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不少人听到之后,纷纷决定明天来打水的时候去找找看。

翻过小和山,他们终于回到富兴大队,时间还是晚了。

陈秀禾在家里做好午饭也没看到三个孩子回来,不放心的出来找。

“小文,小武,岁岁。”陈秀禾刚来到小和山就发现她家的三个孩子,连忙上前去接人。

“娘,我还可以的。”赵立武躲过他娘的手,推着小推车往家里走。

陈秀禾只能跟在后面,很快就察觉到小女儿异常的开心,眼睛看到小推车上的葛根,原来是找到吃的了。

回到家后,赵岁岁迫不及待的把背篓里的葛根扒拉到屋檐下,把藏在里面的梳妆盒拿出来,还挺沉的。

陈秀禾一看才知道小女儿不是为了葛根开心,“同为山找到的?”

“嗯,挖葛根的时候找到的。”赵岁岁点了点头,这么沉里面肯定有好东西。

“给娘看看。”陈秀禾接过梳妆盒,觉得有些脏,转身往厨房里走。

赵立文把院子的门闩又加上一道,走到前院观察一遍后才跟着一起进厨房。

陈秀禾看着生锈的铜锁头,用斧头把铜锁头砸掉,打开梳妆盒。

最上面是两卷红纸包裹的东西,打开后里面居然是大银元,陈秀禾有些激动,这还是她第一次摸到这么多大银元,结婚的时候丈夫送了一枚给她,现在就放在家里的炕柜里,用来压箱底。

“这得有50枚了吧,两卷就是100枚。”赵立文也没有想到里面居然是大银元,粗略的数了一下。

陈秀禾把大银元放到一边,继续拿出里面的东西,大银元下面是一打信封,再下面就是2个通透碧绿的手镯,6枚宝石金戒指和3个莲花款式的金手镯。

信一共有20来封,赵岁岁打开一封信,里面是梳妆盒主人的自传或者遗书。

梳妆盒的主人是民国时期的人,里面的信大都是和未婚夫来往的书信,最下面的信封里是一封军部的讣告,讣告的信封里还有一对男女的合照,男俊女美颜值很高的一对璧人。

赵岁岁一口气看完,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父母双亡的女人,在舅舅家中等待外出打仗的青梅竹马未婚夫归来成亲,没想到收到的却是未婚夫牺牲的消息,还没有从悲伤中缓过神来就要被舅母安排嫁给别人做姨太太。

在奶娘的帮助下逃离舅舅家,一个人在外面漂泊,从沪市辗转来到富兴村,最后实在是想念父母和未婚夫就选择了轻生。

“娘,那东西咱们还要么?”赵立武看过信后也觉得伤感。

“要,第一封信上不是写了要送给有缘人么,今天咱们挖到就是她说的有缘人。”陈秀禾吸了吸鼻子,很是同情信中的女子,说起来她也是民国时期的人,不过运气好,赶上新华国的成立。

赵岁岁不由得感叹,除了思念父母和未婚夫还有一个人漂泊无依的酸楚才让她选择离开的吧。

四人沉默的消耗情绪,好一会,陈秀禾就把梳妆盒盖上,“娘先收着,等你们长大了再给你们。”

兄妹三人没有意见,洗手吃饭,走了一上午的路,肚子都快饿扁了。

现在天气不热,馒头可以放好几天,陈秀禾昨晚上发了一大盆的面,中午做了一大锅的二合面馒头,准备让大儿子带去县里面配着肉酱吃。

看着大儿子离开的背影,陈秀禾不由得希望明年随军的地方有初中和高中,否则到时候小儿子和小女儿住学校的话,可能吃不上好东西。

晚上,陈秀禾把炕下的地道打开,把梳妆盒里的东西和小黄鱼一起放在一个箱子里。

“娘,信怎么办?”赵岁岁看着炕桌上的信,她娘特意拿出来的。

“找个木盒子收起来吧。”陈秀禾做不到马上丢掉,打算等时间久一些再决定怎么处理。

“娘,咱们把箱子放进聚宝盆里面吧。”赵立武不知道怎么的就说出这句话。

第134章 分红薯

赵立文走在去往公社的路上,走着走就遇到两个打劫的人。

“小子,把吃的和钱全部交出来。”劫匪举着一根木棍开始威胁。

赵立文观察着两人的穿着,应该是难民,便动作缓慢的解下挎包,正准备丢过去的时候,趁着劫匪们不注意就窜进一旁的枯草丛中。

“那小子去哪里了?”劫匪有些烦躁,明明看到人往这边跑,怎么一下子就没影了。

“再找找。”另一个劫匪也搞不清楚,怎么就突然不见了。

而赵立文现在正坐在空间里的驾驶位上吃着冻梨,等两个劫匪走远之后才出来。

时间有点赶,好在赵立文和司机很熟,知道他每周日下午都要去县城,等了他一会。

这边,陈秀禾听到小儿子的建议后有些心动,可是聚宝盆有脾气的。

“万一聚宝盆不乐意,吞进去就不还回来了怎么办?”

赵岁岁:这个绝对不会,我保证。

“娘,可以试试,虽然聚宝盆有脾气,最后不都帮实现了么。”赵岁岁想着收进去后,还安心一点。

陈秀禾听到小女儿也赞同,不知怎么心里安稳了不少,“那就试试,先放梳妆盒里的东西。”

赵立武翻出一个木盒子出来装,家里的木盒子都是舅舅打的,被他娘拒绝。

“用原来的箱子就好。”陈秀禾知道梳妆盒的木材也是好料子,就是被小女儿磕出一个小印子。

陈秀禾把梳妆盒放在聚宝盆上,赵岁岁很快把梳妆盒收进空间。

这天中午,赵岁岁下课回来路过河边的时候,发现河床颜色又淡了许多,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队长也在地里摇头,地里的红薯长得不大,个头只有丰收年的一半大,就这样还是用上化肥的情况。

再过两天就要到霜降,是该收起来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冬小麦也应该开始种下才对,可是水窖里的水不够,队里的男劳力长时间吃不饱,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去挑水了。

可不是种庄稼,来年吃什么,愁啊。

这时候赵立武路过,大队长感叹,要是队里的人都像赵立武一样力气大就好了。

“小哥,天上怎么还不下雪?”赵岁岁看到大队长一脸愁容,给了他一个提示。

“要等到下个月才下。”赵立武想着往年都是11月才开始下雪,不像是在往北的H省已经下过几场小雪。

大队长听到两小孩的对话,眉头舒展了一些,打算明天就收红薯。

赵岁岁回到家里,就问她娘,“娘,什么时候霜降?”

陈秀禾把锅里的刷锅水淘出来,想了想回答道,“23号就是霜降。”

“那地里的红薯是不是应该收起来了?”赵岁岁记得红薯要霜降前收的,红薯怕寒,气温低就会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