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臣贼子拿下!”
李湛听命,率重甲军一拥而上。
辽袖死死盯着来人,大声问:“燕敕王李湛,你是不是想造反!”
她的声音沉着冷静,造反这个字眼让身后的士兵纷纷生畏怯心。
这可是当着三公九卿的面儿!当着皇帝的棺木!这个字眼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一向娇弱的少女,“不配”与畏惧充斥着她的人生。
她长眉一压,目光凛冽,本就美艳的五官胚子,因为一丝杀气愈发生动,让人看怔了。
这是宋搬山第一次在她脸上看到杀气。
李湛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一低头:“怎么敢呢,长公主殿下。”
李湛咬牙切齿地一挥手。
“退后,都他娘退后!”
辽袖没有给皇后缓过气的机会,她像一把锋利的刀狠插心脏。
“陛下已经龙宾上天,立即八百里加急传谕,将讣告发往全国,陛下的丧事礼制,礼部工部共同拟定,由本宫批准执行。”
最重要的一项,辽袖声音清晰有条理。
“治丧期间,陛下并未立东宫,托付本宫与内阁根据法度礼仪拟定新帝,承继大统,保固帝业,宁王殿下不得违旨登基!”
她一口气说完这些话,胸前一起一伏,小脸因气血涌动泛红,她头脑有些晕,仍然一字不漏地说完了。
这些话是文凤真昨夜一字一句教她的。
就像前世,他握着她的手腕,一步步教她打牌。
辽袖坐回椅子上,她十分忐忑不安,还是维持了面无表情。
“陛下的死因存疑,需要重新审查。”
“不经本宫允许,谁都不能擅自带走淮王文凤真!”
一口一个本宫批准执行。
士兵们怔住了……她发号施令的模样,恍惚有些像殿下,一样的果决,绝非一个乡下孤女的气度。
辽袖坐在椅子上,静静合拢了双手。
其实她心底特别害怕,怕他们不服她,怕他们讥笑嘲讽她。
但是,殿下说,崩了,也得装!
从不流露情绪,让别人去揣摩心意,威不可测则深。
永远留有底牌,亮牌见血的底牌。
她身边常年相处一个蛮横不讲理的上位者,要模仿他并非难事。
辽袖开口问:“本宫的旨意,谁有异议?”
朝臣对视一眼,匍匐一地:“微臣绝无异议,谨遵长公主旨意。”
天光破开乌云,厚重的朱漆大门被缓缓推开,悠扬威严的钟声在宫墙之间回荡。
宁王震惊在原地,面色红一阵白一阵。
宋搬山生平第一次失态,指尖用力地蜷缩。
皇后手指已经鲜血淋漓,她气得险些晕厥过去,此时连将皇帝从棺材里拖出来鞭尸的心都有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7-15 20:12:02~2022-07-16 20:51: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花花 5个;屺瞻 2个;59355908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花3214 73瓶;蔻蔻 10瓶;我爱数学 3瓶;长羚、栋拐栋拐栋栋拐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六十一章
皇帝的丧仪置办过后, 已到了十月上旬。
晃眼便是小雪时令,天上薄薄浮云, 掩着一弯明月。
皇后发高烧昏迷不醒, 大殿熏了松针百合香,仍然驱不散寒意。
她扯着杏黄幔子坐起来,长眉微压, 声音沉沉。
“这几日内阁的奏折都被辽袖驳回,不予批红, 搬山,你爹就没有什么话说吗!”
宋搬山似乎清瘦了一圈, 沉默不语。
自辽袖监国以来, 众人都等着看她一个没读过书的乡下孤女的笑话,以为她是文凤真的傀儡,结果纷纷吃了瘪。
辽袖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背过治世之道, 熟知各地军情。
还有大宣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赵襄辅佐。
前世文凤真批阅奏折时, 常将她抱在膝头,一块儿看各地民情, 军报兵线图。
因此她对政事并不陌生。
她对臣子时也不卑不亢,提的问题一针见血。
文凤真手里握着徽雪营军权,这也是她的底气来源。
辽袖始终对他有些躲避, 可是事到如今, 夺嫡凶险异常,栓系着许多人的脑袋,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除此之外却没有第三条路。
她只能咬着牙上!
当她一回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 没有人支持她监国。
哪怕宋公子也是如此,世人墨守成规,对于打破规矩的人,总有些排异。
她不得不和这头雪蟒背靠背。
宋搬山最后一次见辽袖,是在皇帝出殡之日。
少女白领黑袍,一根莲花玉簪束发,乌发下露出苍白皎洁的小脸,似乎有泪痕。
她站在百官之首,一双大眼眸格外清亮,瘦弱却坚韧,风吹不动,被徽雪营的死士保护,无人能近身。
她仿佛离他很远。
梨林初见时,小姑娘微红的脸颊,娇怯害羞。
而她如今已经站在大宣权力的巅峰,一个批红足以影响一方水土的命运。
熠熠生辉,遥不可及。
辽袖成了监国长公主,旧日的婚约也被首辅取消了。
这也是为了宋搬山好,避免惹祸上身。
宋搬山对辽袖谦恭地行礼,依旧是往日和煦的笑容。
“辽姑娘,我是向你道别的。”
辽袖略微诧异:“宋公子要走吗?”
宋搬山笑道:“家父身体不好,我们会举家返乡,在族中好好养病,正巧锦州那边不太平,我自请去锦州赴任,若能在地方上帮到你一微半点,我便很高兴了。”
辽袖一低头:“希望宋公子能酬其志向。”
宋搬山扬起嘴角:“只要辽姑娘别说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便放心了。”
他静静望着她:“梨林初见时,父亲本想认你回家,是我说想娶你为妻,此事才作罢,现在想想,若是当时认了你,咱们便是兄妹了,这样也好。”
辽袖眼帘微垂:“那时候我一介孤女,承蒙宋公子许多照顾,感激不尽。”
宋搬山颔首淡淡一笑。
皇后见宋搬山出了神,不满地提醒:“你爹究竟是怎么说的。”
宋搬山回神,拱手:“回娘娘,其实家父跟微臣要回老家了。”
首辅多年敏锐的政治嗅觉,让他嗅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京城危险到摇摇欲坠。
皇后和辽袖两党之间,只有一个能活,此时能撤就撤,否则只会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