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面具微微裂开。

等他坐到王小磊身边,吃到第一口麻辣烫的瞬间,便再忍不住,恶狠狠地爆了句粗口。

王小磊从美食中抬起头,不解地看向嘎老三。

“你们伙食怎么能这么好!这让我回我们生产队后的日子怎么过?!”嘎老三啊啊叫着道。

王小磊被逗笑,还来不及接话,斜刺里几个跟嘎老三一样来自第八生产队的学员忽然大声地赞叹:

“第七生产队的大食堂,是全公社最好吃的食堂!”

“对!场部的食堂也比不了!”

“你们生活在第七生产队也太幸福了!呜呜呜……”

嘎老三嘴上吃得爽,内心却在流泪。

瞧瞧啊,他们生产队的青壮们才来第七生产队学了个习,就不想回家了呢!



当人类在大食堂吃得热火朝天时,山坡下的大牛棚里,在社员们为了给小母牛取暖而架起的篝火边,大俊吃吃喝喝过倒嚼了一上午,终于来了感觉,啪啦啦排了几块形状标准、色泽漂亮的牛粪——

在这一刻,长得俊俏的白脸小母牛终于证明了自己在洗胃之后,肠胃机能彻底恢复了正常。

当一群人吃饱喝足各自回家,霞姐则大步拐向牛棚。

看到小母牛拉过牛粪后正无忧无虑地站在篝火旁,一边烤火一边继续悠哉地倒嚼。

霞姐吃饱喝足的幸福感上又叠加了迎接新生般的更强烈的幸福感,她抱住大俊的脖子,闭着眼用脸轻轻磨蹭大俊牛脸上白色打卷儿的长毛。

林雪君饭后散步顺便过来探望大俊,在看到霞姐之后,她没有继续往牛棚里走。

倚在牛棚门口的立柱上,她借着牛棚外泼洒进来的日光,静静望着拥靠在一起的霞姐和小母牛。

大俊或许无法共情多愁善感的人类,但它咀嚼口腔中反刍上来的碱草时,不断轻轻摇摆的尾巴和偶尔被霞姐头发弄得痒痒而抖动的耳朵,仍像是对霞姐情感的回应。

呼伦贝尔的冬天很冷,但因为一些细说不尽的东西,这冷好像也没有那么难捱了。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嘎老三:咱们第八生产队来的学员们呢?走啊,回家了。

第八生产队的学员:nooooo!此间乐,不思蜀哇!!!



【安达:蒙语‘兄弟’】

【安乃近在六十年代常被当做发烧药,有止头痛、牙痛、退热等效果。白色小药片,因为有副作用和安全隐患,40多年前很多国家已禁用并撤市,但在中国仍很多人使用。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滴鼻液等现在已经禁止生产销售了。】



第154章 “铲屎大军”

可怜猫猫,再次输给狡猾的人类。

隔日给小母牛大俊复检后, 林雪君临时起意带上些苹果干和韭花酱上山去探望住在半山腰的赤兔狗主人王老汉。

结果在牛棚拐向山坡的路上,狠狠地摔了个大马趴。

愤愤之下,从山上下来后, 林雪君找穆俊卿要了一块废木板, 自己用笔墨写上【冰滑,小心摔倒】。又请阿木古楞帮忙画了个摔倒的小人,警示队里不认字的社员。

以为再也不会有人在这里摔跟头,心想自己做了件好事,晚上的觉都睡得更香了。

哪知大家听说林同志在这条路上竖了个牌牌, 无聊的猫冬人纷纷来看, 又纷纷在木牌前摔倒。

外来的学徒们听闻这里有个林师父立了牌子, 说但凡走过路过的人必会摔倒, 也好奇又不服气, 非要来试试看,是否真那么滑。

结果当然又是倒地一片。

原来一块小小木牌, 以及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也能成为个趣事,给困在风雪中的边疆人带来乐趣。

苦中作乐, 是人类最擅长的事。

社员们很快又找到新的乐趣, 爬上小山坡,将无用的硬木板、破旧不能穿的衣裳、囤放仓房的草席子坐在屁股底下, 从坡上往下滑。

成年人们变回孩童,哈哈大笑起来好似比孩子们更放肆快活。

一个走路需规避的‘摔倒圣地’忽然就成了牧区社员们的游乐场,人类原来还很擅长变废为宝。



社员们滑了几天滑梯,草原上忽然大降温。

一夕之间孩子和老人们都被困在房间里出不来了, 抗冻些的成年人们也为保存体力而不再轻易将自己暴露在冷空气里。

生产队里的八大员组织起来走街串巷地挨家挨户走访, 看看社员们缺不缺吃的喝的, 牛粪柴禾够不够烧。

林雪君也被分派了几户走访任务,便带着衣秀玉和阿木古楞穿过窜风的小路,一个院子一个毡包地关心慰问。

秋天的时候秦老汉为了给牛棚扩建让空间而搬家,如今虽然住在储草的仓库、樟子松林和乌力吉大哥几户人家的土坯房之间避着风,但之前没想到今年冬天没怎么下雪、光刮风,一个夏天囤积在这片土地上的热乎气儿都被刮走,冷得透心凉。

靠毡包堆积的牛粪如果现在使劲儿烧,后续将难以为继,是以整日忍着冷意,在屋里也套着厚德勒、毡靴子,连羊皮帽都摘不掉。

走访结束,晚上都到大队长家开会。

林雪君坐在炕上,盘腿靠着萨仁阿妈,认真听每个人汇报自己的走访详情。

会议开下来,结果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缺牛粪。

本来是囤得不少,但要分给乌力吉、胡其图这些从秋牧场回来的牧户,如果正常零下二十多度的话还行,但一下子降到零下三十度,燃料压力瞬间翻倍,如果不增加牛粪和干柴量,好多抵抗力低的老人和小孩都要生病的,届时才麻烦呢。

“如果下雪的话,还不至于这么冷。不下雪光刮风,谁也受不了。”妇女主任额仁花站在火墙边,一边搓手取暖,一边跺脚,表情很凝重。

“山上干柴倒是不少,草原上牛粪羊粪也多,可是要去山上捡干柴,去草原上捡牛粪的话都需要人手。咱们地广人稀,最缺的就是人手。没有人干活,有再多资源也都只能烂在草场和山林里,一点办法都没有。”仓库保管员皱眉道出他们的现状。

比如住在山坡上和赤兔狗相依为命的王老汉,天冷了需要柴,一个人带条狗顶着风去森林里捡柴,冻得要死,能捡到的数量有限。支出和收入一算,还不如少烧点柴,裹在被窝里搂着狗躺着,少耗点能。

进山下草原还有摔倒、冻感冒等危险呢,在极寒天气里遇到这些状况,搞不好是会死人的。

“畜群量大,必须拆分朝着冬牧场的不同方向放牧,一个队伍两个人绝对不能少,不然很危险。我们不能存侥幸心理,放牧的队伍肯定不能减员。”

采购员包小丽从兜里掏出张纸,在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