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去查的,不如说是已经找到了地方,直接下手的。
短时间内,可谓是让不少人都战战兢兢。
不过好在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的太久,要不然不少人那心说不得就得一直放在嗓子眼里面去了。
短时间内倒是让朝堂上的风气为之一变,虽然这种东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为之警钟长鸣的也只有部分人,但是不得不说,也已经很有用处了。
四阿哥的名声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很多人那边也感觉,四阿哥实在是太子麾下,一位极为重要且有能力的大将。
只是伴随着太子的地位越来越危险,仍旧在那个位置上几乎没怎么动的四阿哥,就显得有些突出了。
甚至让人觉得这边可以另起炉灶了,不过就结果而言,倒是好像没有这般。
四阿哥一直站在太子身后,相比较贤明的八阿哥,四阿哥也逐渐更像是孤臣。
很长时间都是如此。
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好像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实际上也有人能够感觉到,太子的那些脏事,四阿哥那也是一样不沾。
以至于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四阿哥比三阿哥做事更多,而且对太子意义最重大,但是四阿哥和三阿哥这个站在太子身后,支持太子,但是却几乎谈不上为太子党做事的三阿哥莫名有些相似。
但是也不能说是四阿哥游离于太子党之外,若是中流砥柱都是如此,那大概也没什么人能够称之为太子党了。
甚至太子对于四阿哥都有些疑心在,细微,却存在,有隔阂,但不多。
这个关系就很是复杂,唯有十三阿哥在中间感觉有些怪怪的,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十三阿哥倒也适应了这种情况。
甚至主动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省得破坏了这里面的平衡。
可谓是当了一座好桥梁。
换言之,十三阿哥的人品,倒是也是久经锤炼而不朽。
别管是太子还是四阿哥,那对十三阿哥的兄弟情,那都是长年累月的往上涨。
太子投桃报李,亦是知道十三阿哥的为人,脏事倒也不会交给老十三去干。
甚至有些瞒着的趋势。
虽然这种事情,实在有些容易被胤祉翻出来,让太子对胤祉是又爱又恨。
而与此同时,十三阿哥凭借着自己的为人,在众阿哥之中,那也是有口皆碑,如果不是性子极为爱恨分明,说话有的时候,不见得多周全的话,那这简直就是个完人了。
以至于胤祉私下怀疑——
【老十三最后被皇阿玛短暂圈禁那件事,会不会是因为把皇阿玛骂了?】
【要不是老十三骂得太狠,要不就是指责皇阿玛,而且是直戳皇阿玛心窝子上了,真说是犯了什么重罪,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被放出来,而且在此之后皇阿玛那简直就是恨不得当他是个透明人似的,放任自流,不管死活。】
【也就是老十三没有老八那么大的声望,否则那下场不见得比老八好。】
闻数一边在八福晋这边做客,一边在心下同他道:【感觉也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唯一在旁边的四阿哥,虽然听不到对话,但是就三哥的话,实在也是让人心下忧虑和心疼。
但是眼下他也没办法,去劝什么,十三弟你日后别骂或者指责皇阿玛的话,毕竟这种东西,要是说出来,他甚至可以想到十三弟的眼神,大概和见了鬼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谁没事会对皇阿玛如此?
而且现在说这种话也没用。
事情当前,到底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怎么说,朝堂上也有不少人越发感觉四阿哥可能是皇上为了太子培养的纯臣。
这么多年都是如此,大概也不会再变什么了。
所有人都感觉,或许一切就这么过下去的时候。
一切变了。
而且是天翻地覆,朝野哀恸。
也就是在那之后,朝堂之上派别林立。
以军功勋贵为首的大阿哥党、有着不少官吏,而且大多是能人,就是性格实在各有各特点,可谓之伯乐的四阿哥党、名声最好,但是也最难混进去,无数人恨不得钻破头往里去的八阿哥党,还有其实正主明摆着已经无心,而且就冲着执意婚配一事,再是诸年长皇子中加上唯一一个无子的,基本上名亡实存,透明到要命,而且几乎是存在就是背着所有人,尤其是三阿哥本人的暗戳戳三阿哥党。
哦,是姑且命名为三阿哥党。
真说是具体,不如直接化作梦中的野望。
大多数是三阿哥麾下,不想走,但是还有向上野心的那种。
不得不说,就挺神秘组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耍酒疯大会场呢,干事没有,造势没有,能有的只有私下打气,暗地里喊个口号。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诸党争里面最安全的一群人了。
毕竟,没人在乎,也没人管。
打压那不能说是一点没有,只能说是滴水无澜。
可谓是一片太平无忧。
而且这透明人为了防止自己的事暴露在光天化日下,以至于还挺排外的。
要不是有人自告奋勇想要打入火坊内部,甚至都不知道朝堂上竟然还有这么透明的三阿哥党。
不过真说是仔细研究之后,顿时没有再探究的欲-望了。
有空把心思放在这个上面,不如想想自己怎么别被甩出去。
这些年火坊可是越发是个福地了。
这么好的机会,绝对不能浪费掉。
而也鉴于自打入了火坊之后,原本和以前同僚关系也淡了,甚至同为大阿哥党的党羽,他甚至都不被联系了。就跟石沉大海一样。
实在让人瞪大了双眼,有些意想不到,不过在确认之后,转头一心一意留在火坊,而且是十年如一日。
直到改天换日之时……
四阿哥胤禛到底还是成为了皇帝。
那天晚上,正是深夜,诸阿哥已经被召集了过来,但是仍旧是过了很久之后,康熙才单独见了胤禛。
登基的那一天,望着诸大臣与兄弟们,胤禛久违地感觉到了放松。
那是一种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以防泄露的放松。
这种感觉实在是轻松而又自在,如鱼入大海,如鸟上青天,即将大展拳脚,雄鹰上天。
相比较胤禛,其他人虽然没有那么轻松自在,但是心情还是较为平静。
当然,这是大部分人。
相比较胤祉所说的,他如今倒是没有大将军王这个称号,倒不是因为康熙不给,主要是西北那边多年没有什么战事。
所以老十四自然也没有领兵的这个机会。
不过也正因为八阿哥从始至终虽然没有什么一飞冲天,但是也谈不上什么落魄过,大阿哥那边也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