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大阿哥为着自己和额娘修补好了关系高兴着,大福晋自是不能在这个时候说惠妃的坏话。

偶尔提起一次,大阿哥也只道是惠妃不会害她,叫她放心的喝。

千盼万盼,她总算是有孕了。可大福晋说不上多么高兴,只因自打查出来那日起,惠妃便是一副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方子的作用,叫大福晋担心自己腹中的若是个格格,那岂不是又要捏着鼻子喝药,忍受惠妃对自己的评头论足。

从前惠妃也只在私下念叨着这一胎一定是个阿哥,如今倒好,话都说到了太后跟前,她已经不敢想象自己若是没生下阿哥,会是什么后果了。

这样的局面,元栖也不好说话。

时下人们这般说话,其实也是盼望着想要个小阿哥,她若是出言说不是阿哥,那便是在打惠妃的脸,说难听些,惠妃准以为她要咒大福晋生不出阿哥来。

只是瞧着大福晋被惠妃架在这样难堪的境地,元栖到底是有些不忍心。

正想着,康熙来给太后请安了,身后还带着个蹦蹦跳跳的宁楚格。

宁楚格请过安,睁着水润的大眼睛,朝惠妃问:“惠娘娘,方才我在外头听到惠娘娘说大嫂嫂要生小阿哥,难道惠娘娘不想要宁楚格这样聪明伶俐的孙女儿吗?”

这话说的,元栖想要阻止都已经来不及。

惠妃笑意不达眼底,当着康熙和太后的面,她自然不敢说什么过分的话,只是道:“宁楚格聪明乖巧,惠娘娘自然想要,只不过前面若有个做哥哥的,将来也能保护妹妹啊。”

宁楚格乌黑的眼珠子转来转去,不服气道:“惠娘娘说的不对,十哥现在被人欺负,还得要宁楚格保护他呢!”

这话说得有些道理,小十惯来是个好脾气的,能容人,轻易不动气。宁楚格却是炮仗般的性子,一点就着,打不过、说不过就开始哭,总有一项制胜法宝。

自打会走路以来,她不知道帮小十解决过不知多少次“敌人”。

譬如先前胤禛教小十写字,略严厉了些,就被宁楚格在手腕上狠狠咬了一口。

众人都被她这话逗笑了,唯有惠妃有些不耐,道:“这是你们现在年纪还小,等到十阿哥入了上书房,学了骑射,就该十阿哥来保护你了。”

宁楚格听了这话便不依,过去抱着康熙的腿撒娇弄痴,说自己将来也要学骑射,学好了骑射好保护十哥,又逗得众人好一番笑。

眼见惠妃脸色越发黑了,大福晋面上也有些尴尬羞惭,元栖笑了笑道:“这孩子倒被我宠坏了,做什么都没个顾忌,改日我一定好好教她规矩,今日让大家见笑了。”

回了永寿宫,元栖还是没忍住,狠狠点了点宁楚格的额头,“大人们说话,你插嘴也便罢了,何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给惠妃面子?你不怕她恼羞成怒啊?下次不许再这样!”

宁楚格十分灵活的躲了过去,傲娇地扬了扬下巴,一副很不服气的模样:“我就是瞧不惯她说话!下次还要!”

元栖看着颇为头疼,现在她年纪还小,这么一副古灵精怪的性子还能称之为可爱,再大些岁数,若还是这么没大没小的,只怕就要被说是不懂礼数了。

给宁楚格找两个教导嬷嬷的事情,就这么派上了日程。

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元栖没想到办起来竟然有这么简单。

第一回 找了两个颇为严厉的嬷嬷,想着能镇住宁楚格,结果是那两人额上被砸出好大的肿包,元栖不得已多花了些银子安抚。

第二回 找的嬷嬷性子八面玲珑,宁楚格更加不惧,她的一把亮嗓子是自幼练出来的,哭上几声,即便有人说公主并无大事,还是把嬷嬷吓破了胆,没两日受不了便请辞了。

第三回 她还没来得及找,康熙便带着告了状的宁楚格来了,他对这个女儿可纵容得很,劝道:“现在找教导的嬷嬷还是早了些,再等两年宁楚格长大些,你再操心这个也不迟。”

元栖捏着眉心,道:“以她现在这副无法无天的性子,将来还不知道要闯什么祸呢?”

康熙并不赞同这话,“她是公主之尊,闯了什么祸自有我替她担着。”

元栖心念一动,“那将来她出嫁后,不许额驸纳妾怎么办?或者,她不要家中已有妾侍的额驸,要自己挑个喜欢的呢?”

康熙想也没想,大手一挥便道:“都由着她!”

元栖眼瞅着躲在康熙怀里得意笑着的宁楚格,对着这么点大小的女儿,她倒也真狠不下心来管教,只得点头,“但愿您往后她做什么都由着她!”

开了春,三阿哥过继给纯亲王一事是怎么都绕不过去了。

三阿哥出宫那一日是个不错的天气,宫人来报,说钟粹宫的荣妃给自己熬了一碗浓浓的绝嗣汤,一滴不落的喝了下去,她并没有请求让康熙收回成命,只是请元栖日后不要再为难三阿哥。

元栖面上没说什么,心底却有些唏嘘。

宜妃那边给她找到了几个曾在毓庆宫侍奉过的人,顺着这些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一个元栖都未曾想到的人——太子的哈哈珠子,也是他的表弟赫舍里氏常海。

正是他听到了太子酒后所言,设计巧妙修饰后传达给了三阿哥,借着三阿哥的怒气,又纠结了些看不惯钮祜禄氏的朝臣,一同犯下了此事。

常海的所作所为,要说没有索额图的授意,那是不可能的。

而他在胤禛和小十出事的第三日,就从太子身边离开,被远远的赶出了京城。

也就是说,此事本质上还是太子身边的人挑唆三阿哥所致,那一日康熙应该就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所以他一边尽力护着三阿哥周全,又一边利用三阿哥替太子顶罪。

太子是不是此事的幕后主使已经不再重要了,他在朝中最有力的支持者如此下手,就足以证明太子不再和从前一样对胤禛怀有善意。

除此之外,元栖还找到了另一个人。

此人曾是太子身边侍候的小太监,有一手模仿人字迹的本领,只是宫中不许太监识字,所以他牢牢把这项本领给藏住了。

他从前在毓庆宫也不过是个洒扫太监,因此并没有和贴身侍候太子的太监一样被处理,而是被赶去了别的地方,此番被发现,也是因为他私底下替人写家书赚钱,被瞧不惯他的人给告了上来。

周围宫人都已经被遣出去,元栖看着底下瑟瑟发抖的小太监,心头微动,低声问:“你可会模仿太子的笔迹?”

宫中的太监不比宫女,宫女年满二十五即可出宫,而太监老么是年老之时出宫荣养,要么便是在宫里一直到死,要把这样一个年轻的太监弄出宫,还要不留一点蛛丝马迹,纵然是元栖,也稍觉棘手。

唤来四阿哥说此事时,他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