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坏处。”
说完,他还抽空抬头看一下县长,鄙视道:
“一看你上学的时候就没好好听老师讲课。”
县长:“……”
被小孩鄙视了的他扭头去看秘书,悄咪咪的试图得点肯定:
“小孩子不懂事净瞎说,上学的时候我可是很认真的,当初我考了全校第一,还在挑灯夜读呢。”
秘书小哥淡淡:
“没错,您就算是现在,也还每天挑灯夜读,虽然是在看武侠小说。”
县长:“……你不也看了吗。”
秘书:“我没对小孩吹牛。”
县长:“……”
他默默地闭嘴了。
宋药和赵晓东已经快速扫完这些资料了。
小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些摩托车的速度没有那么快。”
赵晓东点头:“你看这页,它内部构造和我们的虽然很像,但又有各种不像的地方,比如这里……”
宋药看的眼睛亮晶晶。
“我们怎么没想到这样弄呢?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些资料都是秘书紧急找出来的,也还好他们县之前试图搞过一个摩托车厂,各项资料倒是还算齐全。
只可惜星河县实在是太穷,能够支持摩托车厂的资金有限,对方过来考察了一番,哪怕全县给出的诚意都很足,也还是没选择星河县。
当时县长虽然失落,但也知道这怨不着人家。
如今开厂的基本都能得到当地政府支持,谁不愿意去一个能够给与更多支持的地方呢。
只是没想到,当初为之付诸的努力,居然在此刻用上了。
县长只要一想到他们县可能出个摩托车厂,就激动的仿佛圆了梦。
在看到宋药跟赵晓东你一言我一语,一副恨不得普通款摩托车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好好拆开研究一下的样子。
他咬咬牙:“我可以买一辆市面上的摩托车给你们研究。”
俩小孩的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
宋药也不记恨他嘲笑自己腿短了(反正也嘲笑回去了),兴奋的就看了过来:
“哇!这么好呀!!谢谢县长!!”
赵晓东也超级兴奋:“不是说摩托车很贵吗!县长你好有钱呀!”
“那当然了!”宋药这个时候又想起来县长是自己忘年交了,高高兴兴的表示:“县长可是全县最有钱的人呢!”
他可是富三代!
本来还有点肉痛自己小金库的县长听着俩小孩的吹捧,也不心疼了,也不难受了。
他甚至飘飘然的表示:
“这没什么,摩托车而已,就是不同款式的两辆我都买得起。”
话刚出口,县长就清醒过来了。
果然,面前立刻对上了俩小孩亮闪闪的期待视线。
县长:“……行吧,买两辆。”
大不了他骑一辆,秘书骑一辆。
县长虽然不再是原来那个超级大方,不把四分钱当回事的县长了。
但他还是说话算数的。
当天他就托人帮自己买摩托车了。
车要运过来,那也需要时间。
这段时间宋药和赵晓东就各种努力实验他们自己的摩托车,因为还要上学,试验就有点断断续续的。
好在何老师知道他们最近又有事忙,并没有再给俩小孩额外布置作业。
宋爸他们也忙。
他靠知了机已经积蓄了一笔钱,再加上宋药拿出来的“实验山资金”,一帮人就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了。
吸取了上次的间谍顺畅上山经验,兵哥哥们都建议宋爸直接把他的那些蜜蜂全部养在实验山上。
王教授自觉自己在建筑方面有经验,在听了他们的需求后,也积极的投入到了帮助设计实验山上面去。
虽然他的审美不行,但是他的妻子李淡水在建筑上面可以很厉害的。
实在不行,王教授这里还有妻子留下来的书籍,临时抱佛脚也是可以的嘛。
当然了,他年纪大了,他抱佛脚的方式就是让人把书寄过来,然后丢给宋爸看。
再加上宋药和赵晓东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的过来凑热闹,在修改几次之后,大家终于大致弄清楚了。
接下来就是一边讨论一边细化了。
首先,外部肯定要用来当做养蜂场地的。
不光要放蜂箱,还要盖木屋,安排人住在里面,营造出一种外部就已经是整个活动空间的样子。
内部是重中之重,为了挡住故意或者是无意上山的人,他们采取了赵晓东的提议,将大树村周围山上很容易出现的刺枝弄满一圈。
对,就是之前宋药想吃果子,结果因为果树生长在刺枝之间,不得不遗憾放弃的那个刺枝。
当时原江为了能靠近果树,简直是一路拿匕首砍过去的。
就连身上矫健,去过热带雨林的他身上都不免落下了一些划痕,
如果故意用刺枝布置,至少想要进去内部,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且刺枝是大树村周围很常见的一种山上植物,人不常去的地方长满了很正常,所以也不用怕会引起他人疑心。
但宋药有个小问题:
“那周围都是刺枝的话,我们自己怎么进去呀?”
很快有兵哥哥解答了。
这个简单,他们只要找一条人本能会忽视的道做些布置就行,实在不行,还可以挖地道。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其实在地底下做一个试验场会更好。
但这种工程是需要大量人手和资金的,就算是大树村的山挺适合往下挖,那要建成也需要太多时间了。
宋药倒是听得兴致勃勃。
武侠小说里的暗室可是很多的,不能挖个地下试验场出来,挖个暗室也行啊!
“我们可以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里面,然后需要的时候一按机关,轰隆隆,门就开了。”
光是幻想这样酷炫的场景,小孩就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
宋爸无情打断儿子畅想:
“就算是能布置机关,地底下又潮又闷的,你放个铁进去它就能生锈,而且那么一小间房,它能放多少东西。”
大树村其实是有地下暗室的。
也不知道是哪一代祖先挖的,就在村里祠堂底下。
传到现在,大家已经不知道这个暗室是用来战乱时藏人,还是饥荒时存粮的,早些年打仗的时候,他们村的妇女老少都是24小时躲在里面的。
留在外面的都是跑得快的青壮年,一听见飞机声音,立刻扔下手里的东西也躲进去。
到了现在,虽然太平了,但长辈们都说留着那个暗室,祖先们挖了它之后也不知道庇护了多少代子孙。
他们现在把它留下来,说不定以后也能庇护一下后代。
宋爸小时候听大人说过后,就偷偷摸摸和小伙伴去里面“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