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8


镜腿似乎是断了,用胶带随意地缠着,在这副谪仙般的面孔上,稍显突兀。

孟秋想起了另一个人。

不知道陈国平是不是在模仿大师兄,几次见面,他都装得一副翩翩有礼的样子。然而,即便他西装革履,戴着精致的金丝眼镜,站在大师兄面前,也像个赝品。

还是九块九包邮,买回来也要被顾客大骂“商家含泪血赚九块”的那种。

大师兄一开口,打破了他身上那股神仙范儿。

“听说你们在国外让那个白眼狼吃了大亏?”

“嗯,是的。”

大师兄赞赏有加:“做得好,有机会,多多益善。”

孟秋:大师兄这么直接的吗?

高扬冲她使眼色,没错,他老师就是这么爱憎分明的人!

大师兄道:“你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

秘密基地不是想来就能来的,为了敲开秘密基地的大门,孟秋尽全力写了一篇关于“风犬”导弹的分析兼改进文章。

其实她更想写激光导弹,奈何找不到借口,M国可没给她机会了解激光导弹的内部结构。

倒是能往陈国平身上推,但他要是能让她知道得那么清楚,别人真得怀疑陈国平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大师兄说:“……关于岸舰导弹,在此之前,基地已经开展研究,采用的是常规的制导方式,射程较近。高扬回来时,提到了R国的那款导弹,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他们重新调整了部分思路,只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明了。高扬……”

大师兄摇头,嫌弃道:“这小子一知半解,半通不通。”

一旁的高扬面露羞愧。

虽然那款导弹的详细解析是他们共同完成的,但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整体都是由小师叔把控。若论谁对那款导弹最了解,毫无疑问,一定是小师叔。

大师兄道:“你的那篇文章送来,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们要是知道你来了,肯定要找你。”

话音刚落,岸舰导弹组的池修筠就找过来了。

“裴工,听说孟同志到了?”

池修筠打量了一下:“这位就是孟同志吧?哎,你好,你好!”

他自我介绍了一番,迫不及待地要拉着孟秋去组里:“你文章中提到的那个……”

孟秋跟着他往外走,走到门口,发现大师兄没有一起,她疑惑:“大师兄不去吗?”

大师兄道:“我不是那个组的。”

“那师兄是哪个组?”

“激光导弹。”

孟秋的眼神一下就亮了:“是那个激光制导炸弹?”

大师兄好笑道:“嗯,是它。”

“大师兄……”孟秋眼神中充满渴望。

“想看?”

“嗯!”

大师兄道:“先去吧,回头让高扬带你过来。”

“哎!”孟秋声音清脆地应,转头,大步向前,“池同志,咱们走吧!”

池修筠摸了摸脑袋,嗨,这个孟同志怎么比他还着急?

“哎哎哎这边,这边,孟同志走反了!”

孟秋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默默退回来,转向另一个方向。

756基地的项目不止一个,目前正在进行的除了岸舰导弹、激光导弹,还有空对空导弹、反舰导弹。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更重要的项目保密。

这是岸舰导弹组的同志们和孟秋说的。

来到导弹基地,孟秋就像鱼进入水一样,很快就融入了进去。她第一个进的就是岸舰导弹组,她的那篇文章就是说这个的,来的第一天就被拉去干活了。

孟秋和岸舰导弹组的同志们相处愉快。

车间里,庞大的机器前,大家席地而坐,他们在讨论关于当前制导方式抗干扰能力弱及易被雷达发现的问题。

这两个都是重要问题。

试想,花大价钱,好不容易研发的导弹,被敌方的诱饵弹欺骗,打个空,亏不亏啊?

再想想,这边导弹刚发射,还没进入目标区域呢,就被敌人的雷达侦察到了,还打个屁呀?

“治标不如治本,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速度!要是速度够快,敌人前脚发现,后脚就在他头顶上了,纵然他有千种办法万种手段,也没辙!”

“你这是什么破办法?要是能实现超音速,我们还坐在这儿废话?不,就算是超音速,也一样有可能被干扰……”

“要我说,不如还是研究变动弹道,一成不变,才容易被地方预判落点,要是高度、速度时刻都在变化,敌人也判断不出来!”

“还是应该在隐形技术上想办法,用某种材料制造外壳,让雷达难以侦察到,或是改变容易被侦察部位的大小面积……”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热烈讨论。

池修筠发现孟同志今天意外地一直没开口,就问道:“孟秋同志,你怎么看?”

孟秋道:“我在想,红外成像制导……”

“红外成像?”

“嗯,利用红外技术扫描,识别干扰,进一步引入集成电路和逻辑单元判断,监测热源变化,判断其运行路径……”

“这种方式……需要考虑时间变化,监测结果更为准确……”

“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光谱……”

“就是有一点,要实现识别、分析、跟踪、制导,对信号处理器的要求极高,每秒只怕要处理上千、上万次运算……”

“关于这个,”孟秋道,“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地面的指挥控制系统,采用高速集成电路及高速微处理器……”

“苏国的一款导弹采用的就是红外制导……”

“是不是那款?当年去苏国洽谈导弹引进的事,我们倒是参观过,他们似乎是利用点源制导……”

岸舰导弹组的同志们思维活跃,孟秋只是提出一点,大家就联想到了更多方面。

厂房里的讨论还在继续,门外,勤务员眼见着首长们又忘记吃饭,不得不进去提醒。

导弹基地的同志们经常沉迷研究忘记时间,有时候一看过点了,算了,感觉也不是很饿,就下一顿一起吃。

长此以往,很多同志都有胃病。

乔主任特地安排了勤务员到点提醒他们,务必要把人喊去吃饭。

孟秋来之后,乔主任感叹,这些搞研究的,还真是相似,需要提醒的人又多了一个。

大家意犹未尽,很想继续,勤务员固执地站在面前,一副不去吃饭他就不走了的态度。

“行吧,行吧。”岸舰导弹组的组长曹工起身,“走吧,咱们都去吃饭,别让小贾同志为难。”

大家到了食堂,打好饭,坐下,边吃边聊,聊到关键的地方,从兜里掏出纸笔,随手记了起来。

记着记着,饭忘到了一边。

许小莹和何佑华不能去实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