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8


云昭的商户地位也没有那么低,并不影响科举和日常生活的享受。

这样一来,有钱了,也等于有了一定的权。

虽然还不至于买官卖官,可相对来说进入仕途就会容易很多。

想当初科举舞弊就能涉及到买上榜名额的事,很多商户跟在八大家后面可没少获取利益。

再不济,用银子抱个大腿也好赚更多。

就像当初的启王和萧家,一方是靠山,一方是钱袋子,利益纠葛还是很和谐的。

听到太后的话,文武百官都惊呆了。

因为云昭的税收历来如此,从来只见增加名目,哪有取消的?

而且,人头税是国库每年的重要来源,这么一取消,要完啊!

柳芸端正的坐在上首,略微严肃:“如今读书也没那么难了,取消考取秀才等功名就能免税的制度。”

现在读书的成本降了,识字明事理的人会渐渐多起来。

但是也应该付出一点代价,替朝廷将赋税给整合了。

后期考试的基数大了,中榜的人数肯定要增加的。

免税是不可能免税的,她现在就是要一步步整理免税的那些人。

士大夫,富商等等是重点看顾对象,毕竟大量的田地在他们手里。

首先从秀才这边开始,一步步来。

有户部侍郎一个激动,忍不住说道:“太皇太后,这万万不可啊!”

“没有了人头税,读书也不能免税,这往后的日子,谁还读书科举?”

柳芸轻笑:“原来户部侍郎读书就是为了免税?这么说来,挂在户部侍郎名下有多少土地?”

要说读书不能免税,文武百官自然首当其冲。

这一个个名下还不知道有多少田地呢!

被太皇太后这么一问,户部侍郎腿都软了。

要是肯定回答,乌纱帽是不是马上就要被摘了?

不由得求救一般的看着其他小伙伴,这可涉及到大家的利益,都能稳住不说话吗?

第845章 税改和土地

文武百官其实还被取消人头税的事情震惊得回不过神来。

再有柳芸的威慑,他们都快习惯太皇太后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连先皇嫔妃都能放归家,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拿什么说服太皇太后?

虽然都接到了户部侍郎的求救眼神,可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个出头鸟。

不等他们有所行动,柳芸又开口了:“虽说官字下面两张口,可上朝好歹带点耳朵。”

“哀家只是说取消秀才的免税制度,你们是秀才吗?在场的难道都是秀才?”

她告诫自己,不能冒进。

瞅瞅,这话还没说完呢就跳出来了。

百官:“……”

这阅读理解他们是拍马都赶不上。

朱庆深深的看了刚才说话,现在呆傻的户部侍郎一眼:“太皇太后仁德,想要轻税薄赋,这是百姓之福,万民之幸啊!”

百官脑子懵懵的,突然就跟着其他人一起高呼万岁千岁的,口号永远那么整齐。

稍微冷静下来都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太傅,丞相,御史大夫,加上六部尚书都是太皇太后的人,等于高层已经一把抓了,他们下面的人还能怎么挣扎?

不过,原来不是要取消他们的免税资格啊,那没事儿了。

沈丞相特别兴奋:“太皇太后取消了人头税,打算如何收取田赋?”

“云昭内部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国库若是没有收入,万一再遇上天灾,就怕重蹈覆辙,成为负担啊!”

这是目前最直观的问题。

若是能解决这些,百官又有什么理由反驳?

柳芸:“第一年五税一,第二年十税一,第三年十五税一,三年之后再看情况调整。”

“若遇天灾,再行商议。”

没办法,以前的苛捐杂税太多了,若是一下子放太松,也怕有些人飘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暂时不算八大家手里得来的田地。

云昭大部分土地都在士大夫和贵族手里。

她还需要时间才能让他们将土地给交出来。

一下子减税太多,肥的还不是这些人。

先来个三年计划,等赋税彻底降低时,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了,真正得到实惠的才是老百姓。

文武百官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都是当官的,对于云昭的历史很清楚。

五税一还曾有过,十税一乃至十五税一,前所未有好吗?

不少人震惊过后,又有些惊喜。

这些人虽然是进士,是高官,可名下也不是所有土地都能免税的。

几乎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都超过了免税额度,多出来的部分按照正常流程也是要三税一的。

田赋若是降低了,自然代表他们收入提高了,这是好事儿啊!

一时之间,众人又捧着柳芸,说太皇太后英明。

柳芸眼底闪过一抹冷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现在挺高兴的啊,呵呵,她看起来像是那么善良的人么?

既然已经决定改革赋税,就不是说说而已。

轻税薄赋的前几年肯定是难的,她现在倒是不缺银子。

可不能一味得降低税收,用家底去撑。

这样的朝廷税制肯定不健康,将来她想脱手的时候,整体都得崩。

所以,她要改革税制,但是也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税制。

让国库能够通过税收正常的填满。

沈丞相一阵激动,没想到太皇太后的魄力这么大:“这么说,人口普查是为了好好收税?”

柳芸点头:“自然如此,在普查之前让各地官府努力宣传。”

“所有人现在配合普查,办理户籍,就可以免除人头税了。”

“到时候查到家里没有户籍者,人头税翻倍。”

“另外,到时候服徭役也按照户籍来,没有及时办理者,强制成为军户。”

所谓军户,可不是军官。

入了军户,世代为兵,生下来的子子辈辈强制入伍,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到时候想脱籍就难了。

众官眼皮子狂跳,其他的都不用提了,就这两条便足够老百姓踊跃配合普查,更换木牌户籍。

沈丞相觉得这也不错,有了迫切感,户籍的事情才能落实得快。

“太皇太后,那八大家充公的田地要如何处理?”

八大家占了那么多资源,田地可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若是不好好处理,肯定会很快落入官吏乡绅手中。

何况,那么大片的土地总不能荒废着不让人耕种吧!

柳芸点头:“随着人口普查,让老百姓自己领土地耕种。”

“这些土地,第一年以军屯的分成交税。”

“第二年,以商屯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