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眼。”
秋叶点了点头带着他们在周围伤口走了一遍,告诉荀鹤,周围的树一定要砍伐干净,第一就是坚壁清野,秋叶现在对坚壁清野的必要性了解的非常透彻,如果没有坚壁清野,敌方就会根据周围的东西现场制作攻城器械。第二就是有了这些树能够让外边的流民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第三个好处就是把那些可以做大梁的树运到县城或者留在这里建房。
奔波了一天之后,秋叶把这里的事情交代清楚,明天大军班师凯旋。所以今天晚上大营里面可以尽情的吃顿饱饭。
秋叶让人把帅帐的门帘卸掉,在帅帐里面摆了几桌请大家吃饭,不准喝酒,饭菜管够,也是小小庆祝的意思。
天黑之后大家吃饱,就有一个军官站起来问秋叶:“神女,此处雄关既然要建立,先给它起个名字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到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称呼。请问此处关隘叫什么名字?”
这么一问,席间的气氛瞬间高涨,“对对对,总不能叫山阳关吧。叫山阳关太没意思了。”
“要不然叫西园关,这是咱西园建的”。
这话一说,很多白眼看了过去,怎么,我们漫水县没出力?
秋叶以前真的没考虑过名字,被人家一提,觉得确实应该命名。什么山海关嘉峪关……这些名字都挺有气势的。秋叶也想起个有气势一点的名字,再有就是这个名字还要体现纪念了老母。
反正以秋叶目前的文化水平是想不出什么名字的。
“我倒是有个想法,老母虽然去往上界,但是时刻保佑着咱们”这话说完,下面一片称是之声。秋叶接着说“这关隘一定要起一个和老母相关的名字,你们都想想叫什么合适。”
林荣坐在这儿已经是克服了巨大的痛苦,他的身体不耐久坐,这个时候把眼睛闭上靠在椅背上,一副不愿意参与的样子,并且林荣也没有受到长生老母的恩惠。所以表现的也不积极。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一群大佬粗,有的说叫慈悲关,有的说叫长生关,神母关,还有人甚至说可以叫娘子关。
……
秋叶是想要一个一看就能体现出有文化的名字,然而这些名字一个比一个拉垮。
她捧着自己的脸,看了看在座的这些大老粗,想了想这个时代的受教育水平。算了算了,就算是弄一个特别有学问的名字,百姓们不知道含义又有什么用呢?
就找一个简单粗暴一点的吧。
秋叶一拍桌子:“长生关,老母号称长生老母,取长生二字,谐音常胜。也求老母保佑咱们常胜。”
下面一圈叫好声。
这个名字取了之后,饭局已经进行到最后,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明天又要开拔,大家纷纷告辞而去。秋叶看着帐篷里面的人散了,又看着婢女把桌子收了起来,就回书桌边看了看图纸。
说是图纸,实际上还是一块很大的布,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标识的非常清晰,旁边还有各种数据,城高墙宽都一一列举了起来。
这是邬堡内给出的图纸,秋叶能从图纸上看到一座雄关拔地而起。她缓缓松了口气,把图纸珍重的放进盒子里锁好,打算明天把它交给荀鹤。
最后秋叶就绕过屏风到了自己的床边,说是床,实际上是一块木板架在了两口箱子上。出门比不上在家里,秋叶躺在床上,这个时候算是心潮起伏。
下一步就是过年,过年之后就是春耕,今年秋耕的麦子已经长出来了,夏秋两季度还能再收一波粮食,等到粮食进仓库又是秋冬了。等到明年的秋天,关隘不说已经完工,主体已经完成十之六七了。
到那个时候,该跟亲爹掰掰手腕了。
直到现在秋叶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把亲爹放在眼里了。在思考和北郭县的问题的时候,已经没有那种如临大敌的感觉。这是一种信心,十几万大军和辽阔的土地给了秋叶极大的信心。
她顶着帐篷的顶端,马上,她就要投身造反的大业里去了,就像当年老母说的那样,天下共襄盛举……
似睡未睡的秋叶想着:老母,咱们快把第一步走完了。
第78章 琐事
秋叶这一路走得并不快, 大军已经回到西园了,但是秋叶的车架还没有出均县。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这些地主乡绅们就开始组织各村的百姓欢迎新主了。每当看到一群人冻得流鼻涕缩脖子等在村口的时候, 秋叶总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特别是总会出现几个老头,让人挖了黄土,细细的铺在路上,凡是刚见面必称赞几声自己仁义,秋叶就觉得这也太世故了。
以前来的时候钱家还管理着这里, 秋叶从这里路过, 这一些人都是悄无声息,特别害怕和秋叶牵扯上关系事后被钱家找后账。如今钱家已经完蛋了, 又把当年吹捧钱家的那些好听话重新从角落里找出来, 吹吹灰掸掸尘再来吹捧秋叶。
哪怕是秋叶不想听,但是不得不放慢速度下了车和这些老人们说说话,然后再亲切的问候这村里面的孤寡老人。
秋叶对问候孤寡老人和看望一些孩子没有什么排斥的, 最排斥的是这些人总喜欢把一些贞洁烈妇推到秋叶面前。
可能是因为钱家读的书比较多,受钱家的影响, 这边读书的老男人也比较多, 最喜欢的调调就是那些贞洁烈女。特别是那些守了望门寡的, 或者家里面男人死了让改嫁死活不愿意嫁的。都是这些人吹捧的对象,还有就是那一些女人愿意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孝敬偏心的婆婆,拉扯混蛋小叔子,这就是贤惠的典型。
每当到这种时候, 秋叶总是想呕吐。
秋叶克制自己没能当场骂出来。脸色非常不好看,使得当地的人诚惶诚恐。
等到秋叶上车之后越想越恶心, 忍不住在车里面对这些老流氓们骂了一遍又一遍。
婢女就劝秋叶别那么生气, 毕竟像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唐朝时期民风彪悍, 妇女再嫁的事情非常常见,就是公主贵妇也有丈夫死了改嫁的事情。
到了当朝社会,社会风气没有唐朝时候开放。但是也并没有到了严苛的程度。比如说富贵和那些寡妇们眉来眼去,社会环境就比较宽容,虽然有各种长舌妇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是远远到不了逼死人的程度上。
均县就不一样了,这里如果有寡妇改嫁,那就属于特别丢脸的一件事儿。娘家反对,婆家也反对,整个环境也不理解,改嫁和偷人几乎属于同一类型。
但是婢女们的这些劝说并没有让秋叶好受下来,她在思考,怎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女人的地位?
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了并不能让她们的意识独立。
要让她们的意识独立了,绝不会是一朝一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