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


人孩子。

青萍巷的宅子里住着的人,目前看来,只有颜雪怀和财伯是最闲的,其他人都很忙,就连小满也很忙。

颜雪怀是个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偌大的宅子,不能都靠财伯一个人打理,何况小满下学回来,也要有人照顾他。

颜雪怀和李绮娘商量之后,觉得与其找人牙子买人,还不如到善堂里挑几个人。

到了善堂,颜雪怀才理解柴晏说的人满为患毫不夸张。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襁褓里的婴儿,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接待颜雪怀和财伯的是两位三十出头的比丘尼,她们是昭云庵的僧人。

慈恩寺是皇室女眷清修之地,皇帝驾崩之后,宫中有位份却无子女的宫人,便会去慈恩寺带发修行,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慈恩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慈恩寺在小亭山上,而小亭山的山脚下还有一座尼庵,那便是昭云庵。

慈恩寺的前身是昭云寺,后来扩建为慈恩寺,昭云寺原有的尼僧有一半留在慈恩寺,另有一半下山,在山脚下建起昭云庵。

寻常百姓不能擅自进入慈恩寺,但是能来昭云庵,慈恩寺不方便去做的事,也由昭云庵去做,比如施粥施药。

昭云庵供奉的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受四方香火,保四方平安。

听说这两位是比丘尼是昭云庵的师傅,财伯故意落后几步,把昭云庵与慈恩寺的关系,悄悄告诉了颜雪怀。

于是当这两位比丘尼问起他们的来意时,颜雪怀的态度更加恭敬,详细说了自家的地址,家里做何营生,又说家里要找几个打扫院子帮做家务顺便带孩子的,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家里除了女人就是孩子,所以想要女子。

两位比丘尼点点头,从几本册子里抽出一本,其中一个便拿着册子出去叫人,没过一会儿,便叫了二十多人过来。

颜雪怀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来的全都是女子,大的三四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

一个个面黄肌瘦,又是惶恐又是期待地看着颜雪怀。

颜雪怀的目光在她们脸上游移,忽然,她看到原本站在最右侧的一个人,忽然猫下腰,悄悄往旁边溜走。

那人穿着一件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衣裳,身量纤细,像是个年轻姑娘。

“你等等,就是说你呢。”颜雪怀开口。

那人顿了顿,却没有回头。

这下子颜雪怀看清楚了,头发没有盘髻,的确是个年轻姑娘。

“你不想来我家干活吗?”颜雪怀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那个姑娘,姑娘不得不转过身来,十六七岁,虽然穿得破旧,但依然难掩青春俏丽。

颜雪怀觉得她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这时,先前出去叫人的尼僧走了过来:“小英,你为何要走?”

尼僧有些奇怪,刚刚她去叫人时,听说是有户人家要招做家务带孩子的丫鬟和婆子,别人还问是死契还是活契,小英却是二话不说,第一个跑过来的,跑得很快,生怕晚来一步,好差事就被别人抢去了。

这会儿为何又要走呢?

小英连忙解释:“之前我以为善人是庄户人家,没想到却是城里的,我粗手笨脚,做不了精细活计,只会种田养猪,担心真被挑上了,到了善人家里,什么活计也做不来。”

尼僧依然疑惑,但是做为出家人,她没有再问,只是深深地看了小英一眼,便对颜雪怀说道:“既然小英不适合,那请善人再去看看其他人吧。”

颜雪怀微微蹙眉,她觉得这个小英有些古怪,不过她又不是非要这人不可,若不是小英鬼鬼祟祟的,她也不会留意到。

颜雪怀把这些人挨个看过,又悄声向尼僧询问,挑了比较满意的几个人,叫过来一一问话。

但凡住在善堂里的人,哪一个的经历都是一部辛酸史,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和她们相比,若是换了别人,说不定真的会跟着哭上一场,

可是颜雪怀还真没有走心,她看的是这些人看人时的眼神,说话时的态度。

一个三十上下的妇人,名叫夏二姐,丈夫战死,朝廷给了抚恤,但是大伯子以她没有儿子为由,把抚恤领走了,又瞒着她,把她那只有十二岁的女儿许给邻村的地主做姨娘,夏二姐跪到衙门口喊冤,因为她女儿尚在孝期,大伯子一家逼侄女给人做妾于理不合,刚刚上任的知县判定这桩亲事不能做数,夏二姐虽然保住了女儿,可也把婆家的亲戚们全都得罪了,村里的里正带头,让她带着女儿能滚多远就滚多远。

夏二姐带着女儿回到娘家,第二天嫂子便带了一个老鳏夫上门相看她,夏二姐不肯答应,嫂子在家里摔摔打打,哥哥没有办法,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自己没本事,养不起她们母女,若是不嫁人也行,那就自己出去单过吧。

夏二姐一咬牙,便带着女儿离开娘家,一路讨饭,来到京城。

颜雪怀不但要了夏二姐,连带着夏二姐的女儿阿果一起要了。

第二八零章 姐弟

除了夏二姐母女,还有一对姓唐的姐弟。

姐姐十五岁,弟弟十二岁,他们祖籍山西,姐弟俩的父亲是孤儿,十几岁时给一个行商当马夫,南下来到这边,后来成了家便没有再回去,唐家有家传做豆腐的手艺,夫妻两人开了一家豆腐坊,日子过得不错。

前年迁都,附近的几个县镇贼匪四起,唐家被人抢了,夫妻俩想要护住一对子女,被土匪乱刀砍死,这对姐弟运气不错,逃难的时候,被昭云庵的尼僧恰好遇到救了下来。他们先是跟着尼僧们一起救治百姓,后来昭云庵里住不下了,他们便来到善堂里,姐弟两人都很勤快,在善堂里烧饭劈柴,照顾更小的孩子。

被颜雪怀问到的时候,姐姐唐茹没有哭,她告诉颜雪怀,她会洗衣会做饭会做针线,还会做豆腐,她做的豆腐花特别好吃,她还会照顾小孩,弟弟就是她带大的,她弟弟上过私塾,不但认识字,也懂得道理,不会带坏小少爷。

颜雪怀被她说得心动,便让她去把她弟弟唐隆叫过来,小少年目光明亮,笑容真诚,颜雪怀当下便拍板,把这对姐弟也要了。

颜雪怀对这四个人很满意,办了手续,向尼僧们告辞,和财伯一起,带着这四个人离开了善堂。

她没有回头去看,当然也不会知道,有一双眼睛一直看着她,直到她坐进骡车,再也看不到了。

“小英,你看啥呢,这会儿后悔了?”

被唤做小英的女孩子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走到半路上,路过一家成衣铺子,颜雪怀带着四人进去,每人买了两套衣裳两双鞋袜。

夏二姐忙道:“姑娘,现成的衣裳多贵啊,您别买了,回头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