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0


今日,回首过去,他竟觉得,老大出宫建府之前的那段日子,他被小儿子气得仪态全无的日子。

才是他最惦念的。

崇昭帝道:“小七,你再…再叫我一声爹,好不好……?”

最后一口气,他没有自称‘朕’,只是抓紧了曲渡边的手,眼底透着期待、祈求,甚至有点莫名固执。

从十四岁,织仪和亲,父子决裂之后。

那声被他嫌弃的爹,他就再也没有听见过了。

床边的少年紧抿着唇,没有动作,崇昭帝眼底的期待就一点点散去了。

他闭上了眼睛,往事点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意识彻底消失前,一声清浅模糊的:

“爹。”

传入耳中。

崇昭帝的呼吸已经消失,一滴不知为何而流下来的泪,轻快无声地在脸上滑过,隐没在斑白鬓发中,再也不见。

紫宸殿宫人跪地哭泣。

悲戚的氛围从这里逐渐往外蔓延。

余公公泪已洗面,从袖子里掏出一道明黄的圣旨,哭着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病愈重,今寿已至,传位于皇七子永王曲渡边,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天下臣民,皆遵此诏,奉永王为新帝,钦此。”

紫宸殿外。

咚——咚——

咚——!咚——!

沉重的钟声响起,九九八十一道丧龙钟,从午门的城楼上一道道传开。

整座皇宫,不管现在身在何处的宫人,都俯地而跪,悲哭不止。

后宫之中。

皇后、织仪、思和和其他妃子、三皇子亦跪在了紫宸殿外。

六部衙门里。

京城所有官员,朝着这个地方悲呼三声,哀哭长泣。

京城里。

夏赴阳、奚子行、徐劲等还在家中的人,都遥望着皇宫的方向,无声叹息。

帝王丧,天下同悲。

东厂牢笼之中。

五皇子自顾自倒了一杯酒,笑着朝着紫宸殿举杯,一饮而尽。

咚——咚——!

皇城门口,一道策马而来的身影跌跌撞撞滚了下来。

大皇子满身风尘,狼狈跌在地上,他抬头看着这道终于还是没能跨过去的城门,双膝猛地跪地,哽咽着泣道:

“父皇——”

在浑厚的钟声里,无数人不同的反应中。

曲渡边闭上了眼。

这份真真假假,算计掺杂的父子情,缘分终于走到了尽头。

不会再有人拿着鸡毛掸子追着他打了。

第190章

曲渡边握着的那只手, 慢慢变冷,变凉。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坐了多久,等到九九八十一道丧龙钟响完。

他才听见了钟声之下, 外面蔓延的哭声。

他下意识抬手抹了下脸颊,一点湿润的痕迹出现在了指尖。

-

永王为新帝,基本人人都猜到了。

余公公后续拿出崇昭帝拟好的遗诏, 供朝臣参拜, 就彻底落实了这一点。

明亲王、方太傅等三位辅政大臣, 都是提前一小会儿知晓遗诏内容的, 帝王入葬, 需要在奉先殿停灵七日, 过后才能入皇陵。

按大周律,帝崩三日,新帝正式登基,然后以新帝的身份,送先帝入葬, 三月之后, 等礼服赶制完毕,再举行登基仪式。

不过这条规矩并无强制要求,只是定下规矩的人觉得, 早登基早安心,省的出岔子。

三日后, 文武百官齐聚奉先殿殿前。

在奉先殿再一次正式宣读遗诏的时候, 余公公一读完, 就有礼部的人按照前辈的经验, 开始出来走流程。

“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永王殿下早日继位!”

官员们真伤心的有, 假伤心的有,更多的是怅然和叹息,不过和他们未来息息相关的,就是新皇帝,他们的新任上司。

之前上朝的时候,陛下还让他们去求永王登基,哪里用得着求?遗诏都摆在这里了,难道永王还能不登基不成。

他们臣子也是有尊严的,哪能一开始就被新帝拿捏。

新上司继位,他们听见礼部开始走流程,他们也开始走流程。

准备等永王说完“本王今日承祖之基业,百年社稷,重担在肩,年且尚轻,期诸位臣子,齐心助力……”类似的场面话,然后他们再哭一哭,最后跪地祝贺新帝登基,三呼万岁,就结束了,再等就是三个月后的登基仪式,也很快。

结果,他们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永王说登基的事儿。

大臣们脑袋上弹出问号。

起居郎记录的笔都停了下来,抬头看去。

彼时永王殿下一身孝衣,背对着他们,站在奉先殿的上首,只丢给了他们六个字:“再说吧,又不急。”

六个字,砸的人心肝一颤。

换了别人,他们肯定不会想多,但是陛下生前可是亲口说了,他自己都没把握让永王答应继位。

礼部尚书一瞬感觉自己后背被许多人盯着,他只能默默上前,代表其他人问了一句:“永王殿下,要等多久?”

曲渡边:“说不好。”

说完,他自去守灵了。

一同守灵的还有织仪、思和、三皇子、明亲王及一干妃嫔,大皇子照理说是没资格来的,但是曲渡边没管那些絮絮叨叨的臣子,把大皇子也拉了过来。

他进去了,殿外的百官却没几个走的,暗暗挪到了方太傅身边:

“陛下不是已经把永王殿下的名字写在了遗嘱上面了吗?一点头就能继位的事儿,殿下怎么不点头啊。”

方鹤川挑眉道:“是写了,我等亲眼看见的。但是,陛下写的时候,永王殿下可没在他身边,他也没征得永王的同意。”

其实他心里清楚,按照余公公所说的当时的场景,永王殿下是答应了的,就是不知道为何要延迟。

可能是要磨一磨朝中臣子的性子?又或者还有别的事。

他说完,原本稳得住的臣子也有点稳不住了。

方太傅这话什么意思啊。

……永王殿下总不会跑吧。

-

崇昭帝后续一切事宜,按照帝王丧葬的规制礼仪来办。

帝王的陵墓,一般是从继位开始,就要建造,等到寿终的那一年,就要封馆入葬。崇昭帝的皇陵早就准备好了,由礼部引领,曲渡边按着规矩,一步没少的,把他葬入了陵墓之中。

前前后后,花了约莫一个月。

大周一月无帝,却安稳地很,政事基本都是永王在服丧期间抽空完成的,他有在北疆边境处理边境政事的经验,上手也很快,七零八碎的自然用不着他一件件过目,三位辅政大臣也不是吃干饭的。

就是……除了政事,他们完全看不见永王的影子。

不知道他在哪,不知道他干了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