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3
倒是没有一个出现困意的。
就连宋药都顶着两个小黑眼圈守在操控台前。
他刚刚将自己的长条交给了唐乐,教他怎么用,告诉他要在什么情况下长条能有用处,一百多万人已经转移,按理说可以探测到生命迹象的长条应该没什么用了,但以防万一吧。
正如小孩之前安慰唐乐时所说的,对于地震区的人民来说,第一个黄金时间是地震前的预测时间,第二个,就是地震后的救援时间。
宋药只希望在五个小时内转移走全部长乐居民这个举措会有效,救援时间不要被用上。
而在遥远的长乐,七个避难地上所有人都没有走动,就算有想上厕所的,也都是快速解决完再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比起昨天晚上的“因为这是国家的安排我才听”,今天大家就纯粹是发自内心了。
只因解放军们说,地震之后可能还会有余震。
天亮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本来所处他们这个位置前方应该有的三座山已经塌了两座。
原本的不确定感在看到那没了的两座山后,彻底没了。
住在那座山里的山民们一边悲痛家没有了,一边又看看身边聚在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同村人生出了庆幸。
他们村是部队挨家挨户上门的,山路难走,车开不上去,那些解放军硬是一步步走上去通知,如果不是国家派来解放军,地震的那个点全村老少肯定都在睡觉,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有人在庆幸,也有人望着家的方向哭,小孩不懂事,见大人哭了也跟着哭,一时间讨论声,哭声简直要连成一片。
还有人后知后觉回过味来,带着孩子要给解放军磕头,谢谢他们救命之恩。
军人同志们是扶了这个扶那个,扶了那个扶这个。
还是他们的头儿机智,喊了一嗓子:“可能会有余震,大家都待在原来位置上不要乱走动!”
这话一出比什么都管用,想要表达感谢的长乐居民们只能依依不舍回到自己的座位。
那个地震前还坚持着讲鬼故事的老太太被年轻军人护的很好,地震之后她也没心思讲故事了,就呆呆坐在原地望向家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儿子是个头上也生了白发的大叔,对着周围人解释,他娘小时候也遇见过地震,就是那时候家里人都没了才逃到长乐的。
因为见识过地震的厉害,昨晚上解放军同志把事情一说,刚起了个头,他娘就立刻叫醒全家人赶着他们出来了。
昨晚有多觉得他娘太敏感,今天就觉得他娘多机智。
这还好是听话跟人家部队跑出来了,要不然绝对要被埋楼里。
大人们心有余悸,小孩子却不懂事,昨晚听故事听的正上头的小孩睡醒了,脱离了大人的管控,去问隔壁的老奶奶:
“奶奶,你还没讲完呢,你太公见到的那个让他一下就安心,有再多困难危险都不怕的人是谁啊?”
老奶奶回过神,慈爱看向这前一天还不认识的小孩:
“你怎么还惦记着这事呢。”
小孩纳闷:“我都没听完呢,大家就都不听了,我爸妈刚刚还一直拉着我不让我过来。”
老奶奶望向远处正在忙碌着的军医,巡逻的军人,帮忙看小孩的干部,还有热热闹闹,本可能会死在震区,此刻却在逐渐升起的阳光下交谈的人群。
她目光逐渐放空,仿佛这一幅幅画面,在慢慢覆盖她幼时所遭遇的绝望无助。
于是,老奶奶很安心又很理直气壮的说:
“最让人安心的,当然是国家,是解放军。”
小孩认真点头回去。
爸爸问他:“怎么样,听完那个故事没有?”
“听完啦,那个奶奶可能被吓到了,讲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大致已经知道啦。”
小孩很认真的跟爸爸讲自己脑补的后续剧情:
“那个奶奶的太公见到了国家的解放军叔叔阿姨们,解放军有枪的嘛,奶奶的太公一看到就安心了。”
“然后那个解放军拿着枪,突突突就把那个女鬼给弄死了!”
第164章
对于长乐市的居民们来说,地震已经过去。
但对于中央来说,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地震级数已经出来,7.9级,足以毁掉大半个长乐。
长乐的人是救了出来,但是如何安置他们,一百多万人的吃喝也是个问题,再加上还有可能余震,他们现在甚至不能挪动位置。
也就是说,救援队要冒着有可能会余震的风险,带着大量物资抵达长乐。
唐乐他们所在的基建工程兵虽然也有“必要时刻参与救援”的任务,但他们最大的任务是恢复长乐与外界进出的道路,完成通讯维护,为送物资的团队抢出时间。
虽然国家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宋药也没忘记对着电话提醒:
“记者也要过去,到时候全都播到电视上去。”
他还心心念念中洲历史上的那段一部分中洲人民自卑国力,崇洋媚外的记载。
这样关键的时刻,自然要让全中洲,全世界看一看,他们中洲有多么的棒!
虽然早就决定了要派记者过去记录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但面对宋药小专家这样的提醒,电话那头还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宋药这才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继续啃着馒头去检测波段。
过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先迎来了中洲联播的记者。
整个操控室的大家都有点懵。
换班睡觉的宋药迷迷糊糊爬起来,白嫩小脸上写满了大写的懵逼。
“周姐姐,你们怎么来了?”
没错,这次来的记者们还都是熟人,八成都是上次雪地企鹅车采访时的工作人员,可能正是因为上次他们已经和这些小朋友们熟悉了,这才被上面派到了这里。
被称为周姐姐的周梅笑着说:
“记录不光要记录震中地区,你们这些努力帮助长乐避免了地震惨剧的英雄当然也要记录下来了。”
摄影师已经开始录了,一些曾经被采访过的专家还算淡定,但想起这是中洲联播,也忍不住站直了身子。
更别提那些没上过电视的同志了,被这么一录,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心底又是激动又是自豪,如果不是现在没时间,简直恨不得立刻跟家里人打电话说自己要上中洲联播了。
大人们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更别提小孩子们了。
以宋药为首的一干小朋友们已经挺直了胸膛,眼睛还时不时一下一下瞥会镜头,俨然是一副“虽然我很重视但我就是要摆出一副淡然架势”的模样。
周梅上次就见过他们这副样子,也没多奇怪,只笑着说:
“我知道你们还有工作,不用管这些镜头,正常工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