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会说一些奇怪的话——是他说过的话——但我完全没有意识到。
教授建议我写下来,然后一条条反驳,他说我是被催眠了,那并不是我的真实想法,所以我必须学会分辨。
PS:反正医院里没有事做,给我读的书全都是英文、法文要么瑞典文,中文小说叫《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在逗我吗?
哦,我刚才好像想起了什么。
——活着就有数不尽的痛苦,流不完的眼泪。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该怎么反驳?
头疼,想吃冰激凌。对了,冰激凌是很好的,蛋糕和炸鸡也很好,如果没有被生下来,就吃不到这些了。
还有,还有很多快乐的事。
和同学一起玩很快乐,写故事给别人看很快乐,看电影也很快乐。
人的一生,果然还是高兴比痛苦多吧!
PS:最近没有作业,我的痛苦更少了。
——
啤酒罐空了。
简静一滴都没倒出来,只好暂时停下工作,从冰箱里再拿出两罐。为了不妨碍阅读,她插了根吸管,边喝边看。
讲真,酒精真是个好东西,否则大半夜的看这种日记,汗毛都要竖起来。
一口气灌下三分之一,继续。
叙述更沉重了。
——
今天我和教授在花园里散步。他说我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我不想动,但看在威廉的份上。
威廉是只金毛。
教授很烦,我知道他是好意,他一定要给我做个实验。
花园里开着很多月季,他问我,花是开着好,还是凋谢了好。我说开着的时候很好看,凋谢了也能当花肥。
老头的中文不错,拽了句诗,化作春泥更护花,对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让把我花摘下来,不,准确地说是连根刨出来,烧掉变成灰,然后洒在地上。
这活干着可累,他是不是就想折腾我?
等我做完,他指着那挫灰和旁边的花,问我,别去管价值,你说,开着美还是死了更美?
我必须承认,鲜花比花肥好看。
“我们不必丑化死亡,但也不该美化它。”教授说,“任何人——我是说,不管有没有接受过教育,是贫穷还是富贵——都会和你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想反驳他,可又不知道……也许,但……不,我不能忘记,不可以……我需要记得,我不能忘记!
——
时间线越往前推移,日志的底色越是昏暗。
死亡的阴影也愈发浑重。
为什么会有人赞美死亡呢?他到底想干什么?
——
他说过,人是很脆弱的动物,不吃饭就会饿死,不喝水就会渴死,生病了,受伤了,很快就会死掉。
为了维持脆弱的生命,人们必须做很多不快乐的事。成年人痛恨工作,如同学生痛恨上学,可这都是不得不做的事。
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购买食物衣服,免收饥寒,才能有钱治病,不至于早早死去。
可这是有意义的吗?工作上学很痛苦,生病受伤很痛苦,承受这么多痛苦,仅仅是为了活着,活着不就都是痛苦吗?
我和他说,总还是有幸福的时候吧。
他说,有,但很短暂,很微弱,好像夏夜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就消失了。片刻的幸福之后,是漫长的无穷的黑夜。
我问他,为了这点萤火虫,或许值得吧。
他说,与其用一生去怀念短暂的时光,不如死在最幸福的时刻。假如闭上眼睛之前,看见的是飞舞的萤火,那么,这将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在幸福中死去,不再有痛苦,只有平静和愉悦。
我问,以后,难道萤火虫不会再来吗?
他说,也许,但没有意义。
为什么?
幸福只有在幸福的那一刻是真的,其他的时候,都是欺骗你痛苦的幻觉。就好像你喝药时,父母用来哄骗你的糖果。
没有糖,你怎么愿意吃苦呢?可本质上还是让你受苦,不要被欺骗了。
幸福只是一个圈套。
他说得很对,可我……我偶尔也会被虚假的幸福所引诱。不,如果没有幸福就没有痛苦,那我宁可不要……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妈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
这一篇是分水岭,上面是逐渐转好后所写下的日记。
虽然语句偶尔破碎,但仍有条理,再往下,叙述就变得混乱起来。
可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被灌输在“我”脑海中的呓语,和“我”在不断做着搏斗。
简静有理由相信,这番对话曾经在失踪期间,无数次地上演过。
——
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杀他们?你个混蛋!
——亲爱的,安静下来,你不该为这种事和我生气。
你杀了他们。
——你以为你的父母很爱你,不不,他们爱的不是你,是自己。你有什么值得喜爱的呢?婴儿时期的你,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东西,他们为什么要花钱养你?
说谎,骗子!
——这不是出于喜爱,老实说,这是投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吗?就像赚钱,今天花在你身上的金钱和精力,他们是要回收的。当他们老了,你就要像他们养大你一样,给他们喂食把尿,这就是你出生的本质。
谁相信你的鬼话?
——幸福,亲人,爱,全都是骗你的。不骗你,你怎么心甘情愿地回报他们?亲爱的,生命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了罪恶。你以为你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生活?多么天真!
噢,你好像冷静下来了,让我们好好谈谈吧。
我救了你,亲爱的,我把你从一个骗局中拯救了出来。
你杀了人。
死亡,是的,让我们说说死亡吧。
我们没什么好谈的。
——
简静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眼睛因为熬夜,已经充满血丝。
垃圾桶里丢了几个啤酒罐,可无论是生物钟还是酒精,都无法令她入睡。
日记能被写下来,必然经过梳理和组织,透露出来的消息比较完整。这对破案自然有极大助益,可于“简静”受到的折磨而言,恐怕不足十分之一。
一想到她曾经如此饱受痛苦,简静就难受得胸闷。
“简静”遭遇这些时,才十四岁。
同样的时间点,她和家庭最大的矛盾是爱好和学业的不兼容,最大的烦恼是考试成绩掉出班级前十名,最愤怒的,也不过是父母不同意她和同学远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