些,进宫却是合适,足够精明才能保住自己,顺利生下龙子,但不到不得已,她不想走这一步。
探春和黛玉同龄,今年十一,老太太想着探春的婚事,林家也在说起这个问题。
林烨这一去,归期不定,回来的时候很可能黛玉的亲事已经定下,甚至出嫁了,所以他来和父母谈谈他们的打算。
他们想要为黛玉说个什么样的人家?文官、勋贵,还是皇亲?
林如海莫名有些不是滋味:“我知道你关心你妹妹,难道我和你母亲会不关心她不成,她的终身大事,我们肯定不会大意。”
甚至女儿的亲事比儿子的更要紧,娶进门的媳妇不好,他们有办法管着,嫁出去的女儿夫家有问题,他们就要束手束脚。
贾敏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哪怕不舍,也知道女儿迟早要出嫁的,男婚女嫁是人伦,强留旁人还会以为她女儿有什么问题:“好在你妹妹还小,我和你父亲会慢慢看,我们不要求什么高门大户,门第也不能低太多,门当户对才是正理。”
现在朝廷局势还比较混乱,等太上皇去了,肯定会有一场洗牌,要是他们定亲早了,对方却被推下牌桌,那就是害了黛玉了。
刚过了安安的周岁宴,贾宝玉回来了,欢喜的拉着儿子看了会,王二太太十分遗憾:“你要是早两天,也能去了。”
林家请的人是不多,但基本都有官身,宝玉去了,肯定能结识人脉。
贾宝玉对此也觉得可惜:“不知道安哥儿抓周抓了什么?”
回答他的是老太太,她看着回来的宝玉左右打量:“他抓到了一本书,以后肯定也是个学识丰富的,宝玉,你长高了些,也瘦了。”说着,老太太有些心疼。
贾宝玉不觉得自己瘦了:“我是高了些,没瘦。”他在金陵往回走的时候,还觉得衣服有些窄了,现在刚刚好。
说着,贾宝玉看了眼荣庆堂这么多人,除了大老爷和老爷,都在这里了,没有林妹妹,只是当着这么多人,贾宝玉也不能问老太太他们的婚事,他答应了老太太要先保密的,所以他笑着让人搬过来两个大箱子,这些都是他从金陵给家里人带来的礼物:“蓉哥儿也托我给大家送了一份。”
惜春听到侄儿的名字,忙问:“他们夫妻如今可好?”
贾宝玉:“都好,侄儿媳妇有些害喜,吃些酸的就好多了,这次回来还让我带了一坛酸梅子,让姐姐妹妹们尝尝喜不喜欢,这些梅子,特别酸。”
说到这个的时候,贾宝玉脸上的表情有些忍不住的扭曲。
因为这个梅子秦可卿十分喜欢,还让他也尝尝,贾宝玉盛情难却尝了,酸的他至今还印象深刻。
大家都看出来了,哈哈笑了起来,王熙凤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有孕在身,口味是比较特殊些。”
老太太也笑着擦了擦眼泪:“酸儿辣女,爱吃酸的是好事。”
惜春笑的最高兴,她也盼着侄儿能一举得子,相比起荣国府,宁国府子嗣实在不够兴旺。
等人散去了,贾宝玉留了下来,他坐在脚踏上,“老太太,我有话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