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是不怕,他躲在荣国府里不出去,别人也不能打上门来找他麻烦,但老太太就要难受了,她对外交际少不得要被冷嘲热讽,要去坐衙的老二、在任上的琏儿也避免不了,不,琏儿在外,外地文官没有那么多借了朝堂的银子,最难受的是老二。

这点让贾赦心情有些愉悦。

但也只是艰难的扯了扯嘴角,他烦躁的把书桌上的东西一把扫开,看着摔落到地上的东西,贾赦脸色沉沉。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装傻了,国库空虚,是官员借走了许多,现在各地又闹灾,国库空虚做不了事,所以皇上打上了借银的主意,他们荣国府本来就上了忠靖郡王的船有前科,现在皇上给了机会,要是装傻又会在皇上那里记上一笔。

而且就跟琏儿说的那样,要是现在不管,拖到老太太去后他和老二分家,以老太太的偏心劲儿,这笔欠债肯定是落到袭爵的大房头上,到时候分了大笔银子、拿了老太太的私房的老二一家在外逍遥自在,他们大房虽然还住在荣国府却贫困潦倒?!

这绝不是贾赦愿意看到的!

既然要贫困潦倒,还不如大家一起穷!

而且贾赦也不愿意把这笔债留给琏儿,他是小辈,后期追债跟老二对上天然吃亏,他还要在仕途上混,不能留下不好的名声,这笔债留下来,他以后多半是要吃哑巴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他出手。

但真的要这样做?

这样做了,荣国府就要众叛亲离了。

贾赦头疼,没法拿定主意,就先隐下这件事,在第二日请安的时候只说了迎春的事。

老太太对这个人选是满意的:“陈家出身是不高,家中想必也不富裕,好在子孙出息,以后迟早能给迎春挣一个诰命。”

五品官的嫡次子,今年十六岁,已经中了童生,迎春今年十四,两人年龄相合,身份上,迎春是一等将军之女,差就差在老大没有实职,迎春还是庶出,但她品性温顺和婉,和陈家子也是般配。

况且陈家家底薄,给迎春多些陪嫁就好了,这陈家如今正是琏儿的上峰,多给些,陈家高兴,对他们来说也是左手倒右手罢了,“公中的归公中,我另出五千两,凤姐,迎春的嫁妆就要劳你这个嫂嫂帮她操劳了。”

王熙凤二话不说就接了下来:“老太太这话说的,我们二爷就这一个亲妹妹,我这当嫂嫂的不操劳,以后都不好意思见迎春妹妹了。”

老太太高兴,大太太邢氏也高兴,她很是欢喜贾琏在信中说的陈家家风清正,次子品性敦厚,一表人才,身边也干净,和迎春十分般配的话。

她嫁进荣国府是高攀,但做继室,个中冷暖只有她最清楚,迎春不是她亲生,却记在她名下,她就盼着她能嫁到一个家风清明的人家里做正室,原配夫妻,一生圆满。

看着他们都不反对,王二太太笑了笑,没多久就端着茶盏喝茶了,不想勉强自己跟着笑,自从大老爷把迎春送走,她就知道自己原先的打算是不成了,好在如今元春年纪还不算太大,还有探春在,不成就不成吧,只是大房实在不知好歹,把迎春嫁给一个未来不定的读书人,难道会比成为皇家人好?

要是她进了后宫,未来可是能生下皇子龙孙的!

相比起她隐隐的不屑,探春的羡慕细心的人都看见了,比如薛宝钗和李纨。

薛宝钗不羡慕吗?

也羡慕,母亲想要给哥哥和她说亲,但接连碰壁,好人家都委婉的拒绝了,她哥哥的户籍是个大问题,别说官家小姐,想要说乡绅之女也是摇头,至于她自己,她进宫的路断了,又没有父兄助力,想要上嫁到官家也难,那些有意向的,子弟都不如何出色,甚至只是想要薛家的家财填到他们家,吃相太过难看。

兜兜转转,荣国府二房的宝玉是她能攀上最好的亲事,而宝玉也只是六品京官的嫡次子,迎春这次说的对象并不比宝玉差多少。

她今年十三,宝玉十二,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姨妈有这个口风,自己妈妈很是欢喜,薛宝钗也答应,但这不是姨妈有意思就能定下的,姨父和老太太都不松口,她和妈妈要百般筹谋说服他们,而迎春呢,她什么都不用做,她的父兄就为她安排好了。

在场的只有贾宝玉不高兴,他一听,眼睛里就含了泪,发了好一会儿呆,才钻到老太太跟前,坐在脚踏上,把头靠在老太太跟前撒娇:“老太太,姐姐还小,怎么就要嫁出去了,好好的女儿何苦沾那污浊气,在家中我们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不好吗?”

老太太失笑,摸了摸他的头:“这是傻话,到了年纪,男婚女嫁,哪能一直在家中?等你大了,也是要定亲娶媳妇的,你媳妇才是能长长久久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贾宝玉听了一呆,娶媳妇?

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了林妹妹的身影。

明明她来荣国府的次数不多,他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他就是忘不掉她,每次在她来的时候都想创造机会见她,和她说说话。

如果她嫁给自己,那他们就能长长久久的在一起……想着想着,宝玉竟是痴了,脸上也露出笑容。

第97章 盘算/“好,那我去考功名。”

王二太太会倾向于娶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她确实很喜欢这个外甥女,觉得她的人品样貌都十分出色, 她还会劝着宝玉上进,要是她做了自己儿媳妇,婆媳两个一条心,第二个原因就是薛家有钱。

女儿在宫里开销太大了, 隔段时间就派人传话说要钱,他们二房能从账上支取的银钱是有限的,老爷每个月还要花用,她现在不管家, 也没地方能抽出银子来, 王熙凤把账上的银子看得很严格, 再者王二太太也知道, 荣国府的银子确实不多, 就是王熙凤想要多拿也拿不出来, 库房的那些东西随便找一件,报了损,拿出去当了也能换钱, 但她那好侄女同样管得严格, 时不时就要清点一番,不单单王二太太下手的机会少了, 其他的婆子们也对此怨声载道, 但王熙凤就是不改。

所以如今的王二太太没有了“挣外快”的地方, 想要补贴元春, 就只能从老太太和自己的私房里掏, 老太太的私房王二太太早就把它看作是宝玉的, 都是她的,所以王二太太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就舍不得。

她还能在外想想办法,比如拿着荣国府的名帖给人平事,这样也能收取一笔银子,但荣国府的名帖从薛蟠事后,大老爷就派人盯着,她要是偷偷用了,大老爷绝对不会给她留脸面,王二太太对此顾虑重重,纠结几番后,就没动手。

就在她缺银子的时候,薛家入了她的眼,薛家有钱。

虽然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