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光启,毕竟是老夫人第一个孩子,她这当下人的当初投入的感情也很多,此时便笑着道:“瞧老夫人这话说得,伯爷大概就是忙些罢了。”

“都丁忧着,他有什么好忙,”邵氏心里就是觉得陶光启不对劲,“你去叫人查查,看伯爷可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段时间派人看着他些。他招回府里那些客卿,也多看着些。”

“是,”文嬷嬷虽然觉得陶光启没什么,但老夫人吩咐下来就照办。

“对了,姑娘们这些天如何?”邵氏转而关心起孙辈来,“锦珊闹腾了好几天,现下可好了?”

张老姨娘被送到庄子上,青松院又被封了,二房夫妻都回府了,陶锦珊自然要搬出来,回二房那边住,她自然不乐意搬离青松院,毕竟回了二房那边就没这么大的宽敞院子了,很是哭闹了两天。

虽然在她自己院子里,可哪里瞒得住邵氏。

“五姑娘大抵一时不习惯,现下好多了,二房那边还算是安稳,”文嬷嬷说的还算是,概因当初张老姨娘非将自己丫头给陶同正做妾,生了庶长子后,这个翠姨娘越发不将小张氏放在眼中,若不是陶同正压着,去地方上任也没带着翠姨娘,小张氏又生了嫡子陶诚平,二房肯定闹腾。

就这,翠姨娘还欺小张氏老实,背地里作妖。

文嬷嬷没想到,陶锦珊虽然是小张氏的长女,却因张老姨娘缘故和翠姨娘关系不错,并不帮着自己母亲小张氏。

邵氏却哼了声,道:“就张四丫那种人,能教出什么好来。”

张四丫是张老姨娘的原名,原是她的打帘丫头,一朝得势,勾了老太爷成了姨娘后,偏学着人红袖添香,学起了认字,还让老太爷重新给她取了个婉容的新名儿,只邵氏从来都觉得再改再变,张老姨娘就还是张四丫。

她是世家贵女,并不低看农家市井人家出身的人,只张四丫这种人,却让她唾弃。

却也是悲哀,她的夫君却被她唾弃的女子勾走。但,邵氏能看得开,没有张四丫还有其他女人,说到底症结在男人身上。因此,她不为难自己,只过的活的更好。

作者有话说:

求收,求收收~~~

第17章

“呀,外面是不是下雨了?”

正是六月天闷热的时节,陶灼穿了件清凉的薄纱半臂在屋子里,内里隐约可见贴身小衣,这也就是在自己个屋子里,外头有丫头给把守。

她的丫头也早习惯了自家姑娘一到天热,独特的外衣半臂当衣裳穿,虽然曾被高嬷嬷念叨过几次,可比起她用冰过于凉寒气入体,反倒不如这般清凉着装,只让丫头们将门户看的紧紧。

好容易一阵凉风夹杂着水汽从窗外飘进来,陶灼忙扔下手里的珠子,朝窗户跑过去,因动作太粗鲁,带起几颗珠子掉在地上。

采荷忙弯腰捡起来放到天青色浅口小陶罐里,再抬头见自家姑娘半边身子都快探出窗户,伸着胳膊去接雨珠子,忙说:“姑娘,小心打湿了衣裳。”

“没事,没事,这边的风可凉快了,采荷,你把我的工具箱子搬过来,我在这边做。”

别看她女红做的不好,可却有项别的手艺,尤爱串珠。

从上辈子就爱串珠,当然那时候购买材料快捷方便,种类繁多,她当时特意弄了一间房做手工,不是出售,只是爱好喜欢,因用的材料都好,或金银丝珍珠水晶等,做了自己戴着玩或者送人都可。

可惜,如今她生活的年代,材料就局限太多,譬如曾经打磨的多楞多面闪闪亮的水晶等,不论大小都能买到,这里却不用想了,好多原料如各种宝石,有则有,都不是打磨好直接取用的,这个对她这样不是专门制作的就不那么友好了。

但她不是专门的匠人,随遇而安,手边能集到什么材料便做什么。

尤其,她最钟爱的原料珍珠和金银丝都很好弄到,这就足够她拿来做些小玩意儿了。

现在她手里做的就是一枚戒指,只可惜她如今手指短短,戴起来毫无美感可言,这戒指是做了送给冯氏的小礼物,因伯府守孝,再有几天冯氏的生辰,他们即便在自己院里也不好庆祝,有心的六姑娘,就打算给娘亲做个不打眼的珍珠戒指戴着。

因清凉的风吹过,原本打扇的采荷便闲了下来,在一旁看陶灼嫩白的小胖手灵活编著戒指,不由道:“夫人若是收到姑娘的礼物,肯定很高兴。”

“肯定,”陶灼小脸骄傲,欢快地扭着银线。

她先用了半圈粗银圈做底,又用细了一半的银线在银圈上扭了一小段,而后才在属于戒面的位置串入珍珠,这样做出来的戒指,手背部分是好看的银线扭珍珠,手心位置是平滑的银圈,不会硌手,简单美观。

反正,陶灼自己个觉得挺好看,制作的全程,她都没让丫头假手,即便是扭银线的部位有些困难。

一边做还一边哼着在采荷听来,不知名的小调,莫名的有些怪异却又顺耳。

她快快乐乐地吹着小凉风做戒指,而远隔数百里外的一座山上,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自前方传来,晋王返京的车队领头侍卫眼看着洪水夹杂着泥沙翻滚而来,惊惧呼叫,“发水了,快,保护王爷往高处去。”

车队一阵混乱,很快就在侍卫统领指挥下有序往高处转移。

祁晔本在车厢里小憩,自剿匪后他并未多停留直接赶回京城,却不想才出了淮南道便遇到暴雨,等雨停后才上路没多久就遇到了这等事,幸好此行从简,并无辎重,车队很快选了一处平坦的慢坡上去暂且躲避洪水。

但祁晔脸色却相当难看,“若本王没记错,这处属唐州的河堤在去年才修缮过,这雨下的时间也不长,怎么就发了这么大的水?去查,看是不是决堤了。”

他跟在圣上身边,与太子一般都被圣上教导,看奏折了解国情,去年朝廷特意从户部拨下一批款项用于各地水沟渠河堤修建加固,唐州刺史上的折子上言明这地界的河堤都已加固完善好。

可眼前,居然发了这么大的水,虽然目前他尚未看到附近有人落水,但也仅限于这水尚在上游,若是冲下去经过人居住地,后果不堪设想。

事发紧急,如今最关键的是赶紧通知下游住户赶紧避难,他所带人员并不多,两边派遣下来,身边只余下两个暗卫守护。

等水位稳了后,晋王带着两个暗卫便赶往最近的官道驿站,既然遇到了,他势必要查清此事。

晋王回京途中遇山洪的加急消息传到圣上耳中时,已经是三日后。

圣上庆幸晋王无恙,急召大臣派遣人赶往唐州。

“圣上,既然晋王在唐州,此事不如让殿下查处,”工部侍郎左桑提议,“王爷文武全才,机智文敏,是我朝之栋梁大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