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卫。

见到姜南回来,他给他抱拳行礼,姜南看了眼他,点头算是应下,而后让人跟着一起进了屋。

两人走到书桌前,姜南坐下,抬头看向他,问道:“人有下落了?”

他语气平淡,这样的话几乎都快要问了上百遍,然而每次侍卫的回答,都不过是“还在寻”,这次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而,这一回他的回答却和往常不大一样。

“小姐有踪迹了。”

姜南眉心一跳,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甚至怀疑是自己听错了话。

“找到了?”

声音都带着止不住地颤,昭示着他的紧张。

侍卫回话,他道:“还不曾,但发现了些许下落。”

姜南从书房中出来之后就回了主屋那处。

因着他打了姜净春的手板,李氏一直在为这事耿耿于怀,平日里头见到了他也装做没有看到,不愿去理会他,就连睡觉歇息,也搬到了另外的偏房去了。

姜南何尝不知她是因何事生气,回了主屋之后,见人不在屋子里头,便去偏房寻人,果不其然寻到了人。

林氏听到了外头的动静,抬头去看,看到人是姜南便没了什么好脸色,她道:“你来做些什么?”

看到便让人烦不行。

姜南没有理会她的呛声,他走到了她的身边坐下,端的态度也是心平气和,他看着李氏的眼神好似都带了几分亮。

他道:“婉宁,小慧有下落了。”

小慧......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李氏的耳中了,一下子猝不及防被提起,她怔愣了片刻,而后道:“什么小慧。”

她在记忆中搜寻这个名字,可或许是那段记忆被尘封在记忆深处,她如何都想不起那人是谁,她甚至连姜净春改名之前是姜净慧都记不得。

李氏眉头紧紧蹙着,就连跟姜南生气的功夫都没有了。

小慧是谁。

“小慧是我们的女儿啊。”姜南说。

小慧是她的女儿?

可是姜夫人记得,她的女儿就只有姜净春啊。

“你少来给我乱认亲,我的女儿,只有姜净春一个。”

她想,一定是姜南觉得姜净春不听话,所以才故意去说这些话的,她道:“人现在不是在母亲那里学规矩了吗,你差不多也得了。”

她不再愿意和姜南说下去,起身离开了此处。

姜南看着李婉宁离开的背影,沉沉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也罢,突然跟她说起这事,她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等找到了人,她难道还会不认不成?

第十三章

日子很快便过去,到了五月份便要开始迎端午,各家各户也已经备上了菰叶,准备包粽子,走在街上,也时不时能闻到粽叶的气味。

都察院的一间厢房中。

顾淮声偏头看向窗外,正午的阳光刺眼热烈,空气中的微尘似都清晰可见。光直直地打在院中纷杂的树叶上,枝繁叶茂的树叶在这一刻莹润泛光,带着暑气的风吹过,风摇影动,地上的树影也跟着其不断晃动。

现下是午后,他方用完午饭,无所事事看着窗外发呆。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他扭头去看。

来的人是衙门中的同僚,何川。

何川在都察院的经历司任职六品经历,受左右佥都御史总理,平日里头有些什么事情,何川都会先将东西传给佥都御史办公的厢房,若事情有些棘手,他便亲自来同顾淮声商议。

就如现在,他碰到了一件麻烦事,要来寻顾淮声商议。

顾淮声起身走到了会客的桌边,外头摆放着一套红木桌椅,屋子的正中挂着一道四方牌匾,上头题了“处心公正”四个大字。

两人面对面而坐,因着年岁相仿,公务往来频繁,也算相熟亲近。

顾淮声问道:“今日来是何事?”

他既主动寻来,这事应当是有些不寻常。

何川眉头微蹙,直接说明了来意,“前些时日不是给工部的那个郎中定了贪污的罪吗,今个儿把案件承给了大理寺那边复核,谁晓得竟给打了回来。”

都察院主监察、弹劾百官,一般都察院的案子定了之后,交由刑部定责,便可行刑,但大理寺的人若复核不通过,便还要打回重审。

今日何川便是遇到了这事。

工部郎中贪污案,这桩案子便是顾淮声前些时日忙的案子。

前些年间,工部收到了修筑天禄台的命令,这道令由内阁颁出,给工部两年的时间完成搭建。工部尚书收下了这道令,后续把这事交给了那工部的郎中督工。

天禄台在两年后,圆满交工,本来一切也只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在天禄台完工没有一年的时间,却轰然倒塌......

这事闹得不小,马上引起轩然大波,皇帝知道之后,龙颜大怒,下旨将与此事有关的人尽数逮捕,关入都察院中。

兹事体大,皇帝点名要让顾淮声来查明此事,可见得对他的信任。

这件事情真要查起来,其实也不大难。无非就是那位督工的工部郎中,贪了修建台的银钱,用了低质的材料,才导致那完工不过一年的天禄台就那样塌了。

一开始的时候那工部郎中死活不肯认罪,可被顾淮声审了一番之后,才终于松了口。

认罪之后,他们便将这人的罪证还有罪辞转交给了大理寺那边的人,可却不想,他们竟不认。

不过,也在人的意料之中。

顾淮声看何川生气,便倒了盏茶水给他,推到他的面前。

他道:“看来是大理寺那边叫人打点过了。”

也难怪那郎中最后认罪认得那样痛快,想来就是因为知道即便他认了罪,大理寺那关,他们也过不了。

这件事情牵扯到的绝对不只一个小小的工部郎中,才五品的官,就敢惹出这样大的事情?若背后没人,自是不大可能。而大理寺这回能将这些东西打回来,便是已经和他背后的人通了气。

何川接过了他倒的茶水,仰头一口闷下,他道:“谁这样不要命,这样的事也要插手。”

“还能是谁。”顾淮声淡淡道。

修筑天禄台的银子可都是往工部抬去的,这钱怎么也跑不出去工部,一个五品的郎中没胆子去贪那百万两雪花银,可若背后站着一个工部的尚书呢。

两人心知肚明顾淮声口中的人是谁。

工部尚书......如今的内阁首辅。

如果是他的话,好像确实没了办法。他要保人,他们便难要那工部郎中的命,再说了,真正贪污的人,也不是他,他这郎中,不过是个顶罪羊罢了,杀了他,往后也还会有千千万万个他。

可何川还是不大甘心,“既是牵扯到了那位,难不成就不管了吗?天禄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