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3


情的人看来,帝后越发相敬如宾,堪为教科书级别的夫妻相互敬重模式,倒为京城肃清了些后宅风气。

虽然,陶灼觉着,这相敬如宾,与夫妻恩爱毫无干系,甚至因一个“宾”字可窥全貌,但也觉着帝后这般已然是最好的方式了。

因景隆帝敬重皇后,皇后越发自在,又有陶灼和福安公主伴随,也不再居于深宫中不外出,甚至还被陶灼“拐带”着出宫外游玩了好几次。

孟皇后去了陶灼在南城的慈幼院,见之触动极深。

因朝廷现下也开办了官方的孤幼所,皇后便亲力亲为去视察多次,因此在民间得贤后美称。也让不少官家夫人争相模仿,冬办粥铺夏施凉汤。

景隆帝敬重发妻,算是以身作则,朝廷官员有眼力数的都不敢再苛待发妻。

后来,景隆帝又将官员后宅也纳入业绩考评,算是一个德之考评,但凡有宠妾灭妻的官员,一经查出,革职。

此项算是保证了正妻的地位,遏制妻妾相争,的确让不少正妻地位不稳,小妾企图仗着男人宠爱越俎代庖的主母受益不少。

且后来,又规定了依据品阶大小,男子纳妾数量,更不许娶平妻等一系列条文,规范官员,虽然有男子只收用丫鬟做通房,如此不算妾室,但若是被言官发现私生活混乱,一样遭弹劾。

至于有男子官员偷摸置外室,那更冒风险。

针对妻妾嫡庶,大祁朝律法专门做了规定,用以维护妻子和嫡子女权益。

但在这时候,人口也是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因此,大祁朝依然鼓励多生优生,因此,寡妇和离女也都提倡再嫁再婚配,如此也从一定程度上,为一些婚姻不幸的女子提供了机会。

同时,女子的地位也渐渐提升一些,不再被拘束在后院,普通百姓家,若是维持生计困难,官府也有相应的机构为她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做学徒学习一些技艺,比如晋王妃的丽人阁作坊里,大半都是招收的家境有苦难的女子。

再往后,果真如祁晔曾经说过的,他向景隆帝提出代帝王巡查各地政务,带着晋王妃一同往地方上,发现冤假错案,打击腐败贪官,处置圈地自占的乡绅等等,所经之地,还乾坤明朗。

虽然祁晔与陶灼没有心怀天下的大志,但余生,在他们能力范畴之内,力所能及帮助景隆帝构建大祁朝,安邦定国,为百姓谋利,提升大祁朝国力和百姓生活。

数年后,景隆帝让位与太子祁鸿晟,年号昌远,他则作为太上皇与孟太后居兴庆宫。

兴庆宫临近晋王府,靠东南皇庄。

真正放开了国事,带着已经两鬓斑白的皇后,两人如同友人一般,在山水间畅游一番后,景隆帝记起了当年,祁晔曾说过的“差不多了就让太子监国,他们兄弟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去。”

那时候,他还觉着是胞弟戏言,可真等他体会到了悠闲自在后,真觉着自己前面大多半生,劳累如牛。

让景隆帝更意想不到的是,他自己后宫妃嫔众多,直到后来吃尽了麻烦,与皇后渐行渐远后,才幡然醒悟回首。

但不管是晋王还是太子,这两个自己亲手带大的,他们作为如今大祁朝最为尊贵的皇帝和亲王,两人皆只守着妻子一人,不纳不沾二色。

倒是他没悉心管教过的其余皇子们,成年成亲后,妻子侧妃妾室无一不缺。

只是,看看自己其他儿子后院不是今儿出这事,便是明儿出那事。反观晋王与昌远帝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儿女皆全且好几个,即便子女没有那几个皇子们的多,但都是嫡子女,且兄友弟恭姊妹友爱,两大家子都其乐融融。

太上皇每每都感慨不已。

陶灼与祁晔:一马一鞍,一夫一妻,方是正道。

三千世界,一叶一花皆有情。

桃花灼灼,晔晔其美。

此生幸遇晔,灼灼其华。

作者有话说:

感谢一直支持酒的小可爱们,本文到此正文就完结了,还有一章番外,然后,新文打滚求支持呀~~

《攻略男二续命》求收藏哦,(づ ̄3 ̄)づ么么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