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脚的地方,却被驱赶。

难民都聚在一起,有的愤恨,有的无奈,有的祈求,有的落泪,有的还晕倒了。

随着一个人的晕倒,陆陆续续晕倒10来个人,这批难民总共也就30多人,这下倒下了一小半,富兴大队的人纷纷闭嘴。

不只是富兴大队,中谷公社下的8个大队也都有难民涌入。

“主任,我们大队可没有粮食接济难民,就是安排人留下,也是看着他们饿肚子。”白大队长直接开始哭诉,话里话外都是在打探上面什么时候再发救济粮。

“呵,你以为救济粮有那么好批的,至少要等到11月才会确定,有没有还不一定呢。”公社主任也知道下面大队的粮食不够吃,先放出一个他在县里面打探到的信息。

“主任,要不把这几批难民集中在一起,分到同为山那边去吧。”陈大队长提议,同为山是一个山内山,L钢的时候柴不够,他们还计划着要去那边砍树,因为路难走所以放弃了。

赵根生和白大队长听到后皱了皱眉,同为山在富兴大队和鸿兴大队中间,两个大队都关注着里面的水源,不过同为山没有被划分到他们两个大队,他们只能听公社的安排。

赵岁岁不知道公社那边是怎么安排的,难民在他们大队外待了3天,就被公社派来的人带走。

大队长看着队里没有人再继续讨论逃荒的事情,满意的点点头,有了这批难民做参考,那些吃不饱也撑的人瞬间安静下来。

赵岁岁和赵立武给跛子爷爷送粮食的时候,才知道难民被统一划到同为山,县里面特批一次粮食给他们,还没有成立同为大队,打算等那批难民熬过去再做打算。

同为山没有路,需要翻山越岭从富兴大队或者鸿兴大队进出。

“岁岁小武,可能要下雨了。”跛子爷爷弯下腰,揉了揉已经很久没有痛感的右脚。

赵岁岁看着跛子爷爷的右脚,瞬间明白,有的人伤了脚后,可以预测天气。

第108章 换粮食1

赵岁岁和赵立武回到家没多久,天空就开始下雨。

一开始只是毛毛细雨,慢慢的变成豆大的雨滴。

赵岁岁坐在窗边,听着周围邻居的欢呼声,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赵老头脸上的笑容也没有断过。

这场雨整整下了2天才停下,不过雨势不大,河里面的水也没有汇集多少,赵岁岁家的水井水位有在上升,一切看着是往好的方面发展。

赵岁岁没有记错的话,到明年年中气候才恢复正常的,难道是因为平行世界才有些出入么。

雨停之后,大队长就拿着锣开始叫人,准备下地。

主要是赶着种红薯,要是老天爷继续下雨的话,到11月也能收获一批粮食,当然是理想的状态,可能长到一半就要挖起来,不过一半大也行,至少有吃的。

为了赶进度,5岁以上的小孩子也要下地去捡石头,赵立武抢了他娘的锄头,化身翻地机。

“秀禾,你家立武可真能干,这速度比男劳力还快。”陈秀梅看着不断挥舞锄头的赵立武,一脸羡慕。

“我家小武是心疼我。”陈秀禾扭了扭腰,她要把三个孩子都送上大学,不要像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她坚信干旱只是暂时的。

大锅饭还没有正式结束,队上下地的工分还是男劳力10个工分,女劳力8个工分,大队长直接分配工作量,一个人完成一块地的量,否则不给记工分,很有效的制止磨洋工的行为。

赵立武很快就把他娘分到的地翻完,找到记分员来登记好,扛着锄头过来,“娘,我都做完了。”

“小武,累不累。”陈秀禾知道小儿子还有力气,还是不放心的问问。

“娘,我不累的。”

水窖这边,大队长看着里面收集的雨水,就算是后面不下雨,也能支撑红薯收获。

忙碌了几天,把能种的庄稼都种上,接下来就是等地里的收成。

一大早,陈秀禾就带着三个孩子上山找吃的,雨停后就直接开始上工,他们都没有时间上山找菇子。

和赵岁岁一家想法一样的很多,也是今天上山采菇子。

不过可惜,只找到零星的几片菇子,陈秀禾的背篓只装了一小半,赵立文和赵立武的背篓还是空的。

“娘。”赵立武指了指山洞的方向,他想去看玉米成熟了没。

“先不去,现在才8月上旬,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去多了容易被被人发现。”陈秀禾摇了摇头,他们家不缺那片玉米做粮食,能坚持到收获那天就是他们的运气,不能坚持到收获那天他们也不抱怨。

“小哥,上次煮的玉米好吃么?”赵岁岁让她小哥想想上次摘回去的玉米。

“那算了。”赵立武回想起来上次的玉米不好吃,一共就7个,他吃了2个都没有吃饱。

四人回到家后,赵广季就过来敲门。

“三嫂,有件事想找你商量一下。”赵广季看了看前院的大房,示意他们去后院说话。

陈秀禾带着赵广季来到她家这边的院子,担心小叔子是过来借粮食的,“什么事?”

孩子们也都蹲在窗户旁偷听,陈秀禾看到也没说什么。

“三嫂,我也不绕弯子了,我这有门路换粮食,1斤麦粒换2斤玉米面,你们家要不要换?”赵广季背对着窗户,没有发现他身后的三只小老鼠。

“这。。。我想想。”陈秀禾想到上次分粮食的时候分到的30多斤麦粒,现在还放在柜子里保存。

“哎哎,想好了随时告诉我。”赵广季没想过一次就能成功,三房一直有他三哥的包裹,想来更喜欢吃白面。

等赵广季走后,陈秀禾坐在炕上询问自家的三个孩子,“喜欢吃白面还是玉米面。”

“白面。”赵立武想都不想就回答,白面就是大白馒头疙瘩汤和面条,玉米面就是窝窝头和玉米糊糊。

赵立文和赵岁岁无所谓,在他们的前世,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又开始追求粗粮健康,玉米面卖的比白面还贵。

“娘,我都可以。”赵岁岁耸了耸肩,放弃投票。

“娘,我也是。”赵立文也表示吃什么都可以,能吃饱就行。

陈秀禾自然是想让孩子们吃好一点,打开存放粮食的柜子开始盘查他们家现在的存粮,不换粮食也能吃到明年夏收,再说了还有地道里的100斤大米100斤面粉和聚宝盆,丈夫每个月都有包裹寄回来。

既然小儿子喜欢吃白面,那就不换了。

“那行,小武,你去和你四叔说一声,咱们家不换。”陈秀禾打发小儿子去四房说一声,人家好意要帮换粮食,就算是不换,也要过去言一声。

四房的屋子里,赵立武把他娘的话带到后就离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