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0
个白胖子对二癞说,这儿没你的事,你一边去。二癞叔就上一边去了,白胖子和阿爹说话,对了,可是他们这次没有吵架,声音很小,我和小胖都没有听到,”
孩子说得有些含糊,颜雪怀问道:“你说的白胖子是谁?”
孩子说道:“就是从船上下来的人呀。”
“哦,你和我说说他们的模样,还记得吗?”颜雪怀又问。
孩子点头:“我记得记得,一个白胖子,还有两个白瘦子,他们全都穿着绸子衣裳,和城里的有钱人一样。”
他去过江宁府,见过有钱人,有钱人穿的就是这样的。
颜雪怀心头一动,问道:“你爹有胡子吗?”
颜雪怀看过陈大铁的画像,她故意这样问。
“有啊,爹有胡子。”
“二癞叔呢,他有胡子吗?”颜雪怀又问。
“二癞叔也有胡子。”孩子又说。
“白胖子和两个白瘦子呢,他们有胡子吗?”颜雪怀再问。
“没有。”孩子回答得很干脆,他虽然已经记不起白胖子和白瘦子的相貌,但是他现在能想起来,他们没有胡子。
颜雪怀点点头,她已经把孩子说的话理顺了,那天,焦文智背着陈大铁来到渡口,他们是来接人的,接的就是孩子口中的白胖子和另外两个人,其间发生了争执,小胖的爹,也就是全妇人的堂兄听到动静过来询问,想来陈大铁在全家亲戚眼中,早已是个混混了,因此,当焦文智说这三人是来讨要赌债后,堂兄便骂骂咧咧走开了,不再去管陈大铁的事。
之后,白胖子单独和陈大铁说话。
也就是说,白胖子此番前来,他要见的人是陈大铁,而不是焦文智。
而这三个人,让颜雪怀联想到了太监。
颜雪怀问道:“后来呢?”
“后来我听到我爹的声音忽然大了起来,他说,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爹叫二癞叔背他走,二癞叔背上我爹就朝村子的方向走了,那三个人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我和小胖把鸡蛋吃完了,他们才上了渡船离开。”孩子说道。
颜雪怀问全妇人:“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
全妇人说了一个日子,颜雪怀呼出一口气来,半个月后,陈大铁用拐杖打死了高太老爷的女婿,抓进了县衙,
“这件事你是什么时候想起来的?”颜雪怀笑着问那孩子。
孩子皱眉:“我没忘,一直都没忘,就是没人问我,我不知道这件事重要。”
原来,听说要去外祖家了,孩子很高兴,他想念小胖了,他和哥哥说起了小胖,接着便说起他和小胖躲在大石头后面吃鸡蛋的事,至于为何要躲在大石头后面吃,当然是看到阿爹了。
哥哥毕竟大了几岁,感觉到这件事很重要,便把这事告诉了阿娘。
颜雪怀笑着对那孩子说道:“你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你说的这件事非常重要,对了,以后如果你看到你阿爹,还有大癞子和二癞子,一定要藏起来,再把看到他们的事,告诉你阿娘你大哥,记住了吗?”
孩子郑重点头,昨天外公说了,阿爹抛妻弃子,还差点打死他们,阿爹不是好人,大癞叔和二癞叔也不是好人。
颜雪怀让两名王府侍卫送全氏母子回村,并且和全家庄的里正见了一面,这样一来,至少在全氏一家搬去江宁府之前,高老太爷一家不敢出手报复。
颜雪怀把那孩子说的事和柴晏说了:“还真让咱们猜对了,有人找过陈大铁,找他的人,十有八九还是太监。
三年之前,平城收复,福王那时应该已经在暗地里安排退路,来找陈大铁的人,你说会不会是福王的人?可是又有些说不通,他们为何单单找陈大铁,而不找焦文智呢?”
柴晏却有不同的意见:“那三个太监也有可能是柴姝的人,柴姝身边也有太监。”
柴姝只是郡主,按照规矩,郡主是不能用太监的,所以柴姝身边的太监,最初都是福王派到柴姝身边的人,但是这些人后来对柴姝忠心耿耿,柴姝颠沛流离时,身边也有太监。
次日,颜雪怀和柴晏便动身去了江宁府,柴晏既然已经露出身份,索性去一趟江宁府,看看先前派过去的人,在江宁府查得如何了。
他们刚到江宁府,便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焦家兄弟落网了!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焦家兄弟竟然是在京城落网的,将他们缉拿归案的既不是京衙,也不是刑部,而是定国公齐慰的贴身侍卫!
第五七一章 羽扇(两章合一)
柴晏和颜雪怀均是一头雾水,密报上写得非常简单,只说焦姓二犯已为定国公齐慰随从所擒,其他的一概没有。
按照以往的经验,字数越少,事情越严重。
不是不写,而是太复杂,牵扯太多,所以不能写。
柴晏和颜雪怀面面相觑,两人想到的是同一件事。
该不会是小满的身份被识破,焦姓兄弟受人之托,要挟持小满兴风作浪?
颜雪怀想起她那个时空里学过的历史,但凡一个朝代灭亡,民间都会冒出真真假假的皇室后人,被或忠心耿耿或别有用心的力量扶持,打出匡复的旗号,苟延残喘。
据颜雪怀那有限的历史知识,但凡是这种情况,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复辟成功的,短则几天,长则几天,终是镜花水月。
颜雪怀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柴晏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或许是我们多想了。”
事实证明,还真是他们多想了,只是现在他们并不知道。
不过,三个人里抓到了两个,这毕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江宁知府姓彭,他是三年前上任的,三年来,他的风评还是不错的,这两年风调雨顺,民情安定,各项赋税完成也不错,最重要的,自从他上任开始,治下没有发生过冤假错案。
万万没想到,无事则已,有事便是大事。
福平县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彭知府无法推卸责任,无论他有没有与武知县同流合污,一个失查的名头是免不掉的。
柴晏知道,彭知府也知道,他的仕途完了。
就看福平县的案子,他有没有参与,参与了多少。
这一次,睿亲王进城了,没住官驿,而是住在了城东的一处宅子里。
彭知府让人打听了那宅子的主人,原来那处宅子竟然是漕帮周大当家名下的产业,周大当家到江宁时便会住在那里。
睿亲王妃是周大当家的外甥女,住在那宅子里,确实比住驿站更舒适,也更加安全。
彭知府想到自己那一眼望到头的仕途,双眉紧锁,唉声叹气。
太太左氏劝道:“昨天我已经给京城写信了,老爷不要着急,家里不会看着咱们不管的。”
左氏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