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
,做好的第一口总是先让孟宁尝尝咸淡。
“韩同志,”孟宁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的韩竟,好像时间从来没有将他们分离。
“过来。”
孟宁挪步到韩竟旁边,也没说话,拿着小碗啃了块排骨。
她吃东西秀敏,细嚼慢咽地吃完了。
上了一天的班,她还真有点饿了。
韩竟不作声地笑,又给她盛了块。
等这块吃完的时候,孟宁盯着碗里韩竟放过来的第三块肉,游离的神智慢慢归原位。
她轻揉了下鼻子,试图挽尊,“味道正好,不咸。”
韩竟失笑,顺着她的话说:“嗯。”
孟宁却忍不住,放下碗,仗着自己苗条,挤在了韩竟怀里。
“韩同志,我好想你呀。”
韩竟手拂过她散在背上的头发,“嗯”了声。
孟宁嫌他态度敷衍,娇声指责他:“你都不想我的。”
“没有。”韩竟低头亲了亲她发旋,眼底温柔都能化成水了,“又胡说。”
“那你上午明明都不在家,”孟宁翻旧账,“回家不先陪老婆孩子的,都不是好男人。”
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这么多歪理。
但他还是解释了下:“大鸣转业的工作又找回来了,还补了钱。一时间情绪有点失控,我陪他多喝了几杯。 ”
孟宁一下就想起那年韩竟是跟她提过这件事的。
“那他好点了吗?”
“嗯。”
韩竟对大鸣这点信心还是有的,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
大鸣也只是暂时的没控制住,这么多年一直都以为是抛弃的、被辜负、甚至是被背叛的。
可后来才知道自己只是被蒙蔽的。
他们没有被抛弃,华国永远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浴血而归的忠烈。
他们所坚持的、所相信的,依然会是他们的头顶的星空,脚下的热土,胸腔中的炽热。
这大抵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了。
韩竟想起孟宁那年,那么地青涩却字字锵锵。
“韩同志,他们护山河无恙,我与你一起护他们岁岁安康,年年无恙。”
韩竟嘴角弯起弧度,跟她低声说着他跟大鸣地安排。
“我跟大鸣商量了下,准备出点钱,由领导牵头办个服务站,专门为退役的士兵服务。”
孟宁很支持:“很好呀!大鸣要是钱不够的话,咱们也可以多出点。”
“对了,你们建这个是不是还要找地方呀?咱们家还有闲置的房子呢,你们到时候要是找不到地方,我怕把钥匙给你,你们可以在这。”
韩竟没有跟她讲里面的几方博弈,以及里面的弯弯绕绕,也不忍心挫伤孟宁兴致。
他轻揉了下孟宁柔顺发亮的长发,“好。”
晚上,一家人吃过饭,韩竟照例拿出他出去给两孩子带的礼物。
冬冬的是一块黑色表带的手表,晨晨的是一个大红色的小闹钟,标准的老父亲式的审美。
但两孩子都挺喜欢的,欢天喜地接过礼物,还像孟宁展示了半天。
孟宁对两孩子一向温柔耐心,笑着看两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显摆。
等两孩子都玩够了各自的礼物,孟宁也没见韩竟给自己掏礼物的意思。
直到两孩子都跟他们道过晚安,出了他们屋子,韩竟还是稳然不动,
孟宁没他耐心好,拿脚尖轻轻踢了下他,眨巴了眼睛,漂亮的桃花眼里都是作怪的笑意。
“韩同志,我的呢?”
作者有话说:
鞠躬,感谢
第129章 、山海茫茫(正文完)
孟宁从来没想过韩竟会不记得给她带礼物的可能。
韩竟没多逗她, 从行李箱夹层拿了两个褐色的房产证。
打开里面就是一层薄薄的纸。
“这是南边的房子?”孟宁瞬间惊喜起来,恨不得搂着韩竟亲两口,“你买好了?”
“嗯。”没孩子在眼前碍事,韩竟把人抱在腿上坐着, “那边的房子大都还在建造, 还出了个预售。我挑了两个地段, 都是当地领导牵的头,预计明年冬能交房。”
孟宁抱着房产证看了半天,面积都是大的,还有一户是独门独院的。
“南边的房价贵吗?”
“不便宜, ”韩竟眉眼都染上淡淡笑意,“但你给我带的钱还是绰绰有余。”
走的时候,孟宁怕他钱不够, 大手笔地给他拿了两捆。
沉甸甸的像两块砖。
不知道还以为他准备去买个楼。
孟宁摸了摸鼻子:“我听何波说那边房价涨的厉害?真的假的?”
“真的。”韩竟很客观, 一语中的, “房价一天一涨, 南边要是真发展起来,只怕以后涨的会更加厉害。”
听韩竟也这样说, 孟宁看着手里的房产证越发满意。
这些都是她以后养老的宝贝。
等她看够了房产证,又开始好奇南边,“那你觉得南边能发展起来吗?”
“能。”韩竟说得笃定。
两人既然聊到这个话题, 韩竟也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次我去南边待了一个多月,确实看到了许多商机。”
孟宁瞬间来了精神:“比如?”
“干工地。”韩竟怕孟宁不懂, 解释了句, “我觉得南边现在涌入了这么多的外资外商, 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房地产行业都会是个热门行业。”
“你也想做这个?”
“嗯。”
来的老板多, 需要的中间商也多。
韩竟也没准备一口吃个大胖子, 他想从包工头慢慢地开始做起,一步一步都稳扎稳打。
毕竟他最不缺乏的也就是耐心了。
“那你这现在运输修车的生意是不做了吗?”
“做。”
孟宁跟孩子们还在南市,他不可能完全放弃这边。
更何况,“现在跑运输确实挣钱。”
韩竟虽然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表达的意思确实很直白。
他手里资金足,能用的人也多,两头都不想放弃。
孟宁被他逗笑,也明白,韩竟能说出这话,肯定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那也很好暧。”
孟宁也不瞒他,“我们也在南边建的有工厂,到时候,我们要是在南市住烦了,也能搬到南边去住一段时间。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是不是还要本地户口。”
“应该不需要,那边宽松很多。”
韩竟明显是有充分了解:“离广市也近,等冬冬上初中了,可以让他去广市上。”
那边基础教育发展的更好些。
“好。”
等暑期结束,开了秋,冬冬也就上四年级了。
韩竟那边前期发展需要时间,她手里的生意处理也需要时间。
要是冬冬到时候也愿意,他们全家都可以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