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


的全部实力了,而且在北方有八万带甲的士兵,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毕竟光养着八万张嘴,每天消耗的粮食都不是一个小数。

冯大帅的打算是把这八万人全部派出去攻打关隘。在冯大帅看来,这八万人已经不少了,光是密密麻麻的站在长生关前,就能把关上的守军吓得心惊胆战。

并且冯大帅自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品得其中三味,应用的时候往往能出神入化。还美滋滋的跟大家说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光靠着庞大的数量就能吓得他们开关投降。

就在冯大帅自吹自擂的时候,堂上角落里一个青年人忍不住把眉头皱了起来。他是冯家的家奴,准确的来说,他是个孤儿被冯家收养。一路过关斩将艰难的长大了,长大了之后立即成了冯家的家奴,用老管家的话来说,没有冯家就没有他们活命的机会。如今正是要拿一辈子报答冯家的恩情。

这堂上都是客人,如今自吹自擂的冯大帅又是这个青年人的主人。根本没有这个青年说话的资格,然而这个青年哪怕是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兵上阵过,但是他也明白现如今不能把所有的大军全部压上去,一旦遭遇了败仗,八万大军顺风投降,到时候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林荣在这里会忍不住嘲笑冯大帅,两军还没有接触,根本没有达到战略决战的条件,所以没必要把所有的力量压上去赌一个输赢。如此不知道用兵只会一败涂地。

但是冯大帅不这么想,他高兴了之后又听了周围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只觉得自己明天就能胜利凯旋。所以当周围的人退走了之后,冯大帅仍然是红光满面。

心情舒畅的他想要去后面泡泡澡,秋天还有些燥热,动一动身上就能出一身热汗。而且像他这样的贵人,贴身的衣服穿的都是丝绸材质,不像棉那样透气吸汗。所以出汗之后丝绸就贴在身上,动一动就觉得极不舒服。

就在冯大帅打算到后堂沐浴更衣好好的放松的时候,刚才站在角落里面的青年想了想,本着报答家主的想法,立即低头小步跟在后面。

“家主,八万大军都是精兵......”

话还没说完,冯大帅本来高兴的脸立即板了下来,转头看了看这个低着头十分卑微的青年,嘴里不高兴的嗯了一声。

“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奴听见了。”

“拉下去,打四十板。卑贱的东西!”

这个青年没想到会这样,立即被人捂着嘴拖了下去,冯大帅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跟身边的老管家说:“你们现如今光顾着自己享乐了,家里面的规矩都教不好,像这样的奴才敢随意插话,搁在几十年早就打死了。叫我说,你们也别光天天坐着,家里面的规矩也是要提起来的,要不然将来这些奴才们随意说话,惹得客人们笑话,让我冯家颜面无光。”

老管家吓得一头冷汗低着头唯唯诺诺。

冯大帅说了之后便让丫鬟们扶着往后院去了,老管家赶快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眼看着冯大帅走远了,老管家才做转身急匆匆的往外边去。这个时候有不少管事跟在老管家身后,其中就有一个说:“冯四十八这个人早就想往上爬了,眼空心大不服咱们的管教。这一下惹祸了吧?我早说像这样不懂事儿的就不应该往前院安排。像他这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在庄子上做活不行吗?”

老管家没有说话,急着往前走,但是身后这群管事里面有一个张嘴反驳刚才的那个管事儿:“你这是事后诸葛亮啊!当时你说这话了吗?也就这会儿出事儿了才说这话显得你自己清清白白。为什么把四十八调到前面来,还不是因为他长得相貌堂堂。当时把人调过来的时候你们说什么了吗?”

有人打圆场:“少说几句吧,如今怎么办?”

已经走出了前院,老管家毕竟年纪大了,出了前院的范围之后站住了,在树荫下又擦擦脸上的汗。“家主只说打他板子,也没说要了他命。打完了之后先扔到庄子上养着,将来养好了别往府中来了。”

既然是老管家开口了,那将来家主要是找后账也有老管家在前面顶着,所以这群管事们才不说话了。

这群管事们散开了之后,老管家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用袖子又将脖子上的汗珠擦去,忍不住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别说四十八了,连他老人家也觉得把所有的人手全部压上去不是一个好主意。可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

只希望山阳郡的人不堪一击,要不然......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有没有童年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夏天收麦子的时候,以前学校会放假的,叫麦忙假。

第128章 扩张 五

冯大帅在进攻之前, 居然效仿古人写了一篇檄文!还传送给天下各郡,十分高调!

秋叶听说的时候居然有几分感动。

有一说一,秋叶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博学多才之人, 甚至在前面十几年秋叶是没读过书的,那个时候巫马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全家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倾尽全家之力在供养着二叔读书。读书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是一种能改变阶级的事情, 是一种能带来利益的事情, 连家中长子的街溜子富贵都没资格上手摸一摸书本。

所以秋叶作为一个丫头片子,连书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更别说去读书了, 也不要说站在外边听二叔读书,二叔那就是个懒蛋.秋叶除了看见爷爷生气的时候那家伙装模作样的读出来几句之外,天天窝在屋子里面, 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呢,等着人家读书的时候在外边偷学两句等于白日做梦。

后来到了长生老母身边, 老母因为知道秋叶会写字, 也就默认了秋叶会读会写, 根本没有问秋叶读了什么书,读了几年了。

所以秋叶吃的还是上辈子的老本儿。

而秋叶上辈子的老本是什么呢?只能感谢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的文言文教育以及在高考压力下高中三年狂背古文,让她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这些知识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 在后来因为用不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就像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记得吃了多少种食物一样,但是食物却真的支撑了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运行。学过的知识也是如此, 潜移默化, 在不知不觉, 甚至是觉得没有的时候,在默默影响着一个人。

秋叶把上辈子学的应试技巧以及阅读套路忘得差不多了,这辈子凭借着那么一点点印象,连蒙带猜还能看懂书的。至于写文章,秋叶身边有婢女也有专门给她起草文书的记室,所以动笔的时候不太多。

这一切掩盖了秋叶是个文盲的事实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