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接陆之礼陆老进京。叔公或许知晓,我们兄弟皆出自陆老门下,陆老的次子陆文鹰先生,与树人书院纪山长齐名,素有南陆北纪之称,父皇已将梨花山赐给陆二先生用来开设书院,教书育人,到时孤的长子也将入书院进学。”
福王的眉头微不可见的动了动,太子是什么意思?
他连忙附和:“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叔公也觉得父皇的做法很好,对吧?哈哈,孤亦是。因此,孤在见到阿荟之后,便觉得阿荟若是也做了陆二先生的门生,于学业之上定当更进一步,且,孤的长子生性好动,阿荟长他几岁,又是做叔叔的,一定能管得住他,有阿荟与他一起上学,孤很放心。”
福王藏在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柴冀父子要以柴荟为质!
福王的眼泪流个不停:“承蒙太子厚爱,这是阿荟之福,只是老朽膝下只有阿荟这一个孙儿,老朽一日见不到阿荟,便茶饭不思,老朽不能没有阿荟,太子啊,老朽舍不得阿荟远行啊。”
太子脸上的笑容更加诚恳:“这个容易,不如叔公也同阿荟一起回京城吧,叔公已有很多年没回京城了吧,京城里的福王府,父皇已经让人修葺了,父皇还让人将皇祖父生前所绘的骏马图送了过去,孤去看了看,后湖里的荷花开得甚好,远远走过,莲香阵阵,其景可成诗,可入画,叔公见了定然欢喜。”
福王紧咬着后槽牙,柴策的意思便是若是他不肯让阿荟去京城,那么便让他们福王府回去!
不,福王府决不能回去!
他在平城苦心经营二十多年,若是此时离开,那么他的一切便全都付之东流了。
“这......太子请容老朽见见阿荟,问问阿荟的想法。”
“理应如此,稍晚一些,孤便让阿晏亲自把阿荟送回府上。”太子大度地说道。
停晚时分,柴晏如约把柴荟送回了福王别院。
看到多日未见的孙儿,福王差点没有认出来。
原本圆滚滚的柴荟,现在瘦了何止一圈,至少三圈!
直到柴荟哭着叫了一声“祖父”,福王才敢确定,面前这个英俊少年真的是他的孙儿。
白白胖胖一脸福气的孙儿,竟然被柴晏那厮折磨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柴荟现在的身材是正正好,但在福王眼中,他的宝贝孙子,就是被柴晏给饿得皮包骨头了。
福王给了柴荟三个方案,没错,既然柴冀没有正式下旨,太子也是以商量的语气说的,那么福王便有办法将这件事无限期推迟。
可是福王万万没有想到,柴荟竟说:“祖父,孙儿想去京城。”
“什么?你这傻孩子,你以为他们让你去京城,真的只是读书吗?不,他们是让你做人质,时时刻刻来威胁你的祖父、你的父亲。”
柴荟摇头:“不,祖父,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孙儿在京城,就能将京城里的事,第一时间告知祖父,孙儿在京城,还能与城中权贵子弟们一起读书,一起跑马,一起玩乐,祖父,这些年我们家远在平城,虽得一隅平安,可终归是远离朝堂,即使后来迁都,我们家也那些权臣也无甚往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成武皇帝登基,京城里必将涌现一批新贵,而这时,正是我们家与之交往的大好时机。”
福王看着柴荟,欣慰颔首,他的孙儿,虽然年纪还小,可是比起怀安郡王更有远见。
“让祖父再想一想。”福王换了一副口气,或许,他真的要考虑一下让柴荟进京的事了。
第二六三章 京城
在船中又行了十几日,周大当家与李绮娘母女,连同其他一众人,终于到达京城。
旧京这个名字,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这里重又成为大魏都城,新京重又更名为平城府。
很快,又有消息传来,柴冉驾崩,太皇太后第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不想回京,又因柴冉的皇陵设在平城,因此,成武皇帝将高宗皇帝赐给福王的白鹿山收回,改将距离京城五里余里的的钟灵山赐予福王。
成武皇帝下旨,以白鹿山别院为基础,修建慈恩寺,供太皇太后清修。
又因为京城城外也有一座慈恩寺,因此,白鹿山慈恩寺还未修建,便被人称做小慈恩寺。
太皇太后银牙咬碎,可她却无能为力。
京城的慈恩寺,乃是太宗皇帝为其生母孝慈皇后所建。
太皇太后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孝慈皇后,所以她的慈恩寺就只能被称做小慈恩寺。
不过,还有一件事,让太皇太后险些给活活气死。
那就是卫明终于被送来了白鹿山,可惜已是一个废人。
卫明的四肢全部被斩掉,喉咙已哑,只余一双满是血丝的眼睛,恶狠狠地瞪视着每一个人。
太皇太后看到卫明的第一眼便被吓晕过去,等她醒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哀家不想看到他,让他死,让他死!”
卫明是被活埋的,就埋在后山上。
太皇太后大病一场,等到她病好以后,小皇帝的孝期已过,慈恩寺已经破土动工了,而福王的嫡长孙柴荟,也已经跟随太子和柴晏,踏上了回京的路。
此时,终于脱下素服的颜雪怀,正在李食记里,指挥着工匠们干活。
京城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凄惨,当年迁都的时候,虽然也乱了一阵,但京城毕竟是京城,那些坚守祖业没有离开的大户人家,自发地组建了乡勇,用来对抗土匪和地痞,裕王大军打过来时,守城将士并不似传说中的拆掉店铺加固城墙,而是看到大势已势,没有过多抵抗,便打开城门,请大军进城了。
成武皇帝对于这片自己出生长大的土地有着别样的情怀,他在进城之前,便命令大军,不得损坏京城一草一木,因此,裕王大军进城之后,不但没有烧杀抢掠,而且还派专人修葺房屋街道,安置百姓。
颜雪怀初进京城时,看到的便是一座繁华似锦、井然有序的都城。
京城比平城大多了,至少有三四个平城那么大。
不但有宫城、皇城和内城,还有外城。
仅是内城,便有十三座城门和两座水关,外城更是有十八座城门,就连皇城也有七座城门。
在平城时,颜雪怀不止一次听人说起新京城的建造计划,皇城也不过只有四道城门,内城也仅有八道城门,即使平城的皇城建好了,与现在的京城也无法相比。
颜雪怀兴奋极了,这座京城,她能逛上一个月!
李食记的酒楼当然也没有变成李绮娘想像中的废墟瓦砾,酒楼还是酒楼,只是看上去萧瑟破旧一些。
原本李绮娘便想带着众人住在酒楼里,周大当家没答应。
周大当家在京城的宅子也在内城,和平城那些四四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