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房间里有许多昆虫书籍以及精美的昆虫图鉴,应该都是费舍尔先生。
以这个信件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温蒂是生了某种重病,让费舍尔先生想出了一个疯狂至极的想法,而这个图书馆的建造是为了掩盖他的秘密试验基地。
刚才那两个被骗走的异能者,他们提到了生物实验和医学,以及获得同样的图书馆线索,这说明他们的任务应该是找寻这个秘密试验基地。
周衍藏起这个信件,打算找到温蒂之后再交给她。
从温蒂的照片里看得出她应该很少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费舍尔先生经常外出找寻治疗温蒂的方法,才使他常年不在家。
周衍对温蒂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她那些可爱的照片上,再加上那晚她在屋内玩耍的印迹,温蒂应该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她会得什么样的重病?
他走到费舍尔先生雕像的面前,鼻间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臭味,与昨晚在暗道闻到的味道如出一辙。
那个神秘的地下室肯定在此处。
之前他就试过推动这个雕像,犹如蚍蜉撼树一般,雕像纹丝不动。
这个雕像和图书馆都是费舍尔先生建造的,那么与他有关的是什么?
周衍突然想起温蒂的借书证,上面记录了许多晦涩难懂的书籍,其中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就是找寻那个地下室的契机。
他翻开那本破旧的皮夹子,查看上面的借书目录——《安柏镇植物群组生态分析》、《昆虫分支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安柏镇种群时空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不普通昆虫学分类》……
只看一眼就头晕眼花,他面无表情地合上了借书证,这些书名看不出什么规律,也许要去图书馆之中找到他们的位置。
哈维馆长似乎对困住周衍很有信心,他只关上了那道出口的铁门,大厅内还有通向读书室的通道。
周衍看着那幽深黑暗的走廊,连一丝光线都被吸收了,内里仿佛翻涌着一些诡异的黑雾。
想起刚进入图书馆的昏暗场景,和无处不在的细碎声响,周衍心里已有了主意。
他拾起一块碎玻璃,利用阳光的折射,在那被黑暗覆盖的阴影处投下一点光斑,光线照射处,那覆盖在墙壁上的细小虫子飞快地爬向了别处。
果然是虫子,而且这些虫子畏光。
怪不得哈维馆长能放心让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图书馆里,原来有这些虫子守着自己,如果他乱走的话,说不定会被这些虫子啃食得一干二净。
他打开工具箱,翻找出了一瓶黑色塑料瓶,是为制作道具准备的uv树脂胶,阳光和紫外线都能导致它硬化,也是最合适粘合玻璃的试剂之一。
捡起地上掉落的所有碎片,周衍动作极其熟练地粘合着玻璃碎片,再将拼合好的完整玻璃放在阳光下照射。
担心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不够,他又拿出那柄伤痕累累的手电筒,加快树脂的凝固速度。
不多时,树脂都已凝固,整块玻璃透明如新,只有内部有不明显的裂痕。
周衍把它小心翼翼地移到费舍尔雕像旁,调整角度让足够的光线能反射进那满是虫子的走廊。
略微变形的巨大方形光斑投下,那些蛰伏的虫子如潮水般退下,给周衍让出了一条通往读书室的道路。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
第15章
温馨之家14
找到温蒂,触发技能
周衍伸出一只脚,踩在被投射的光斑下,墙壁两旁的虫子发现有活人的气息,开始蠢蠢欲动,有几只不怕死的虫子跑到光亮处,身上便冒起一股刺鼻的青烟,其他虫群见状纷纷避之不及。
看来自己推断的没错,这些虫子果然怕阳光。
这间图书馆的构造与一般图书馆无异,读书室都会有提供光线的玻璃窗,等走过这道长廊后,应该就能达到读书室了。
【恭喜玩家,探索安柏镇图书馆任务进度已完成75%。】
周衍刚一踏入读书室,就听到了系统的提示,这说明他思考的方向是正确的。
安柏镇图书馆的规模不大,读书室的右侧排列着十几排书柜,应该就是这间小镇图书馆的所有藏书。
读书室的阴影处依然潜伏着数以万计的细小黑虫,周衍小心翼翼地踏过这些地方,面对这些一列列的书柜,停下了脚步。
从茫茫书海中,捞出几本本书,太难了!
图书馆书籍的分类都能形成一门专业学科,安柏镇图书馆又没有电子查询设备,哈维馆长是怎么管理这些书籍的?
周衍观察了一番后,挫败地发现,哈维馆长是根本没有把这个图书馆当回事,他唯一对图书馆进行的管理工作就是收回图书,然后放回书架上。
所有的书籍都是胡乱摆放,根本毫无规律可循。
他对照着借书证上的图书目录,找了许久后,终于找到了其中的一本书——《安柏镇植物群组生态分析》,是费舍尔先生的著作。
这本书非常厚,足足有一公分那么厚,周衍吃力地抽出这本书将它放在满是落灰的书桌上。
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找到这么一本书都如此困难,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找下去,恐怕要到天黑才能集齐这十几本书……
周衍又拿出借书证上的图书目录开始研究:《安柏镇植物群组生态分析》、《昆虫分支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安柏镇种群时空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不普通昆虫学分类》……
这些都是专业性质很强的书籍,他将目光落在刚找到的《安柏镇植物群组生态分析》,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他来到书架前,手指在一排排图书上划过,极其快速地浏览这些无人问津的书籍,毫不犹豫地抽出数本书,叠在臂弯上,同样搬到了书桌上。
再拿出借书上一一对照,果然找对了好几本!
借书证上的书籍都是非常专业的书刊,也许它们的共通点,就是又厚又重。
在数目繁多的图书馆里找寻十几本书并不容易,但是找出一整个书架里最厚的那本书就比较简单。
他不需要依照借书证上的目录一一找寻,只需要粗略地观察书架,找出书籍中比较厚的几本,然后排除掉错误的书名,应该能提高不少效率。
周衍的计划进行得十分成功,他将十几本都找出后,一一摊在桌子上。
这些书是找到了,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
系统没有提示音,也听不到类似机关响动的声音。
难道要将这些书都看完?
周衍眯起眼睛,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矛盾点。
之前他一直有个误区,就是温蒂借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是为了阅读。
温蒂说一个小女孩,是怎么能读懂这些书籍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