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她叹了一声,道:“如今谈论这些为时过早,你汗阿玛对你还有几分重视,你只需要听你汗阿玛的话便是了。但我叮嘱你一句,无论何时,都不要过于争权揽权,也不必太八面玲珑,凡事以你汗阿玛为主,权做历练罢了。”

这倒也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历史上雍正夺嫡前期的做法,厚积薄发,在太子和大阿哥争斗激烈,康熙开始警惕太子夺权之时,尽可能的蛰伏,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儿子。

一方面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其实不逊于其他兄弟,另一方面,要让康熙明白,他是在为自己的阿玛做事,所以不图回报。

不管康熙心中如何作想,但胤禛要既表现得优秀,但也不能具有太大的威胁。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06 23:06:57~2022-04-09 23:14: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肘子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零一章

荣宪公主的动作果然是极快,没两日,元栖便听闻荣宪公主入宫给康熙请安。

至于为的是什么,元栖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如今康熙对太子还没忌惮到那个份儿上,此番荣宪公主所为,顶了天也就是为自己和纯郡王谋些好处,要想借此扳倒太子,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过,当康熙对太子的偏爱和信赖逐渐因为这些小事淡去的时候,剩下的便只有警惕和威胁了。

正想着,外间有宫人进来道:“荣宪公主来给娘娘请安了。”

元栖知道她才从干清宫出来,不知道康熙反应如何,她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吩咐道:“就说本宫还在歇息,请她先回吧。”

永寿宫外,荣宪公主听了这番推托之词,面色没什么变化,这是她意料之中的。

那一封以太子笔迹和口吻写出来的信,她得来的太过顺利了。信中所说,太子要伴读常海借机挑拨三弟和四阿哥,十阿哥起争端,借三弟之手除去二人。

她起初觉得这信乃是皇贵妃授意使人仿造,为的是借自己之手对付太子。然而经过三弟反复验看,这信中字迹的确是太子的。

而太子的伴读常海,也是在那一年,被仗责后赶出京城,不出两月,病死在了庄子上。

常海之父乃是太子的外祖,可以说是太子亲信之中的亲信,若非是他为太子做了这样的事儿,又怎么可能会被这般轻易的驱逐出京?

虽是如此,荣宪公主倒也没在汗阿玛跟前一口咬定这是太子所书,她知道以汗阿玛对太子的宠爱,得知此事定然会恼羞成怒,没准还会连累已经被过继出去的三弟。

故而,她只是动之以情,只道自己无意间得知此事,不敢擅自做主。无论此信是真是假,她也都不会给三弟求什么恩典。之所以将此信奉上,也只是不希望汗阿玛被人蒙蔽。

她远嫁蒙古,在京中没什么牵挂。而三弟也早已被过继出去,终其一生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做个闲散宗室。

她如今也不在乎自己到底是被谁所利用,若信是真,兴许汗阿玛往后还能对三弟多加照拂,若信是假,汗阿玛要责罚,也不至于千里迢迢传旨去蒙古训斥。

至于对付太子,除了能为三弟出一口恶气之外,于她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干清宫意料之内的没有传出消息来,元栖也并不意外。

那封信本就是多年前仿造出来的,那小太监笔力不足,写出来的东西和太子的笔迹也只有几分相似。

但密信这样的东西,必然是经过掩饰的,不会有人毫不遮掩用自己的笔迹。

这封信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那便是勾起康熙的疑心。

从九年前的绝嗣汤,到太子不慎将胤禛推下台阶,若康熙还和从前一般信任太子,只会觉得太子行事有些张扬,不仔细,但若是他心中有了一丝猜疑,自然也会觉得这些事都是太子故意为之,为的便是除去对自己有威胁之人。

一件事如何定性,全赖于康熙对于太子是什么态度。

仁孝皇后早逝时,康熙怜爱太子,将他带到身边亲自教导抚养。一废太子之时,却将“生而克母”作为太子诸多罪行之一。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可不就是康熙一贯的做法吗?

作者有话说:

有点少,我马上继续写!

第一百零二章

康熙没有告诉元栖荣宪跟他说了什么,但那封密信带来的效果就是,康熙要开始加封诸子了。

得益于康熙“首崇满洲”的观念,阿哥们成婚之后,就有资格参与朝政,结交大臣,开府之后,康熙还会将阿哥们分入下五旗。分入各旗,皇子们就可以名正言顺拥有自己的佐领,胡军参领等人,便于培养自己的势力。

和必须要居住在宫中的太子相比,其他阿哥们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康熙的掌控,而太子这个特殊的位置,对于这些分了爵位有野心的阿哥们而言,无异于是一个活靶子。

三月,康熙下旨给皇子们赐婚,五阿哥和六阿哥的福晋出身最低,一个是他塔喇氏,是员外郎张保柱之女。一个为富察氏,虽是大姓,但其父兄却是五品小官。

七阿哥的福晋哈达那拉氏,是正二品的副都统法喀之女。

八阿哥的福晋更是叫人吃了一惊,是安亲王的外孙女,和硕额驸明尚之女郭络罗氏。虽说明尚在康熙二十年便因诈赌被斩,但郭络罗氏自幼在安亲王府长大,家世也算是极为出众的了。

足见康熙现在还是蛮喜欢这个八面玲珑,性情温和的儿子。

不过九阿哥的福晋董鄂氏亦是出自着姓大族,不必说,这便是宜妃这个宠妃之子的待遇。尤其在五阿哥婚事平平的情况下,康熙自然也乐得在九阿哥身上补偿一二。

五阿哥为人淡泊,不会在乎这些。于宜妃而言,左右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五阿哥自幼养在太后膝下,也算是一种荣宠。

小十的福晋则就是阿霸垓的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的额娘先前在蓬莱阁时也伸手帮了她一把,这让小十对博尔济吉特氏也没有那般排斥了。

总之,康熙对几个儿子的宠爱程度,从此次选福晋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来了。

五六七三个阿哥,一个学识平平,一个身体羸弱,一个天生足跛,故而康熙对他们也是平平。

八阿哥出身一般,但为人讨喜,九阿哥本身也较为出众,小十呢,则完全是赖于背后有个钮祜禄氏。

虽说现在没有娶了蒙古福晋就无缘大位的说法,但现如今蒙古嫔妃在宫中的处境远不如顺治年间,足以说明蒙古对大清的影响在慢慢减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