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拒绝,陆鸣就推着门进来。

赵岁岁觉得有些社死,陆鸣送给她的苹果被她转送给秦老师又被陆鸣撞见。

“陆鸣,你怎么来了?”赵立武好奇的看着陆鸣。

“秦老师让我来的。”陆鸣拍了拍身上的雪,现在外面正在下雪,看到赵岁岁手里的苹果一愣,瞟了秦老师一眼。

“拿回去自己吃吧。”秦老师摆了摆手,让他们上炕。

“得了,你的炕这么小,我弟弟妹妹就在玉米杆子上凑合就行了。”赵立文让妹妹去灶台旁边坐着。

赵岁岁不动声色的把苹果塞回挎包里面,蹲坐在玉米杆子上。

赵立文与陆鸣在和秦老师捣鼓一堆奇怪的零件,赵岁岁听着听着才知道是收音机拆了之后装回去没有声音,赵立文三人正在想办法恢复呢。

赵立武扒拉着灶台里的火,想到了烤土豆,“岁岁,明天咱们要带些土豆来。”

赵岁岁点点头,又看向屁股下的玉米杆子,“还要带煤块来,秦老师已经给咱们提供了地方,煤炭和柴这些咱们要自备。”

赵立武听到后点点头,躺在玉米杆子上确实比在教室里面趴着舒服多了。

赵岁岁看着自家小哥躺下,也找了个地方靠着,能伸直脚躺着可真舒服。

温度比不上在炕上暖和,不过相比于在教室的温度已经是天堂了。

赵岁岁翻出苏文字典开始查找昨晚上遇到不懂的单词。

赵立武原本是要看小说的,听着炕上在讨论的声音加上妹妹在学习,他只好放下小说和妹妹一起看。

赵岁岁把昨晚上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后,就开始观察秦老师的屋子,被墙上挂着的一件黑色的衣服吸引,衣服上还有华大的校徽。

难道秦老师是华大毕业的,现在不是10年浩劫,华大毕业出来的学生怎么会在一个县级中学任教,有点埋没人才的感觉。

赵立武看着妹妹不说话,推了她一把,“睡一会?”

“多少点了?”赵岁岁被她小哥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有些困了。

“1点,先午休吧。”秦老师抬手看了看时间,把一桌子的零件收起来。

赵岁岁靠在玉米杆子上假寐,原本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的,没想到自己浅眠便开始做梦。

梦到了前世身为搬砖一族,中午午休的时候打开了自己的折叠小床,夏天的时候有空调制冷,冬天的时候有空调制热。

画面一转老板开始骂人,说办公室开空调为什么不关窗关门,大家站成一排让老板骂,准备骂到赵岁岁的时候自己就醒了。

幸好醒过来了,不然又要被骂了,就算是在梦中也不能接受资本家的怒骂。

“岁岁,快起来,准备上课了。”赵立武推了推抱着他衣服的妹妹,妹妹果然是喜欢军大衣的,睡着了还死死抱着军大衣不撒手。

赵岁岁松开怀里的衣服,揉了揉眼睛,“起了。”

陆鸣和秦老师第一次见赵岁岁刚睡的样子,被萌了一脸。

赵立文上前拉起妹妹,让她把头发梳好。

赵岁岁摸了摸自己的辫子,很好没有散开,随便扒拉了两下就戴上帽子。

帽子上有静电,梳得再整齐,摘下来也会一团乱。

“谢谢秦老师。”赵岁岁和赵立武冲着秦老师感谢后,转身往食堂走去。

第二中学只有食堂会有热水,赵岁岁和赵立武用保温瓶里的温水漱口后,重新接了一瓶热水才往教室走去。

第225章 糊火柴盒

“岁岁,你中午回家了?”王水花从厕所回来,在楼梯口碰上赵岁岁问道。

“没有,我去。。。我大哥的老师宿舍靠了一中午。”赵岁岁本来想着说秦老师,不过此秦老师非彼秦老师,便改口道。

“后面的教师宿舍么?”王水花指了指教学楼后面的一排平房。

“嗯。”赵岁岁点点头,迎上王水花一脸羡慕的眼神,她又不能把王水花也邀请过去,毕竟她都是被顺带的那一个,客不带客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

三人进入教室,中午不回家的同学都围着火盆在取暖。

班长看着时间差不多,便招呼同学们起来活动活动,准备上课。

直到上课铃响好一会,还没有看到班主任过来,赵立武便把头伸出窗外查看走廊的情况。

这个年代城市没有工作的人补贴家用的副业一般就是折页子、糊纸盒、洗瓶子等等,在这些副业里面需要长期做的活计就是糊纸盒,糊纸盒又分为药盒、锁盒、火柴盒、点心盒等等。

糊火柴盒算是这个年代比较常见的业余副业。

河县里就有一家火柴盒厂,听说是教育局特地和火柴盒厂谈下来的,专门给县里的小学和中学补贴教学资金的副业。平时很少会分配到社区去,一般都是分给学校做的多,学校的学生多,一次能完成火柴厂一个月的用量。

火柴厂把糊火柴盒的材料发到各个学校,让学生把火柴盒糊好之后再送回火柴盒厂装上火柴,包成件就可以出厂。

赵岁岁记得周倩倩说过她们家以前在县城的时候也做过这个副业,1000个火柴盒的手工费是5毛钱,一天下来也能正挣个几毛钱。

不过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不停歇。

秦老师把糊火柴盒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让班长带着几个人去后勤那边把剩下的材料都搬过来。

火柴盒一共分为内盒,外壳,贴花。

所有的材料都搬到教室里后,秦老师开始分发,像发考试的试卷一样每个学生拿到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浆糊放在火盆这里,大家少量多次的取,防止浆糊被冻上。”秦老师把浆糊放在火盆旁边温着,拿起赵岁岁桌子上的一个纸壳就开始示范怎么糊火柴盒。

连着示范了3次,折好的火柴盒也都传阅下去。

“同学们要认真的做,要是不合格的话就要返工,到时候还会浪费材料,争取一个下午就完工,大家加油。”

赵岁岁听完,便开始工作,在家的时候她做的最多家务活就是烧锅,火柴盒她都拆过好多个,折起来还是第一次。

兄妹俩一个负责糊贴花,一个负责按照压线的痕迹折好。

金南方看到赵岁岁和赵立武这样分工合作速度特别快,便和自己的同桌也这样做。

整个教室里都是热火朝天的在糊火柴盒的动作,火盆旁时不时的有学生来领新的浆糊。

当然也有例外的,关雪就十分看不上这个手工课,在她眼里只有穷人家才会去社区领这些手工活副业回家。

辛辛苦苦一个月就赚那么几个三瓜两枣,关雪很是看不起之前在京都医院家属院里那些糊火柴盒的人。

“你怎么不做,说好了我可不帮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