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9


子之功将会彻底盖过所有阿哥,有生之年,将无人能出其右。

这就像他急于收复三藩稳固皇权一样,虽冒险,但只要能成,便再无后顾之忧。

道理康熙都懂,只是依旧舍不得胤礽去冒险。

他觉得,只要有他在,胤礽不需要去拼命,也能安安稳稳的接过大清,他不会让任何人动摇胤礽的太子之位的,他希望胤礽能依赖他,信任他。

然而到如今,太皇太后依旧不信他,就如当初在盛京城一般,认为胤礽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稳固储君之位。

康熙不知道胤礽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他也不想知道。

他怕答案太过伤人。

第二天一早,康熙放过了常泰,又喊来了胤礽。

“保成啊,朕打算把户部和吏部交给你来管,再加上原本就在你手中的工部,六部其三都在你手里,”

康熙十分突兀的说道,“礼部和刑部自成一脉,暂且不论,兵部如今在你舅舅手中,你也该放心。朝中内阁多与你有故,你若愿意留下来监国,在此期间折子不必送到军中,朕全权交给你来处置,如何?”

不就是要稳固太子之位吗?

军功固然重要,但胤礽背后有常泰支持,又手握两红旗,并不差什么。

他可以直接将朝权送到儿子手中,让他掌控最至关紧要的户部、吏部,让他以监国之名行帝王之权,这难道不比军功更来的直接?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太子,不需要冒险去立什么功劳,他会亲手将这江山送到他手里的!

胤礽愣了半晌,才稍微猜到了康熙为什么突然抽风。

“阿玛,这不合适,”

胤礽劝阻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我虽是太子,但也只能是太子,绝不能行帝王之权,否则恐为他人所趁,肆意挑拨,致朝局动荡,人心不安。”

现在有些人只是想换个太子,若真叫康熙这么干了,那他们就会想换个皇帝了。

“您之前还教我要与兄弟们拉开些距离,怎么如今却又叫我逾矩?”

胤礽笑问,“您可不能‘双标’啊!”

康熙怒瞪他:“若不是你非要去战场,你以为朕会想出这馊主意?你乌库妈妈担心你地位不稳,才会支持你亲征,朕就是觉得,没必要叫你去冒险。”

说到底,康熙就是不想胤礽有一点点危险。

他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太子,怎么能经受战场的风霜?

就算是擦破点皮,都能叫他日夜难安!

“保成啊,你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在宫里待着吗?你要什么,朕去给你拿来,朕只希望你能平安康健,”

康熙像小时候一般摸了摸儿子的头,“这大清的江山,一定是你的,你只要好好的等着就够了,剩下的都可以交给朕。”

胤礽觉得,他阿玛可能真的快到更年期了,不然怎么突然变得这般患得患失起来?

以前不是总想着叫他锻炼锻炼,很小的时候就敢带他去攻打雅克萨城,怎么如今他长起来了,他反倒不放心了?

“我每天都给您写信?”

胤礽试探着安抚康熙,“保证让您日日都能得到我的消息,行吗?”

康熙又瞪他:“你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吗?”

胤礽纠结了一下,还是解释道:“其实我想自己去,一则是像之前说的,引出噶尔丹,二则是想见见大姐姐,帮她彻底将喀尔喀蒙古握在手中,三则,我若是能成,想用功劳跟阿玛换个条件。”

康熙皱眉:“什么条件还要军功来换?你想要什么直说便是了。”

“就是那种就算您答应了,朝野上下也不一定会答应的那种条件,”

胤礽讨好的对着康熙笑,“阿玛,您就让我去吧,我不想您为难,所以想用军功来堵住朝中那些人的嘴,我保证绝不会胡来。”

康熙眯着眼睛盯着儿子,总觉得他没打什么好主意。

他才不信胤礽的条件会是他能同意的,十有八九是什么他肯定不答应的,这小子才会想走歪门邪道。

可他连朝权都愿意给他,还有什么是不能答应的呢?

康熙一时间也想不到,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明白了儿子想要去的决心。

罢了,这小子连暗藏的小心思都拿出来说了,可见是真没有底牌了,他若还是拦着,那保成只怕要埋怨他了。

保成这么乖,想来也不会说出什么真叫他为难的条件。

“算了,你想去就去吧,”

康熙最终还是妥协了,“就按你说的,每天一封信,不许停了,不然朕就亲自去抓你回来。”

这信也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给这小子加一把无形的锁,让他想冒险之前好好考虑考虑。

“但是,不准离开中军,不准进入对面射程之内,不准甩开朕给你带去的人,特别是御厨和太医,都必须时刻随行,”

康熙仔细叮嘱,“什么事都不准瞒着朕,身子有任何不适,就立刻回京,知道吗?”

胤礽乖巧点头,说啥都答应。

康熙还是觉得,将这小子放出去就很难管住他了,但他也是实在拗不过儿子,只能化作一声叹息:“哎,真希望你能慢些长大。”

小鹰终是要自己去飞翔了,他是拦不住的,他总不能剪掉他的翅膀。

或许他是真的开始老了,才会有这么多的不舍和惆怅,但终究,还是要放手的。

太子要亲征准噶尔的消息一经传出,朝中议论纷纷,猜测不断。

有人觉得这是太子长大了,按捺不住要立功争权,有人觉得战场危险,康熙不该放太子前去,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盘算,如何将自家崽子塞进太子的军中。

很明显,这一战太子就是冲着军功去的,那跟在他身边的侍卫护军,也一样能有一份功劳。

皇上是不可能让太子冒险的,所以这份功劳就跟白捡的一样,谁能不动心?

那些个平日子一说要去军中历练都躲得远远的纨绔子弟,这会儿倒是一个个都积极得很,嘴里喊着要为国尽忠,心里是什么样的心思,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

胤礽瞧着桌上那明显比平日里高一大截的请安折子,完全没有看一看的兴趣,全都丢给了胤禛去处理,就像当初康熙将请安折子都丢给他看一样。

胤禛倒是认真,竟是列出一张名单来给胤礽,将那些想要随军出征之人给分门别类,有些是还算有点本事的,有些是纯纯来添乱的。

“太子哥哥,我觉得,倒不用全都推拒,这些功夫还可以,平日里也没什么不好名声的,可以带着去历练一番,”

胤禛建议道,“如今天下太平,难得有上战场的机会,这些八旗子弟也需要这份军功来承袭家业,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胤礽看着像个小大人一般的弟弟,笑了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