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4
他们?
最后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咬死了不割地,可想而知赔款的数目肯定也不低。
至于加入联盟这件事情,李淳当然不想同意。
这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谈完的,当天没谈完他们还把李淳安排进了大使馆。
李淳进去之后就看到了一堆的熟人。
他就说怎么这段日子找人都找不到!
合着都在这里呢。
这些熟人看到他还笑呵呵说道:“呦,李族长也来了啊?是来加入联盟的吗?”
李淳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加入联盟?你们已经都加入了?”
众人笑呵呵说道:“对啊对啊,联盟好啊,加了不吃亏。”
李淳指着外面说道:“把你们当狗一样看管也不吃亏?”
有人不乐意说道:“我们是狗,李族长是什么?您现在不也进来了吗?”
李淳气得直接拂袖而去,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被关在这里还一天天的很开心,难道都是被那个大祭司蛊惑了?
可被蛊惑的人有那么好的精神吗?不仅面色好,还一个个胖了不少。
很快李淳就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胖了——瓯雒族提供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
荤素搭配,什么都有,最主要的是还有很多他听都没听过的菜式。
他忍不住偷偷问供奉:“这些你吃过吗?”
供奉也在旁边咽口水:“闻所未闻,说不定就是哪个世家的秘方,不得外传的那种,皇帝都未必能够吃得上!”
李淳瞬间陷入了纠结,作为一个有骨气不肯割地赔款不想加入联盟低人一头的领袖,他很想通过拒绝吃这里的食物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但是……这些菜真的好香啊!
第225章
就在李淳面对美食诱惑的时候,骆时行睡醒了正在开会。
会议主题大概就是到底要怎么跟白木族谈。
骆时行看着大佬们有些茫然:“你们谈了半天都没有一个标准吗?”
李游道问道:“真要让白木族加入联盟?”
骆时行说道:“如果他愿意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先赔钱再说。”
又不能灭了白木族,那就只能先拿钱,然后再从经济上慢慢来了。
反正加入联盟的到最后都要使用联盟币,联盟币一旦推广开来,他们手里就掌握着这些部族的命脉。
不过骆时行没什么想法,只要你们老老实实乖乖听话别没事儿整天找我麻烦,我还懒得管你们。
想到联盟币,骆时行转头看向王璿问道:“集市没几天了吧?现在交易量怎么样?”
王璿眉眼舒展,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很不错。”
王璿所谓的很不错就是他们赚了钱,其实这一次因为是第一次集市,所以骆时行做主减免了很多费用,比如说摊位的租借费,还有交易税之类的。
当初王璿还觉得他们这一次是赔本赚吆喝,毕竟搞基建也花了不少钱,但是从长远来看若是这个市场能够做起来也是不错的。
而现在如果不算各种费用花费的钱,他们已经赚回来不少了。
至于怎么赚回来的,很简单啊,这些人住宿要钱吧?吃饭要钱吧?路边还有很多特产店,比如说成衣店就特别火爆。
骆时行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特地让人将衣服多准备了一些。
果不其然,过来买衣服的人不少,虽然大多都是买成年人的衣服,给孩子买的并不多。
这些衣服卖出去虽然是军工厂赚钱,但他们交税要交到王璿这里来的!
除此之外最受欢迎的则是各种果酒,以及……菜籽油!
骆时行之前弄的轧辊机终于派上了用场,他粗略算了一下,菜籽油的出油率大概在三成左右。
听上去不算高,但油菜花好养活啊,而且结籽还多,这东西又不能当粮食吃,专门用来榨油就行。
反正除非研究出出油率高的大豆,否则主要食用油就是菜籽油了。
因为菜籽油是稀罕物,油店定价就稍微贵一些,但哪怕是这样还是有许多人过来买,最后甚至集市还没结束,粮油店就卖空提前关门了。
菜籽油其实他们还储备了不少,但不能真的都卖出去嘛,他们还要留一些储备给自己人食用。
可以说卖出去的只有三成左右,更多的都放进了开辟在山体里的仓库中。
骆时行看了之后笑道:“阿兄那边也可以开始宣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各项规章了。”
阿勒真一哂:“哪儿还用我宣传啊,现在天天都有人到县衙来问!”
阿阿勒真脾气再好此时都想翻个白眼,这些人都是看着粮食和油真的都能卖钱,所以想要种地了。
谁不想过更好的生活呢?在确认自己卖东西的钱除了交税的确能留下之后,他们就开始变得积极了。
想当初阿勒真白分土地给大家,大家都不要,非要卖掉,现在可好,一个个求着要地,还有人腆着脸问能不能再分一次地。
怎么可能,当初分地是为了稳住那几个长老,长老们未必看得出种地的好处,只要给了他们更好的田地,那么给平民一些普通田地也无所谓,免得大家心里不高兴要出事情。
若是当时大家都努力种地,去年也不至于那么惨。
骆时行看他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只好劝道:“他们不懂这些,就算是之前你也未必懂嘛,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规章制度已经定下了就改不了,一视同仁。”
最后这四个字骆时行说的有些心虚,因为无论是他还是阿勒真才是最大的地主,良田有很大一部分都在他们手里。
骆时行其实是不太在乎的,他倒是想着将土地都收为公有,但跟现在的价值观不符,而且他给大家的奖励除了钱和东西,还有一些就是田地,这属于通用赏赐物。
现在大佬们手里都有点田地,那是骆时行逢年过节给的奖励。
不过在他的努力下,至少有一半的土地是属于公有,这部分租的钱是能落到财政部门的。
慢慢来吧,反正哪怕是后世也是一点点将土地收回来的,不可能一开始就把大家的土地全都拿回来。
还好他是在岭南,这边大家没有种田的意识也没有买地的意识,不知道大唐的土地其实是按照人头来分的,否则他这工作还真不好展开。
骆时行拿过王璿送过来的账本,心里极快地算了算,发现刨除基建的费用,他们居然也没有赔太多钱。
基建花费相当惊人,不赔钱是不行的,但又不是天天搞这些,像是那些基础设施至少好多年内都不用再花钱建,最多就是维护一下,也就是说等下一次集市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就能盈利了!
在集市结束之前,李淳终于是松了口,同意赔款,不过他们没有钱,赔款自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