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


讲话,有位领导提到:“怎样进行革命,我也不晓得,这是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

沈凤仪叹道:“连领导们都没办法,教我们怎么办呢?现在外头的红小兵闹得厉害得很,我还听说要废除高考,没了高考,他们不读大学了吗?”

秦羽道:“现在谁能教得了学生?小学还好,中学的孩子们完全在教室里坐不住,”顿了一下,又道:“能来教室坐着都算不错了,上次隔壁的外国语附属中学,有个学生调皮,写了一张大字把老师办公室的门封住了,愣是没有一位老师敢开门,有几位老师都憋得尿了裤子。”

秦羽都庆幸自己来了春市,改教小学了。

沈凤仪忽然道:“要是小华回家那年去上学,今年是不是也该高考了?哎,幸好没读,不然这读了,也没法上大学,这时候再想找个工厂去上班,怕是得挤破头了。”

这么多孩子不去读大学,只能往农村和工厂里去,工厂就这么多,可不得挤破头了。

一家人正聊着,忽然听到敲门声,“有信!”

秦羽去开门,发现是京市那边来的信,“妈,是大哥寄来的。”

沈凤仪让小华拆开来看,小华看了几行,就皱了眉头,越往后看越觉得心惊肉跳。

秦羽见她脸色不对,忙问道:“小华,是出了什么事吗?”

沈凤仪试探着问道:“是辛楠怎么了吗?”现在外头乱糟糟的,沈凤仪担心是大儿媳被人冲撞了。

许小华摇头道:“不是,妈,奶奶,你们都想不到大伯说了什么。”

“什么?”

“包兰蓉的女儿陈小琦,你们还有印象吗?这姑娘从南省串`联到了京市,带着一帮同学要去砸我家,说我家有好些书画、文物,过的是资产阶级的日子。”

沈凤仪和秦羽都吓了一跳,“这姑娘特地从南省跑到京市来,要砸我家?”

小华也觉得匪夷所思,“嗯,章厉生的妹妹章晓彤也是红小兵,被喊去砸家,走到半路听说是我们家,立马跑到菜市去通知荞荞了,幸好荞荞在菜市上班,积累了一点人缘,找了几个学生把人拦住了。又说这房子是她租的,问他们是不是要打砸贫苦农民的家?”

沈凤仪松了一口气,“这也就是托荞荞看房子,换一个人,这一茬都躲不了。”

秦羽道:“也就是荞荞性格厉害些,换个人都不行,”说着,也有些后怕地道:“幸好拦住了,不然辛楠怀着身孕呢,被吓倒了可不得了。”

第146章

沈凤仪要给许东来写信, 秦羽提醒道:“妈,现在学生们闹成这样,东来怕是也管不了陈小琦。”

沈凤仪道:“东来毕竟是她表舅, 她们母女俩这些年可没少收东来一家的帮衬。”

秦羽叹道:“妈,她陈小琦要是那种有良心的人,就是看在她姑奶奶的面上, 也不会带人来砸我们家。”她不知道陈小琦是临时起意, 还是专程为此而去的京市, 如果是后者,这个姑娘真的太可怕了。

许小华也想到了这一层, “奶奶, 陈小琦心思这样狠,会不会报复小堂叔啊?”小堂叔是中专学校的副校长,在这次运动中,是最容易被冲击到的人群。

沈凤仪不由皱了眉头, 当即起身, “我去给东来拍个电报,让他小心些。”

许小华提醒道:“奶奶,现在人家都下班了,明天一早去吧!”

沈凤仪扶着桌面,缓缓坐了下来,摇头道:“真是升米恩斗米仇。”

转眼到了八月份, 天气依旧炎热。

京市里, 李荞荞刚做好了晚饭, 正拿着蒲扇坐在庭院里凉快会儿, 就见许伯伯和童姨推着自行车回来,忙喊了声:“许伯伯、童姨, 饭好了,你们快来吃饭。”

童辛楠忙上前两步,道:“荞荞,说好了今天我做饭的,你怎么又忙乎起来了?”

荞荞一边洗手,一边笑道:“童姨,我就煮了个粥,炒了个白菜,顺手的事儿。”她单位离家近些,做好晚饭,许伯伯他们刚好回来。

童辛楠道:“那以后早饭我做,晚饭我就不和你争。”

荞荞笑道:“好,谢谢童姨。”秦姨走后,她一个人在这边住了一个月,六月的时候,小华写信过来,说看好些学生串`联到京市,担心她一个人住着不安全,想让许伯伯夫妻俩回来住。

她本来还是有几分担心的,怕童姨不喜欢她在这住着,没想到童姨人很好,看她不吃晚饭,每次都多做些,喊她一起吃。

不过半个月,李荞荞就把自己的粮食和许伯伯他们的搬到了一块儿,两边开始在一个锅里吃饭。

此时,童辛楠望着荞荞笑道:“我们该谢谢你才是,上次不是你机警,家里肯定要被砸了,回头妈妈回来,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和她老人家说。”又问荞荞道:“上次帮忙给你送信的姑娘,咱们还得好好谢谢人家,荞荞,明儿我买些糖果,你带给那个小姑娘。”

李荞荞忙道:“不用,童姨,我已经谢过了,晓彤的哥哥和小华也是好朋友。”她早先就买了一斤肉,送了过去。

她不想和章厉生打照面,就让大杂院里的人帮忙把晓彤喊了出来。

童辛楠见她早就感谢过了,笑道:“荞荞,你和小华一样,做事稳重得很。”

两边客气了几句,饭桌上,李荞荞见许伯伯脸色不是很好,忙问道:“许伯伯怎么了?”

童辛楠叹道:“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好得很》,说短短几天之内,红小兵们挥舞着手里的铁扫帚,给牛`鬼蛇神们来了个大扫除,”顿了一下,又道:“哪里好了呢?明明我们看到的是混乱和暴`力,你伯伯有些不能理解。”

童辛楠没说的是,发表这篇文章的报纸还是数一数二的大报。

一直沉默不作声的许怀安忽然道了一声:“现在何尝不是新的迷信,个人权……”

他话还没说完,童辛楠就打断了他,“怀安!”

许怀安摇摇头,叹了一声道:“不说了,不说了。”

这一顿晚饭,大家都食之无味,简单地吃了几口。

等回了房间,童辛楠劝丈夫道:“怀安,我母亲是戴过帽子的,我深知被划到人民的对立面,是多么的煎熬,怀安,就是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也请你不要再说了,好吗?”自从进入6月,怀安每每看了报纸,就愁眉苦脸的,有时候还会和同事们聊几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知道,面对不合理的情况,总要有人去说,去批判,如果每个人都沉默,社会怎么办?是以,她一直按捺着心里的忧急,不曾劝说丈夫,只是今天下班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学生骑着自行车,后面还绑着一个人的时候,一股凉气从脚底往上冒。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