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路从东路包围匈奴,但他迷路的老毛病又犯了,还没遇到匈奴,就听到卫青杀匈奴单于、重伤匈奴右贤王的捷报,战事就这样结束了……李广更郁闷了,他只能带兵无功而返,但回来路上他又迷路了!真是要命啊!因此他归队也晚了。
没能配合主力部队形成合围参与决战本就有错、归军还姗姗来迟,更是大忌!如果这一仗的元帅不是卫青,可能就因李广失期而大败了!
卫青当然也生气啊,质问他去了哪里,李广可能觉得丢脸不愿多解释,而且他误以为卫青是故意不给他立功的机会,让他绕远路。其实卫青只是在执行刘猪猪的命令。卫青因李广避而不谈,便命令监军官吏审问他,被刀笔小吏审问,李广更觉得屈辱、愤懑。
李广当然也知道自己老了,也渐渐不得汉武帝信任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是生命中最后一战,可却还是窝囊地结束了,人生已无望又何须苟活?于是他愤而自刎。】
【幼儿园扛把子:卫青心里一定在os:“我赢得太快,怪我喽?”】
汉武帝朝,李广呆愣住了,刘彻也没想到李广竟然是如此落幕的,一时也默默无语。
汉文帝年间,刘恒看向还年轻的李广,长叹一声:“你啊,之前便有人对朕说你性子过刚易折、太过自傲,朕还不相信,如今……何至于此呢?”
汉朝是可以用金钱赎罪的,以李广为大汉征战一辈子的忠心,就算回去要被汉武帝问罪,也可以用钱赎罪,不会死的。可他偏偏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李广沉默了片刻,重重地摇摇头:“陛下,后人知我,此等境地下,我绝不愿窝囊苟活了……但后人说我野战无能、品德有亏,想必我定有不足,陛下,我会严以律己,朝兢夕惕!”
林菱将网友的留言念给爷爷听,爷爷听了也赞同地说:“你看,这位朋友说得多好啊!历史学得很棒啊!”
【我很认同这个秃头网友的话。李广肯定不是完人,他杀俘,他还气性大、性子倔,但我们也应该尽量客观地评价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推崇卫霍的时候,完全不必用李广来做对照,卫霍之所以为卫霍,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如天上之日月,已经足够闪耀。
李广的军事能力肯定比不上卫霍,这是一定的,但一个历经三朝、用一生都在为大汉征战的老将,即便他无法战无不胜,即便他愤而自刎,或许也应该给他一些掌声。
还有一句话也很好,一个人强大,不是看他胜利了多少次,而是看他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仍能一遍遍站起来。但很可惜,李广却最终还是成了个项羽式的人物,他没能过了自己那一关。】
愤而自刎。李广难封。
他至死还是没能封候啊,武帝朝的李广惨淡一笑。
但仙迹最后的那句话还是让他如死灰般的心重新颤抖了一下,是啊,身为武将就该如此,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要重新站起来,无论被敌人打倒多少次,只要血没流干,就要重新发起冲锋!
老迈之躯,也应当能万死不辞。
仙迹所言的那个他,他也感同身受,若是真的处在当时的境地,他的确无颜苟活。
那老夫子说,历史上有很多人同情他也有很多人看不起他只因他做得不够好。
那或许这一次……
他希望自己能体面地死在敌人的手中而非自己的剑。
“陛下老臣恳请戍边。”李广摘下士冠露出了花白的发髻深深拜了下去“臣愿以残躯为大汉死守山河!”
他不适合长安他想念长城吹来的风了。
的确李广戍守边郡是把好手在文景两朝他当过过上谷、陇西、北地、上郡等八郡太守。每到一处他对抗来犯之敌从不失手力保边境汉民之安宁也因此得了匈奴人一声“飞将军”的尊敬。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念及此刘彻默然片刻轻轻颔首:“准迁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将军……仙迹所言乃天机如今既然知晓日后便已不同望将军……保重身体。”
李广含泪重重叩头再一拜起身离去了。
离开时他还没忘仙迹只言片语提及的孙儿李陵下决心要将这个日后可能会犯死罪的孙儿一并带去边境从此远离长安。
他想问清楚但此时三轮车也从盘环山路走了出来转入了一条更平坦宽阔的道路路边还有根笔直浑圆的杆子杆子顶部衔接这一块蓝色牌子上头刻着大字:“竹溪镇欢迎您。”
林菱便对直播间的观众说道:
【到镇上啦村里比较偏远没有驿站都得到镇上来取快递。】
历朝历代之君臣本都跟着在议论李广忽而听见这一句便又都起了兴致:
“后人之驿站不知是何模样?”
“快递又是何物?”
“想来是朝廷的紧急公文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吧?”
“可林姑娘和林老夫子又非朝廷命官怎能随意使用驿传?”
还没讨论尽兴又被小镇上来往如织的人流车流还有满街鳞次栉比的店铺而吸引了。
那是什么?
张居正眼尖看见了路边一个红漆建筑。
“中国石油?”
作者有话要说:考虑到很多宝子们想看日常所以讲完李广我修改调整了一下存稿把卫霍那些精彩的故事放在后面再继续说。下面会穿插几章日常。
这一章其实写的挺难的因为我有很多想写的猪猪陛下的军事思想其实蛮先进的但又担心会占太多篇幅让大家觉得我在洗白李广。
但这的确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以后得出来的一种结论——李广很不完美但其实并不废。
我个人觉得我之前也把古代的战争想得太简单了没有把一场一场战争串起来去看整个战略部署但因为查李广的资料给我打开了新的学历史的角度。
单单看某一场战役李广一直输卫霍一直赢我们一般都会觉得李广好废。但放眼整个汉武帝对匈奴征战的十年去分析汉武帝每一次战役的安排部署我们就会发现汉武帝这个人真的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而且非常会用人他用李广也不是可怜李广更不是被他求的没办法才给他机会的。
不要低估每一个皇帝的心狠手辣。
猪猪陛下:把两个命硬的倒霉蛋都凑一起吸引火力不要让他们影响朕打胜仗嘿嘿。
汉武帝用李广就是李广对他这场战争的胜利是有用的。汉武帝所安排的兵力、每一路带兵的将军都是有他的意图所在的他是费尽心思的。
李广就是他战争棋盘上的一枚可以被吃掉、可以牺牲掉的棋子仅此而已。
写这些只是分享我看到的一些不同的历史视角并没有推崇谁又贬低谁哈后面不会再多谈李广了~
么么哒!
李广与司马迁相关资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