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
能让皇上等太久哦!”
户部尚书一阵哆嗦,着急的离开了皇宫去了太师府。
一百多万两,要说多,也不至于拿不出来。
可他哪敢随随便便拿出来?
天不亮就进宫去准备早朝,还没来得及查探岳父的想法,若他擅自做主,违逆了太师的意思,这乌纱帽也戴不稳了。
太师那样的人物都被勒令回家休养,他这关系户还不夹紧尾巴做人?
何况,这次他若出了银子填窟窿,那下次呢?下下次呢?姜太师会不会一直让他填?
那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沈丞相和启王将银票交给皇帝后,出来的气氛十分微妙。
三大辅臣在这虽然只有两大,却不妨碍他们日常相爱相杀。
启王挺着西瓜肚:“沈丞相可有想起,哪一次救灾,需要五百万两银子了?”
沈丞相微微一愣,立刻明白启王的意思,他们都被太后坑里。
抠他们的银子来填国库呢!
“不就是这次吗?国难当头,物价上涨,五百万两能买到的东西或许跟一百万两差不多。”
“王爷觉得有什么错?”
“倒是王爷……不知道遇见了什么好事儿?今天这心情跟昨晚上似乎全然不同啊!”
昨晚发现要自己拿银子,启王一副谁惹就砍谁的表情。
今儿个就红光满面,见人能笑嘻嘻。
这合常理吗?
启王甩了甩衣袖:“银子出了,本王还不能笑一笑?难不成本王花钱买气受?”
“丞相大人未免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
说罢,启王昂首挺胸,甩袖离开。
跟丞相和太师斗嘴,他十斗九输,只要跑得快,沈丞相就赢不了他。
沈丞相:“……”
他就想刺探一下启王改变这么大的原因,跑什么?
柳芸看见这一幕笑了笑,突然觉得沈丞相的话有一定道理:“这时代好像没有物价局啊!”
“什么东西卖什么价,全靠商家自己定。”
加上天高皇帝远,发国难财的商家绝对不少。
“让护送银两的人尽量在平价地区将东西买了,比如种子之类的……”
已经八月底了,过了粮食秋收的日子,也算老天爷最后的仁慈。
这年头的各项农作物种子大多都是自家留,地里刚种下去的粮食被大水一冲肯定没了,老百姓必然缺种子。
沈丞相和启王刚刚将银子上缴,基本全是各面额的银票,皇帝立刻让周尘派两百御林军护送去南方。
周尘:“皇上,太后娘娘建议,直接下旨让城外军营的兵随同护送。”
“一来银票在我们的人手里不用担心。”
“二来也是为了威慑宵小之辈,到地方后也有人帮忙看着那些官,别被私吞了。”
“三来,给将士们找点事情做,免得整天被启王指使得到处跑,路上还能押送购买的物资。”
“不是想找机会拉练吗?这次足够远,让他们练。”
皇帝点头:“嗯,母后考虑得周到,朕这就下旨。”
以无力早朝为理由罢朝一日的小皇帝红光满面,精神奕奕。
第一次,终于从三大辅臣手里抠出银子来了。
整整五百万两啊!
因为不知道灾情会波及多宽的地方,皇帝让御林军带着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出发了。
对比以往,银子前所未有的宽余。
姜太师那边还没有上缴的银子,暂时会留在皇帝手里。
此时此刻,户部尚书满头大汗的来到太师府,将皇帝昨晚下的圣旨拿出来说明情况。
姜太师都惊傻了。
什么?他都暂时回家荣养了,这银子还得出?
那他昨晚折腾一通都为了什么?
原本已经舒缓的郁气顿时直冲脑门,一口老血闷在胸口,姜太师四肢百骸都传来一阵虚弱感。
输了,输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昨晚上不过是喝了点酒,怎么就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呢?
跳梁小丑竟是他自己。
如今圣旨已下,虽然吩咐的是国库,最终不也得他出?
沈丞相和启王竟然会答应出三分之一?
昨晚他离开后,都发生了什么?
知道这件事可能躲不掉了,姜太师心绞痛,开动脑筋想着要怎么凑钱才能转嫁责任。
就在这时,心腹小厮突然走进来,神色惊慌:“主子,昨晚上派出去的人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一个没回来。”
姜太师瞳孔睁大,惊得起身而立:“怎么可能?全老呢?”
小厮哭丧着脸:“也没回来,听说进去了,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出来过。”
震惊了他全家,姜太师只觉喉头一甜,张嘴就一大口血。
脑子一嗡,眼前一黑,姜太师整个人一软,直挺挺的滑到了地上。
吓得小厮和户部尚书赶紧扶了过去,一脸惊慌的让人去叫府医。
柳芸收到消息时已经快晌午了,她在补觉,自然没空关注太师府。
特别兴奋:“真吐血了?还晕了?”
“这人挺坚挺的,有这种效果真不容易啊!”
第266章 太师又会有些骚操作了
黄叶笑了:“这姜太师一只脚都踏进棺材里了,确实很能抗,换个人来,指不定气中风了。”
柳芸眨了眨眼:“是啊,只可惜,这样吐血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郁气都吐出来了,若是以后能放宽心,好好休养,指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做了辅臣,考虑那么多,什么事儿都要揽,不可能不累。”
当然,前提是要放宽心,再好好休养。
若是做不到,这丫的吐了血之后,大喜大悲都会让身体越来越虚弱。
黄叶感慨:“主子,昨夜既然能在醒酒汤里动手脚,为何不直接让他中风或者病倒?”
柳芸摇了摇头:“姜太师这种人,醒酒汤的味道已经深入骨髓,加入让他冲动的药也是在不改变味道的前提下。”
“其他的药就做不到保持味道了,你没发现吗?在那之前,姜太师的小厮试过醒酒汤的,就算过了试药那关,姜太师入口也能发现不对,又岂会喝下去?”
三大辅臣从来都不傻,大部分并非天时地利人和的算计对他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还会把人给教乖,下次再想出手就难了。
黄叶恍然:“还是主子考虑周到。”
柳芸笑了笑:“对付他们,急不得。”
“而且,姜太师醒来后,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密切关注外面的情况。”
姜太师这一晕,也是晌午之前醒来的。
户部尚书已经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在床前转来转去。
姜太师清醒后想了想,让姜夫人给户部尚书凑了银子,即刻送进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