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9
。
阿勒真接收到了他的信号,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阿勒真自己也很想知道什么意思,于是虚心问道:“这是说什么?”
程敬微当然是负责解释的那个,等他解释完毕之后,经略使忍不住点头:“很有道理,很有道理,既然如此……不如给猞猁狲取字无咎吧。”
骆时行闭了闭眼,虽然有些敷衍,但好歹是正经字了,他生怕这位又搞出什么别的幺蛾子,赶忙说道:“多谢府君赐字。”
经略使看向旁边的程敬微,这次他学聪明了,问道:“不知山君之名有何来历?”
骆时行一听精神一振:“这个我知道,是出自《国语晋语》之中的一段,敏且知礼,敬以知微。意思就是,聪明知礼,待人恭敬而且洞察精微的道理。”
经略使听了之后忍不住在心里擦了擦汗,幸好他提前问了一句,中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随随便便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有其来历。
然而实际上骆时行跟程敬微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两个孩子,他们两个好歹出身士大夫阶层啊。
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出身好像一般,但是放到当下的人口数就能看出来,士大夫其实占比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平民。
经略使算是看出来了,直接从出处找合适的字最稳妥,不会被反对。
他思索半天最后说道:“那……山君便字敏礼吧。”
程敬微十分勉强地同意了。
经略使这才开心,抬手就开始将聘任他们二人为县丞和县尉的文书就写了,顺便还写了一道奏折,准备将任命骆时行为北带县县令的奏疏也给送上去。
只不过这得有个理由,阿勒真想了想就说道:“其实也不用其他,如今北带县扩大,好几个部族都是崇拜火神的,猞猁狲是火神选中的神使,大家肯定服他啊。”
经略使也没反对就这么写上去了,看得骆时行简直是大开眼界。
这么神神叨叨的理由也行吗?
骆时行对此很怀疑,他已经做好了朝廷不同意的准备,甚至他还觉得说不定朝廷什么时候就要把经略使也给换掉了。
这经略使也太不靠谱了一些!
魏思温安慰他说道:“不必担心,以后再换个字就是了。”
骆时行狐疑地看着他:“你别骗我,字这东西怎么能轻易换?”
更何况长者赐不敢辞,经略使既是他的上司又算得上他的长辈,那就就更不可能换了。
魏思温淡定说道:“找一个比他身份地位还高的人不就行了?”
骆时行听后嘴角一抽:“你这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再想这种事情,不可能。”
整个岭南还有谁能比经略使的地位更高啊?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也好,他的字不算好听也不算特别难听,寓意也还行,普普通通,而且亲近的人更喜欢喊他的小字,那就当没有这个字得了。
倒是程敬微若有所思地看着魏思温,总觉得这位话里有话。
骆时行也没把这件事情放到心上,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庄园,在外面时间久了还是觉得自己家舒服,哪怕这里其实距离庄园也没多远。
阿勒真似乎也更习惯庄园的生活,直接跟着一起回去。
他们回去的时候,众人看到他们都松了口气。
为了不被发现,这段时间他们都不敢派人去北带县了解情况,但也还是会担心。
许多天不见,自然也还是要开会互通有无。
不过实际上以如今联盟的稳定程度,只要没有来自外界的干扰,也没什么大事。
也就是雨季到了,要加强防汛等等每年都要做的事情,这些大家已经做顺手了,没什么特殊。
骆时行环视一周,问道:“除了这些没有其他特殊事情了吗?”
众人摇了摇头,他便笑道:“我倒是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事情要告诉大家,从今天开始,我跟阿微就是北带县的县丞和县尉啦。”
除了知情的几个,其他人都显得十分惊讶,李游道更是问道:“这是怎么说?经略使同意的?”
骆时行点头:“对,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阿勒真在一旁补充道:“不仅如此,我还提出让猞猁狲来就任县令,经略使也同意了,但要等吏部同意才行。”
李游道第一反应便是:“你们如何瞒过吏部?”
魏思温解释了一下骆时行跟程敬微其实没有被限制为官,不过为了不让朝廷发现这里还有俩漏洞,所以决定用字来混淆一下视线。
李游道等人了然,含笑问道:“不知猞猁狲和山君的字是哪个?”
骆时行表情瞬间一僵,他抹了把脸说道:“经略使……土生土长的岭南人,也不是科举考上来的,他取的字……只能说平平无奇。”
李游道等人本来还没想到有多么平平无奇,等听到无咎和敏礼两个字之后也都无语了,还能不能有点深度了?
人家两个小郎君一看就是人中锦绣,到了经略使这里就这么给打发了?
骆时行心很累说道:“这已经不错了,一开始他说要给我取字玉狸。”
李游道等人顿时一阵后怕,纷纷表示还是现在的好。
不过大家现在关注的并不是字,而是以字充名,能不能瞒过吏部?只要能瞒过吏部,那么骆时行跟程敬微两个人以后在交州也算是有了立身之基。
哪怕当一辈子的北带县令也没关系,这年头多的是在某个官位上一干几十年的人。
等待总是最让人忐忑不安的。
经略使回到广府之后就来信告诉他们,奏疏已经送了出去,并且是派最快的马一路加急送过去的。
这份奏疏的确很快就递送到了长安,只是跟大家想的不同,这份原本应该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奏疏到了吏部之后,吏部甚至都没人打开,立刻越过了三省直接送到了宫内。
最后奏疏停留在了太后的御案之上。
第277章
武曌拿起奏疏看了一眼,广府经略使虽然本身文化水平不怎么样,但他手下是有长史的,这份奏疏也是出自长史之手。
说写的多好倒是没有,只能勉强算是格式工整行文流畅。
然而武曌却仿佛看什么有趣的东西一样,拿着看了半天,还是等她身边最得用的宦官过来躬身说道:“娘子,袁令来了。”
武曌这才放下了那份奏疏,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宦官立刻对着外面点了点头,一个中年男人缓步进来,此人长相普通但目有重瞳,若是骆时行在此肯定能认出这就是当初救了他的那位廪牺令袁客师。
袁客师恭恭敬敬行礼说道:“臣参见太后。”
武曌说道:“坐吧,看看这份文书。”
宦官立刻机灵地将这份文书交给了袁客师。
袁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