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8


只要不比现在还差就行,但问题是这么个封地谁想要啊,摔!

骆时行本来还想着把这里折腾得差不多,至少有点粮食产量,然后当地人饿不死也算是能给朝廷交差了,结果没想到竟然多了一个大包袱。

他沉默了一下长叹一口气,算了算了,来都来了。

裴行本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看了一眼骆时行说道:“我还以为你是想要长期留在这里的。”

骆时行莫名其妙:“怎么可能?我之前又不是这里的主管官员。”

裴行本笑着说道:“可你在规划的时候不都是在给珠崖州打基础吗?”

骆时行顿了顿,无奈笑道:“习惯了。”

他骨子里就没有那种急功近利的特性,习惯性的想要按部就班来,所以哪怕他不是这里的主管官员,也还是这么做。

至于之后如果真的换了人不按照他的规划走,浪费他一片心血什么的,也不太可能。

之前他虽然不是珠崖州刺史,但刺史的人选他也很熟悉——就是李成器,这种基本上就当挂个名就行了,实际上还是让骆时行来管。

不过武曌这个举动就仿佛是一个信号,要知道一般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一下子就封刺史,太子的儿子若是受宠也能破例,当然这个是指年纪还不大的时候。

所有人在猜测太子之位的归属是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但只要武曌一天不发话,他们就只能猜测。

而李成器倒是很开心,虽然不能去珠崖州,但他有理由跟骆时行通信了啊。

哪怕没怎么跟骆时行相处过,可李成器就是很喜欢骆时行,这种喜欢也来源于当年他们一家过的艰难的时候,只有骆时行明里暗里帮了他们很多。

政治上且不说,吃穿用度这些却真的帮了不少忙。

而那个时候李成器也接触不到什么政治,这些东西反而是让他最印象深刻的。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给骆时行写信会不会惹对方厌烦。

不过骆时行回信却都很及时,也很有耐心的跟他一点点说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李成器虽然连东宫都没怎么出去过,却意外的学会了很多东西。

李旦最近这段时间也开始参政,武曌当然不会真的放权给他,他所谓的参政也就是在朝会的时候过去当个吉祥物。

在得知李成器跟骆时行通信,并且看过那些信之后,李旦十分感动说道:“骆无咎是个实在人啊,这些东西都是想学都未必有人肯教的。”

还有一句话李旦没好意思说,那就是骆时行这耐心细心的程度,就算是老子对儿子也就这样了。

甚至很多当老子的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李成器也很高兴转头把弟弟们拉过来说道:“你们也都跟着学一学。”

李旦一家都觉得骆时行是好人,在跟武曌聊天的时候自然也会带出一些,武曌再一详细问,便将李成器跟骆时行通信的事情说了。

李旦觉得跟骆时行相交之后学到的最有用的就是在面对他娘的时候必须足够坦诚。

别藏着掖着,那样就坏事儿了。

别说,这一招还挺有用的,反正李旦也觉得自己逃不出亲妈的手掌心,放开之后母子之间的关系反而缓和了不少。

这样武曌反而比下面人更了解珠崖州那边的建设进度,心里也很满意。

实际上骆时行就是要让武曌知道,要让朝廷知道啊,搞建设这种事情那真的是可能埋头几十年都未必看得出多大成效,默默无闻的那一种。

骆时行不怕默默无闻,他就担心朝廷什么都不了解回头觉得他在珠崖州做的不够好,毕竟交州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嘛。

可他又不好没事儿闲的就给朝廷写奏疏,主要是也没什么可写的。

幸好还有个李成器跟他书信往来,通过这样的书信让大家知道珠崖州正在建设也挺好的。

因为合并,骆时行直接划了两个重点区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一个是琼山,也就是后世的海口,一个是崖县,也就是曾经的崖州州城,而这里在后世则是大名鼎鼎的三亚。

海口在后世的时候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城市,同时也是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

骆时行也更加看重这里,因为这里距离徐闻很近,徐闻有着比交州还要大的港口,也是广州最大的港口。

他看着舆图盘算了一下,觉得他的一带一路可以重新规划一下。

哎,后世种花家的一带一路是跟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合作,到了他这里一带一路就只能在大周的地盘里打转了。

不过也没关系,大周版本的一带一路如果做得好,直接拉动内需的话,经济也能快速发展。

琼山跟崖县两个城市一个在珠崖州的最北端一个在最南端,正好能够辐射周围。

现在说把整个珠崖州全部发展起来也不太现实,只能一步一步来,而且当地人……他这两天了解了一下,说实话,当地人的成分竟然比交州还要简单一些——大部分都是流放官员的后裔。

这些流放官员因为各种原因在这里娶妻娶妾,虽然他们是被流放,没有了前途的人,但在当地人眼里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跟交州那边欺负流放官员不同,流放到这里的人日子过的还不错。

骆时行厅二楼之后心里羡慕的不行,当初如果他来的是珠崖州……算了算了,如果真来这里的话,说不定就遇不到程敬微了。

因为如今这里算是骆时行的封地,骆时行完全有资格制定税收,他压根也没指望通过这里的税收赚钱,有那个时间他还不如多搞两支船队呢。

就算是扩展甘蔗园也比从这些穷到快衣不蔽体的人身上剥削强。

所以骆时行制定的税收都十分宽松,垦荒的前两年是五十税一。

如今的大周基本上是三十税一,当然规定是这么规定,真正实施起来可能就是二十税一或者十五税一。

其实要不是大周如今要打吐蕃,正在缺粮的时候,他都不想收税了,交州一开始有些比较贫困的地方是垦荒前五年不交税的。

但就算是这样都时不时有人跑到刺史府门口来磕头感谢,因为自从骆时行来了,苛捐杂税一律都没有了。

而这个破地方以前就算百姓不种地也是要交税的,至于交税的名目可太多了,现在家里有棵果树或者桑树这种都要交税的,就算百姓家里不种树,但这地方恨不得种子落地就能生根,不定从哪里带来的种子长出来了,但凡没有来得及拔掉,那就等着交税吧。

哦,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植物,能够结果的那种灌木类型,哪怕没长大也要交税。

反正骆时行在处理当地情况,听他们说当地一些税收条目的时候,脑瓜仁都是疼的。

他就没想过这个世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