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
好吃?”
一个个都不说话了,折腾人归折腾人,他们现在的伙食是真的好,比原先的侯城军营要强十倍。
另外就是现在给他们营做饭的姜师傅手艺很好,饶是大锅饭,也很好吃。
一说到吃的,大家讨论得更热烈了。
“废话,这姜师傅是陈大师傅的徒弟,已经出徒了,有他七八分真传了。”
“我见姜师傅挺年轻的,陈大师傅人还怪好的咧,这么轻易就让弟子学到手艺。”
俗话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大家养家不易,好不容易有门看家绝活,轻易外传,有可能导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故而,很多时候,拜师后,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前两年,都是为师傅服务的,第三年才有可能学到点东西。但也只是学到一点皮毛,压箱底的绝活老师傅不会轻易传授的。
“废话,当然是陈大师傅有更好的绝活了。”朱大壮咕哝了一句。
“大壮啊,你知道啥,说说呗,哥哥们也听一听。”
朱大壮是甜水村的人,也是秦家的亲兵。
他知道一些内情,陈大师傅是他们六夫人找来的,身兼三职,他只会在三个地方掌勺,先前的郡守府还有辽东酒楼以及随军出行。
陈大师傅大多数时候是待在辽东酒楼掌勺的。只有在他们六夫人想吃什么新菜的时候,他才会前往郡守府试做新菜。偶尔偶尔会到军营来,给他们做一两顿饭改善伙食,那也是在六爷在的时候。
“不用瞎打听,你们只要知道辽东酒楼又要出新菜品了。”他们六夫人吃着好的新菜,通常都会在辽东酒楼推出。
辽东酒楼同样是辽东商会开的。
“辽东酒楼啊。”陈金龙等人咂摸了一下嘴巴。
辽东酒楼自打开张以来,很多新菜,都是闻所未闻的。
吃过的人都说好,他们还是山寨当家时,很想亲自去尝一尝。但辽东酒楼开在侯城,他们不敢去,只敢让属下悄摸地去打包回来。确实很好吃啊,吃过之后,他们更想亲自去尝一尝了。毕竟这打包回来的,味道肯定比新鲜出炉的差个一两分的,也不知道新鲜招呼的有多好吃。
“等放了假,咱们一起去辽东酒楼吃一顿?”陈金龙提议。
“别做梦了,你有钱吗?辽东酒楼的菜可贵了。”孟惊风给他泼冷水。
陈金龙:……
“陈金龙,这像不像报应?要是我们的金银珠宝还在,吃香喝辣的,带你一个,完全没问题。现在好了,大家都成穷光蛋了!”
第424章 生机勃勃
辽东酒楼
这天,酒楼里推出一道锅子,牛油的和菌汤的鸳鸯锅。
一楼二楼,都坐满了人,人声鼎沸的。
二楼包厢,薛诩和嵇无银也不让下人伺候,两人围着锅子涮得不亦乐乎。
嵇无银抢到了最后一块鸭血,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薛诩只好挟了一筷子羊肉卷,沾着芝麻酱等蘸料,送进嘴里。
“原来昨儿个吕大人一家子吃了锅子。”嵇无银感叹道。
薛诩专心干饭,懒得搭话。
秦六夫人每每想吃新菜时,陈大师傅就会拿上家伙事前往郡守府试做新菜。如果秦六夫人吃得满意了,然后辽东酒楼次日便会推出新菜。
这都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小半个时辰后,两人差不多饱了。
大冬天的,吃这锅子,热出一身汗。
店小二带着人,将他们吃完的锅子撤下去。
吃完锅子,两人再吃上一碗上汤青豆苗解腻。
嵇无银感觉胃里暖洋洋的,妥得很,“你们辽东郡厉害。”
大冬天的,还能吃上这嫩绿嫩绿的豆苗,他很满意。
冬天的青菜比肉还贵。他之前在南地,冬天也能吃上绿色蔬菜。不过他们用的是温泉庄子,种出来的青菜种类也不多。
而老百姓呢,在初冬时,还能种上一些耐寒的青菜,但也得小心伺候,晚上得给它们铺上一层稻草,防霜冻。等到大寒之后,青菜也没办法在地里存活了。
而辽东郡呢,不仅官府下令修建的玻璃暖房,里面的青菜进入了收获期。他们已经探好了销路,一车车的青菜运往西边的幽州,卖给右北平郡的富人们,听说卖得可好了。
除此之外,辽东郡乃至整个平州,老百姓家盘了炕后,竟然也能在屋里拿盆种上一些青菜。
这就了不得了,这是真正的惠及百姓。虽然老百姓们没办法多种,但也足以让他们在冬天里,偶尔吃上几顿绿叶菜了。
这就是顶顶幸福的事了。
楼下一片欢声笑语,两人推开窗户往下看,可以看到辽东酒楼的厨子在教授豆豉蒸鱼的做法,不少老百姓都在微笑着围观。
辽东酒楼每个月初十,还会在门口演示一道家常菜的做法。
民以食为天,美食能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或许现在老百姓们能吃的东西不多,吃饱不易,也没办法经常吃到肉。
但是辽东酒楼的厨子会就着老百姓手里的食材来做菜,愿意学的,都可以来参观。
今天之所以选这道菜,是因为大部分老百姓家中都有咸鱼。
他们辽东郡有三个县都是靠着海的,秋天的时候,官府的人组织人手去海边捕鱼。
一大批鱼捕捞上来后,一部分运往各县,投入市场中,那段时间老百姓们经常能买到便宜的鱼肉,但绝大部分都晒成了咸鱼干。
其实临海的几个县不是没有渔民晒鱼干,但他们舍不得盐,晒的鱼干容易长虫,自然留不久。
这回官府一出手,自然没有那层顾虑。
嵇无银感叹,“辽东郡真的是我见过的,老百姓脸上笑容最多的一个地方。”
他走过的地方不少了,唯独辽东郡给他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老百姓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薛诩笑道,“这不是正常的吗?你没看到秦六夫人以及大家伙为了这片土地费了多少心血。”
辽东郡如果不是吕大人当政,早就民不聊生了。光是那居高不下的粮价,就足以让很多老百姓活不起了。
嵇无银想了想,确实,吕颂梨前前后后在别的地方弄回来了多少钱粮,才让这一方的老百姓呈现安居乐业之状。
这一晚,不少人家都做了豆豉蒸咸鱼这道菜。
咸宁村,岳家也一样。
岳家和当初一起北上的灾民中交好的几家通过抓阄,被分到了咸宁村。
咸宁村位于侯城东南,距离侯城不远,是个顶顶好的地方。
岳澍的妻子周氏一边做饭一边吩咐儿子,“去屋子里掐两颗葱来。”
辽东酒楼的大厨说了,这咸鱼就得多给姜,才没有腥味。
这不是他们家第一次做咸鱼吃了,却是第一次放那么多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