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


在是别人玩的太时髦了。

胤祈:“不过后面我就知道的不太清楚了,普奇被大哥审了一遍,也不知是个什么结果。”

作为京城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大千岁的热闹可是人人都想看的。

此处更新一个信息,皇子中嘴巴最管不住的只有两个人的,一个是胤禟,一个是胤祉。

虽然交友方向不同,但是他们两个都属于朋友众多那种,胤祉混迹在文人圈子里,而胤禟常年在商人圈子里。

且他俩嘴巴都挺碎的,藏不住事,倒是侧面说明,他俩人品都还算不错。

直白不藏事的人通常不会是坏人,而比较藏着自己的人,心里一定有不可叫别人知道的东西。

经过这两个大漏勺大嘴巴,胤禔那可是荣升为怀念亡妻第一人。

使人最爱这种深情戏码,更别说设计天皇贵胄、亡妻、替身、寡妇等等热门元素,小圈子里的诗都出了十几首了!

虽然品质也就一般般,但是题材之新颖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就连女眷们也不能免俗的参与其中,佳凝也是如此。

新娘子的准备工作就比新郎官要繁琐多了,董鄂家小半个家族都在关注这件事。

且因为董鄂家出了三个皇子福晋,他家女孩的品质被皇室高度肯定,因此他家那可是卯足劲维护自家女孩的名声。

甚至最近都在联合商议给自家女孩办个学堂,不仅是学四书五经还要学骑马射箭。

董鄂家女孩的名声是很好的,他家子嗣发繁茂,还喜欢互相拉着往前走,女孩子们出身都不错。

就像是善保没起来之前,董鄂家也不算多重视,但是一旦有个机会,他表现出了价值,那么家中立刻就有堂兄弟拉着他。

善保在外为官,董鄂家的同辈人对他的子女都十分关照,每年还会特意替善保备好礼物给佟国维送去,免得因为路途遥远耽误了节礼。

毕竟以前善保是因为佟国维给了机会才逐渐起来了,四品就是个坎,度过去了一帆风顺,熬也能熬到二品退下。

佟国维这个恩情可不小。

董鄂家可不存在因为孝献皇后而女孩名声差什么的,孝献皇后董鄂氏可是被爱新觉罗家子孙世代供奉的皇后,谁敢说人家闲话那是不想活了。

而所谓皇太后讨厌董鄂家也是无稽之谈,她和孝献皇后压根就没有竞争。

且她和先皇都没见过几次,每次见面还被训,她能因为先皇而讨厌别的女人才怪呢。

董鄂家是大族,他家的女孩和瓜尔佳氏、佟佳氏一样抢手,原本这里面还有个钮钴禄氏,但是因为这几十年康熙的不喜导致整个钮钴禄氏都隐隐有些起不来,高官的数量远不及董鄂氏、瓜尔佳氏等。

佳凝还和前面的三福晋、九福晋不一样,她们大婚的时候三阿哥和九阿哥还是光头阿哥呢,那时候大家也都不算富裕。

但是到了她这里,成婚就是郡王福晋,一般是要按照亲王规格来办的。

董鄂家的女眷轮换着往府里来陪着佳凝操持婚事,她额娘也回京为闺女整理嫁妆。

即使有内务府的嫁妆补贴,可是要没有董鄂家其他人家的帮忙,这嫁妆就足够把善保家掏空几次了。

作为嫂子的皇子福晋们也经常来帮忙,除了同族的三福晋和福晋,年岁相差不多的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也是常来的。

女子们凑在一起,免不得说些八卦来。

消息最灵通的还是九福晋,她一边串着珍珠一边神神秘秘道:“你们知不知道最近正红旗大街那边格外热闹?”

十四福晋一脸兴奋,“九嫂,是不是普奇公的事!”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的不行,几乎要激动的叫出来,“对对对,就是普奇公!”

佳凝一听这话题,耳朵都要竖起来,手里的红绳立刻就放下了,她小声道:“是不是和大千岁有关的那个?”

三福晋端着架子,挥手叫奴才们退下去。

奴才们一出去,这帮子皇子福晋也不端着什么了,热烈讨论的程度和胡同口的大爷大娘也没什么区别。

京城的新鲜事向来多,但是能吃到这么近的瓜还是十分难得的。

“听说是普奇公算计了大千岁,用的还是先头大嫂的由头。”

“可不是嘛,我家三爷在裕亲王府的时候还差点给背了黑锅,和大千岁打了一家,回家气的骂了好几天呢。”

“我也听说了,先头大嫂可是个好人,再没心肝的人也不能拿先大嫂做苗头啊,这普奇公被收拾的也不冤。”

十四福晋一撇嘴,她浑然是不知道任何内情的,只是从旁人口中知道的,“听说普奇公在直亲王府走上一回,回去的时候都没人样了,也是活该!”

“这人戳人心窝子的人,就活该打断他的狗腿,要是换做我,我脸都给他打烂了。”

十三福晋忙拉她一手,“你啊。”

十三福晋看了一眼周围的周妯娌们,也忍不住道:“她嘴巴虽坏,可说的还真是有理,大嫂那可是原配发妻,人没了之后还叫这帮狗崽子拿出来算计人,大嫂泉下有灵,怄都要怄死了。”

提到大嫂,三福晋也是有些感触,“可见是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大嫂要是不死,如今还有那个新大嫂什么事啊。”

妯娌间的交情虽然会被皇子间的关系影响,但是大多数交往还是看性格合不合。

胤禔的继福晋就和三福晋不大对付,三福晋是瞧不上那小丫头,进门才几年啊!到她们面前摆长嫂架子来了。

三福晋家世显赫,老三胤祉也是亲王,无论是那一步,从来也没输过胤禔啊。

当初是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脾气宽和,对新成婚的弟妹都十分关照,颇得人心。

三福晋是愿意听这个长嫂的话,可是换了现在这个张佳氏嘛,呵呵……

三福晋一翻白眼,“还是保重自己最重要,大嫂就是人太好了,留下的孩子还得管旁人叫额娘,嫁妆看的都寒碜。”

康熙四十六年直亲王府的二格成婚的时候,那份嫁妆就叫三福晋气的变了脸色。

胤禔的大格格嫁的蒙古科尔沁台吉,嫁妆从内务府过,自然是样样具备,还有惠妃这个祖母盯着呢。

到了二格格这里留在京城,嫁了李永芳的孙子,嫁妆是直亲王府自己出。

男人们瞧不出来是怎么回事,福晋们可是瞧了,那嫁妆不过是面子光,能留给二格格自己用的没多少。

三福晋一想到二格格那份嫁妆就气不打一处来,回家对着胤祉骂了好几次这位直亲王继福晋。

后来还是胤祉嘴巴碎,这事漏了出去,才被人清楚,后来还是胤禔又派人给二格格补了一次嫁妆。

虽不知那位继福晋是如何和胤禔瞧解释的,但是无论什么苦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