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有些怕。
这么厚的法典,寻常人会这么仔细的去看吗?“附”这种条例居然也不放过,是背下来了吗?
不说什么历届状元榜眼,就是公认的大儒,也不敢说将开国皇帝制定的法典都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吧!
几百年前的东西了,和现在早就有了差别,读了有啥用?
问题是,太后读了不仅有大用,居然能读得下去?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柳芸挑眉:“贤王要不要确认一下,这是不是开国先祖唯一的一本手书法典,哀家可有造假?”
白纸黑字,她一点都不会怂。
贤王脑子一片空白,四肢僵硬,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每年三成?
纳贡?
柳芸似笑非笑:“各位王爷说话啊,趁着这么多人,应该好好清清这笔账才好。”
“每年三成,这里最长的有将近五十年的藩王经历。”
“最短的也有六七年了。”
“朝廷似乎从来没收到过各位的纳贡,各位可都是皇帝的长辈,皇帝碍于孝道不好询问,可各位王爷也不能仗着身份拖欠这么久啊!”
“不说别的,各位王爷真的为云昭著想,就赶紧把纳贡补足了,这才是最利国利民的事儿。”
“否则,按照谋逆叛国的最高刑罚处置,啧……皇帝也不好做啊!”
最短的纯王,也是先皇在世,驾崩两年前就封了王,更勿论其他。
皇帝眼睛晶亮,一脸崇拜的看着母后。
原来读书多,真的可以这么厉害啊!
简直大杀四方有没有?
太后的话音刚落,七王的位置传来两三声“哐当”的倒地声。
夙王率先撑不住,直接晕了过去。
将近五十年的三成纳贡?
若是年年缴可能还不会怎样,可累计起来,现在搬空夙王府都不一定够啊!
毕竟封地也要发展,还有天灾人祸,像国库一样,都是要有一部分用之于民的。
再加上一家子人口越来越多,花销越来越大,怎么也不可能将五十年的纳贡给存起来的。
紧跟其后的是庆王和齐王,年纪大了,受不住这样的惊雷震惊。
晕过去就不用管了,真好……
柳芸挑眉:“皇帝,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让太医给各位王爷诊脉?”
“若是在国宴上吃出什么问题,如何担待得起?”
“纳贡的事情总得进行下去,对吧,贤王?”
贤王:“……”
他获得封地的年限可不短。
当初先皇还在世,他就已经做贤王很多年了。
三个府郡城的封地也早就在他名下,不过是先皇驾崩后才去的封地而已。
照这种算法,他至少要上缴二十年的纳贡。
珍林殿一片安静,很多人大气都不敢出。
原本以为太后是个捞钱小能手,几句话就能让三大辅臣掏出五百万来。
说不定今日也能让七王掏钱。
现在看来,何止啊,太后这是要将七王的家底都给掏空啊!
果然,还是他们格局小了。
谁曾想,太后能做到这种地步?
不过,伴随着震撼也有疑惑,太后这是要跟七王撕破脸了吗?
真的没问题吗?
惹怒七王,对皇室有什么好处?
柳芸挑眉:“对了,听说贤王的嫡女一直留在帝京,辰阳郡主无人做主,都已经十八了还未说亲?”
“贤王啊,要不哀家给你做个媒?好歹也是嫡女,婚事可不能马虎。”
闻言,贤王最恐慌的事情被挑出来了,呼吸一急,气血上涌,眼前顿时一花。
整个人毫无征兆的倒了下去。
而突然被点名的辰阳郡主也惊呆了,背脊一阵阵的发凉。
第304章 晕还是不晕
见贤王终于被刺激得晕了过去,柳芸满意的松了口气,面对坚韧强大的人,不容易啊!
工具人辰阳郡主也快吓晕了。
这些年越长大,他就越低调。
就是怕这些没事儿就想当媒婆的人,说月老都太抬举她们了。
一般的宴会,能退则退,尽量让自己在众人眼中淡化,也方便自己暗中行事。
好不容易熬到十八,却因为爹被太后盯上,这是最坏的情况,招惹上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人。
特么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柳芸乐呵呵的:“赶紧让太医给贤王看看,瞧这,都高兴得什么样了。”
“早知道贤王这么关心辰阳郡主的婚事儿,哀家早该赐婚的。”
“哎,都怪哀家,平日里也没多关心关心辰阳,贤王可是先皇最看重的兄弟,哀家居然忽略了辰阳的人生大事,真是太不应该了。”
吃瓜众震撼,太后还是那个太后,不仅将人气晕了,还非要说人家是喜极而晕。
辰阳郡主:“……”
太后可千万不要这么客气自责,求你了。
玄王和晔王面面相觑,满脸认真的疑惑,他们俩是要晕呢?还是继续清醒着?
太后这分明是不待见他们啊!
贤王刚出手,招式都还没打出去,就被太后给还回来了,冲击力还这么强。
一轮下来,已经晕掉四个。
他们也怕再不晕,会有什么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在众人看来,贤王这承受力未免太差了点吧!
这嫡女不是被他主动留在京城做质子的吗?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放弃了。
为啥这么难接受太后做主婚事?
难道不是正常操作流程?
莫非是因为刚才说纳贡的事情已经备受刺激,辰阳郡主的婚事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太后怎么发现这个点的?
皇帝也疑惑,但是不妨碍他发现并利用:“哪里是母后的错,是朕的错,居然没有发现郡主已经十八了。”
“就这么耗着,实在对不起贤王皇叔。”
“这样吧,改日朕选几个青年才俊,看郡主有没有入眼的,母后也帮忙掌掌眼。”
柳芸欣然:“皇帝放在心上就好。”
“不过,哀家瞧着,今日珍林殿就有不少可选的人儿。”
“比如六皇子殿下,哀家瞧着就特别好。”
“永耀看不上逸阳郡主,莫非连贤王的嫡女也看不上?”
正在吃瓜的永耀使团立刻如临大敌,怎么突然就被点名了?
而且,云昭太后这话带着明显的引战意图,他们要说看不上,岂不是得罪了贤王?
他们可知道贤王手里的权势,说不定以三个府郡城之力都能跟逐渐衰败的云昭皇朝抗衡。
得罪这样一个敌人,回到王朝他们所有人都得吃罪。
可他们敢说看得上吗?
万一云昭皇帝和太后当场赐婚,那他们这一趟,不仅没把公主嫁出去,还得带回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