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
“皇上您不是说要叫恒王爷问问吗?”
“嗯,是。”
“奴才觉得不妥。”
“啊?”康熙诧异,他不就是糗了马齐一下嘛,这么记仇的吗?
马齐肃着脸,“要奴才说,阿哥们打架是大事,若是能告诉皇上您,那必然就来说了,可是既然没人来提,那就是还不想叫您知晓。”
“民间有句老话,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皇上有时候不妨装作不知道,说不定迎来意外之喜。”
“哦?”康熙听出他话里有话。
想必这桩顽事还有不少可说道的,但既然这么多儿子都不愿意来告诉他,那他不妨就松松手。
在康熙看不到的地方托合齐对着马齐露出了感激的表情,马齐捋着胡子颔首。
有人是一拳泯恩仇,毕竟打成这样的丑样都被兄弟仇人看到了,心里那点不服就消散了不少,有个台阶就立刻下来了。
而有人是不想泯恩仇,野心还在,只是大势如此,他不得不低头。
这个时候还梗着脖子不愿意安分的,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胤禔喝了整夜的酒,睡的昏天黑地。
胤禛的书房亮了一整夜,炭盆里的灰积的都要溢出来。
胤禩回家倒头就睡,有媳妇细心照顾,第二天还陪着挑了新的缎子,做了件夏日穿的满绣纱衣。
胤祯在院子里转圈走了一晚上,磨的脚底起了五个泡。
一切慢慢回到了正轨。
只是有些人没了目标,心气泄了不少,在衙门当差都不太上心,眼神都是游离的。
甚至有人已经闲的琢磨要不要养个鸟什么的。
祖宗保佑,在这迷茫之际,远在准噶尔的策妄阿卜拉坦为大清的皇子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目标。
休养生息之后的准噶尔汗国再次对大清的边镇发起了试探,幸的是大同总兵及时发现,不幸的是他不够谨慎,贸然派人出去查探,他自己倒是无事,可惜手下死了两个副将。
这两人恰好,一儿子一女婿。
从山西来折子递到乾清宫时,几乎是每个人都叹一口气。
康熙看着折子面露不忍,将折子按在桌上,他抬头环视群臣。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兵部尚书耿额站出来,他拱手道:“皇上,策妄阿卜拉坦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曾经他对大清俯首称臣是因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如今自诩为大汗就不把咱们大清放在眼里,不仅是侵扰边镇,不少蒙古部落都告了他一状,他自己做事霸道,逼的临近的蒙古人都不能自行行交易之事。”
“依臣看,此人死性不改,必须给他教训才是。”
康熙细细思虑,心中也是无奈曾经放走策妄阿卜拉坦,那时候国库没钱实在是打不起了,他才接受了策妄阿卜拉坦的臣服,可是这人就是驯不服的野兽。
且准噶尔部的地盘太大了与大清接壤的地方也多,既有喀尔喀等蒙古部落也有山西甘肃的边镇。
最重要的是,策妄阿卜拉坦是在西藏修行的,他侵扰西藏就会影响到四川的稳定,西藏和四川是接壤的。
就是因此康熙才会束手束脚,以至于如今策妄阿卜拉坦毫无顾忌的展示自己的野心。
既涉及蒙古和西藏,那就少不得叫理藩院的说几句。
“胤祈,你来说说。”
胤祈思虑片刻,站出来拱手,他神色严肃,“皇阿玛,最近理藩院接到的不少信件都有蒙古部落的人控诉策妄阿卜拉坦太过霸道,且西藏方面,活佛有异动。”
他没有说的太明白,但是康熙和朝臣都听的懂,这是在暗示策妄阿卜拉坦有更大的野心。
不仅想要整个整个准噶尔,甚至于他想要更大的领土。
一个地方相当于大清领土的四分之一的邻国,甚至于和大清领土上三分之一的土地上的人信仰一致。
蒙古人信佛,信的是就是西藏的佛教体系,死的噶尔丹就有活佛之称。
康熙眸色暗沉,如此这般,是不得不打了。
虽然朝会时没有商议出具体的对策,但是乾清宫已然下发了一系列的命令。
胤禔,胤祈、胤祯都被下令进营练兵,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进户部、兵部衙门,开始讨论军备问题。
胤祐、胤祥、胤礼去工部查看地图研究粮草如何运。
进营第一日,胤祈收获了更多的兵权,他挑眉看向游击将军,“轻骑?”
“回将军的话,是。”
“叫什么名儿?”
“属下岳钟琪。”
第139章
人的性格没法培养,但是能力却能一点一点喂出来。
康熙膝下的这些皇子各个都能独当一面,全是是不可轻视的人物。
大清皇室的教育是两种理念的结合,既有填鸭式的教育也有顺从天性的培养。
至于后世皇帝能力也都不差太多,只是他们需要胜任的是全天下独一份的皇帝工作,能力倒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一项了。
皇子们能力都出众,很容易谁也不服谁,要是争起来朝堂上必然乌烟瘴气,但是换做有个共同的敌对对象,他们也能自如的展示自己。
聪明人说话都能几个想的也多,脑子比较直的人还会疑惑,你们一句话想这么多不累吗?
不累啊,聪明人只会觉得好莫名其妙,脑子一转,一秒钟都不需要的事情,怎么会觉得累呢?
胤禩和胤禛的心思在皇子中都算多的,一句话能猜出七八个意思,玩老十四这种心眼不算少的人都跟玩狗一样,更别说是那没经什么熏陶的蒙古贝勒们了。
因着胤祈奉命出去练兵,理藩院空出一个位置来,阿灵阿平时还好,这种战时的准备他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康熙一琢磨就把胤禛和胤禩扔到了理藩院,借口自己要过六十大寿,把一应蒙古部落的王公贝勒都给弄到了京城来。
胤禛和胤禩混在其中简直是如鱼得水。
胤禛是什么人,皇四子,在康熙的高压下干了几十年的实权亲王,自己号称不站队,但是手里权力从来没少过。
另一个不参与兄弟们之间事情的胤祺可是几乎没什么差事。
胤禩又是什么人,要不是康熙变了心思,大阿哥党都能原地改名叫八爷党,近五年直亲王亲近的有用的朝臣都和胤禩关系十分密切。
比起一开始还能梗着脖子不认输的直亲王,他可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想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说松手就松手,半点不含糊。
这两人的能力心智都是顶尖的,由他们从中周旋,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消息汇总到兵部,再由其他人认真分析。
至于主要负责上战场的胤祈等人就是专心负责练兵,等一个好的时机。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六,札萨克亲王上折子,称准噶尔部侵占草原,请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