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3
梁玉接着是刘伟哥,小灰也被刘伟哥借走了。”赵岁岁简单的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娘。
“先回家不要出门,其它的事情晚上再说。”陈秀禾想到顾主任说的话,先让小儿子和小女儿回家,现在一切还没有定论,不能说。
赵岁岁和赵立武对看一眼,知道里面肯定有什么事情,听话的往家里走去。
路过韦副团家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多了2个穿着军装的陌生面孔。
“岁岁。”郑月家和韦美芬家正好是邻居,看到赵岁岁回来冲着对方招了招手。
赵岁岁了然,“小哥,咱们去听月月怎么说。”
等两人进入郑月家后,郑星没等姐姐说话就把隔壁院子被控制起来的事情说出来,“韦美芬本来玩得好好,也被请回家待着。”
“我在华良山碰到梁玉阿姨了。”赵岁岁没有说曼陀罗的事情,毕竟她只是看到疑似曼陀罗叶子而已。
“韦副团不会是。。。”郑月没有把话说完,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
屋子里没有人说话,赵岁岁想着下午可能就知道结果,开始转移话题,“操场上的人是被叫回家的?”
“嗯。”郑星点点头,她原本在大柳树下跳大绳来着。
晚上,赵岁岁一直在等她爹回来,可惜等到7点都不见人影。
一直到第二天晚上,赵广叔才带着小灰回来。
小灰的背后还驮着两块大骨头,应该是这次出任务的奖品。
“怎么样?梁玉是不是有问题?”赵岁岁凑上前给自家爹爹捶背,发现自己捶得手疼让自家小哥上。
赵广叔拉过小女儿的手,笑道,“解决了几颗暗钉。”
赵岁岁听到后松了一口气,“韦副团也是?”
“目前查出来不是,不过也要转业回老家。”赵广叔没有隐瞒,反正明天韦副团就会收拾行李回家。
赵岁岁点点头,一个妻子是内奸的军官,放在戍边的部队里面是颗不定时炸弹。
第526章 知青开始
到了第二天,家属院的公告栏上面就贴有梁玉是间谍的公告。
张小草磕磕绊绊的把通告读完,加上周围人的讨论,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一副随时要晕倒的样子。
也不怪张小草反应这样激动,这两年张小草和梁玉来往得比较密切,一直被其他军嫂孤立的张小草把梁玉当成无话不谈的闺蜜,没有想到梁玉居然是敌蜜。
周围的人看到张小草的样子,也不敢说出什么话来刺激对方,就怕多说一句张小草能当场晕倒。
赵岁岁从供销社出来就发现公告栏周围围着一圈人,然后张小草像是喝醉一般,摇摇晃晃的走出来,直接晕倒在自己5米开外。
“。。。。。”
赵岁岁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碰瓷。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人送到医院去。”周主任贴完公告又走回来就看到张小草晕倒,连忙跑上前去把人扶起来。
赵岁岁看着一群人抬着张小草往医院的方向跑去,这么多大人她一个小辈就不掺和了。
等一切准备就绪,赵岁岁又踏上回京都的旅程。
小灰自己驮着自己这个暑假攒积下来的肉干,雄赳赳气昂昂的跟在赵岁岁的背后。
这次回京,他们一行人刚好把一个隔间占满,小灰被赵岁岁嘱咐过不能自己离开隔间,否则就要套上竹子口罩。
回到京都后,赵立武帮忙郑月抬行李去坐前往津市的火车,郑月的行李不多,主要是帮周倩倩带的。
周倩倩现在还在农场种地,估计要秋收过后才能回到学校。
郑月从窗口把行李都接进来,安顿好之后冲着赵立武摆了摆手,“行了,你回去吧。”
赵立武说了句一路顺风便离开月台,这次直接回华军大报到。
赵岁岁回到华军大就收到报社寄过来的稿费,一共72块钱,分一半给王水花自己也有36块,相当于学校两个月的津贴,“花花,你看看。”
王水花接过汇款单一看,顿时乐得不行,“还真的有稿费啊。”
“咱们下次出校就去邮局领钱,然后吃一顿好的庆祝。”赵岁岁想到上次刘浩洋给自己带的一只烤鸡,味道确实不错,到时候把刘浩洋也带上。
“嗯,肯定要去的。”王水花重新看了一遍汇款单,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知识真正的赚钱。
---我是思考很久决定直接跳到1968年的分割线---
就这么动乱了两年,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滞留学校太久,无法通过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又没有提供岗位的工作,闲置的青少年太多会引发社会动荡,上面发起了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滞留在高中的学生纷纷从学校毕业,响应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中的学生先不用。
赵岁岁和赵立武回到吉祥胡同拿东西的时候,看到一个个胸前戴着大红花朝气蓬勃的青年站在军卡上,“李大爷,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听说是去河北的一个山区插队。”李大爷看着一个个洋溢着笑脸的小年轻,插队就是把户口迁到生产队,这户口是说迁就迁,回来的时候怎么办?
赵岁岁没有说话,看着军卡离开,车上的众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什么,还开始唱起了红歌。
赵岁岁正在家里做饭,就听到院门被敲响。
“我去看看。”赵立武把手上的刀放下来,围裙都没有脱下就去把门打开。
院门外,是许久不见的马小玲。
“赵立武好久不见了,岁岁在家么?”马小玲看着赵立武带着围裙,比她妈妈还像家庭妇女。
赵立武让开,先让马小玲进去,“在的。”
赵岁岁把团好的馒头放在锅里盖上盖子就看到马小玲在厨房外,“好久不见,你怎么来了?”
“我是来向你打听你老家的情况。”马小玲看到赵岁岁后,把她弟弟要下乡插队的事情说出来。
马小玲上面有一个哥哥马小军,下面有个弟弟马小鱼,马小鱼今年高中毕业,原本就是要直接进厂的,没想到她爸爸领导家的孩子一头热也要跟着下乡,然后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作为领导家的孩子都起了带头的作用,他们下属也不能落后。
不知不觉就变成谁家的孩子不跟着号召走就是不支持领导,这下马小玲爸爸单位的孩子有符合条件的都要下乡。
“主动下乡可以挑下乡生产队,这不是我们家亲戚都在京都,讨论过后想让我弟弟去东北那边插队,至少冬天的时候还可以猫冬不下地。”马小玲这些天也找工友问过一些地方,今天路过吉祥胡同的时候就想到赵岁岁,便找过来问问。
“其它地方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老家和河县那边的农场,大队长和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