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6
姐姐的命。”
“想得更坏些,也许幕后之人并不想让大姐姐死,但却希望大姐姐出些什么事,以后才更容易拿捏她。”
胤礽说到此处,眼睛里已然是藏不住的杀意。
康熙反复琢磨着胤礽的猜测,越想脸色越黑,最终抄起桌上的镇纸砸在地上,怒道:“贼子可诛!”
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只看谁是最终的受益者便是了。
他一心想要跟喀尔喀蒙古结盟,甚至不惜将心爱的闺女嫁过去,促成两方世代友善,一起共抗外敌,却没想到喀尔喀蒙古竟然心怀叵测,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如今想想,土谢图汗部那么爽快就答应陈兵色楞河畔,除了防着噶尔丹,又何尝不是在防着大清!
“皇上息怒,”
张英适时地开口劝解,“土谢图汗部身处夹缝之中,对他们而言,三方制衡总比将命运完全交由一方来决定更安心些,察珲多尔济有此一策,并不算稀奇。”
“臣以为,如今大清还是要以同鄂罗斯的议和为先,无论是准噶尔部还是土谢图汗部,都可以后面再清算,”
康亲王趁机也跟着劝道,“既然土谢图汗部敢对大公主起坏心,那咱们不与他们联姻便是了,且叫他们自己去应付准噶尔部。”
康熙不满:“难道朕的闺女险些丧命,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
胤礽说道,“准噶尔部那边我们可以从甘肃青海一带下手,先夺下几座城来给大姐姐压压惊,至于土谢图汗部,汗阿玛只管狮子大开口,他们不肯答应便来战!”
准噶尔如今占据着西藏、新疆乃至漠西蒙古一带,地域之辽阔,其实并不输给大清多少,即便是大清军队武器先进远胜准噶尔,想要彻底将其灭亡,依旧需要很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准噶尔地区土地贫瘠,人丁稀少,再加上当地民众世代信仰问题,大清即便是将其完全攻占,想要百姓归心,也非易事。
对于如今的大清来说,西藏、新疆地区实属鸡肋,漠西蒙古康熙也没什么兴趣,若不是噶尔丹狼子野心,总想插手喀尔喀蒙古甚至中俄之间,康熙说不定真的容得下他。
但土谢图汗部却不一样,康熙可以放任准噶尔部霸占西边,却绝对容不下土谢图汗部反叛。
虽然隔着漠南蒙古,但土谢图汗部还是离东北、离北京城,太近了。
第158章
这个道理,土谢图汗部也是心里有数,故而他们才不敢明面上与大清作对,只敢背地里用这等腌臜手段。
康熙并不是刚愎自用的君王,特别是他家太子的建议,他从来都是肯仔细思量的。
这日之后,康熙依旧主战,但就如同胤礽所言,将战场放在了青海一带,用的是宁夏、成都两大营的八旗将士,彻底弃用蒙古人。
同时,康熙以大公主受惊为由,将原定在来年春天同喀尔喀蒙古的会盟取消,却又送信给漠南蒙古诸部,邀请其共赴木兰围场,围猎会面。
这就是明摆着告诉喀尔喀蒙古诸部,大清并不是非要用他们不可,若他们不得用,大清也不介意扶持漠南蒙古一统草原。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收到消息后,独自一人沉思良久,后令其子噶勒丹多尔济携妻敬安公主、子敦多布多尔济上书康熙,求请公主归京省亲。
敬安公主乃是多尔衮的女儿,顺治年间嫁到土谢图汗部,此后从未归京过,与大清几乎断了往来。
此时突然上表要带着丈夫和儿子归京,其用意不言而喻。
康熙收到来信后并没有直接驳回,而是亲自送到了慈宁宫。
大公主正陪着太皇太后读经文。
遇刺之后,她就再没有出宫过,甚至没有亲自去探望一下为了保护她身受重伤的乌尔衮,而是将自己关在了慈宁宫里,整日不是抄经,就是跪在佛前祈福。
太皇太后实在心疼,便叫大公主拿了经书来读给她听,慢慢的念,倒也不累人。
康熙瞧见大公主也在,犹豫了下,大公主识趣的福身道:“汗阿玛陪着乌库妈妈吧,我该去敬香了。”
然后便告退离去。
等她走后,太皇太后叹气道:“皇上啊,如今出了这样的事,还叫大公主去漠北,我也是着实不放心,不如就成全了她和乌尔衮吧。”
乌尔衮虽然是她和康熙给二公主看好的额驸,但现在谁人看不出乌尔衮真正有意的是谁,再勉强也不是好事。
大公主懂事是一回事,他们做长辈的,也该多为她考虑。
与土谢图汗部的联姻不急于一时,即便大公主不去,二公主不合适,还有三公主、四公主乃至宗室格格们,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叫公主嫁过去也是好的。
“我从来没想过勉强她,她若是当真看上了乌尔衮,只要她说要,难道我还能舍不得给她?”
康熙将敬安公主的信拿出来放在太皇太后面前,“我本想着将大公主许给察珲多尔济的小儿子,但今日收到敬安公主的信,说想要带额驸和儿子回京省亲,我倒是觉得,再等上几年,将公主嫁给敬安公主的儿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敬安公主这个名字仿若隔世,太皇太后反应了许久,才想起来这是谁。
多尔衮的小姑娘当年是她亲手嫁出去的,出嫁的时候才只有十三岁。
那时她也是为了保住那丫头的性命,可那丫头却记了仇,这么多年来从不给她只言片语。
如今康熙乍然提起,太皇太后却是难免担忧。
“旁人也就罢了,敬安公主终究不适合回京,”
太皇太后捻动佛珠,“就叫她明年到木兰相见吧,正好你也看看她的孩子能不能成。”
康熙本以为太皇太后会想见见敬安公主的,却不想太皇太后竟是比他更加决然。
他依稀记得年少时还曾听太皇太后讲过敬安公主小时候的趣事,那会儿的太皇太后对敬安公主充满了歉疚和思念,一别二十几年,如今却是物是人非,竟连见面都不愿了。
康熙走后,苏麻喇姑叹气道:“您这又是何苦呢?明明也惦记着敬安公主,她幼时的玩物您都舍不得扔,为什么不叫她回来陪陪您呢?”
“苏茉儿,我怕啊,”
太皇太后神色郁郁,“真要见了,我怕我狠不下心来。那丫头要是求我帮她,我又如何拒绝的了?倒不如干脆别见,也叫她死心,好好的求着皇上,才是正道。”
苏麻喇姑自是懂得这个道理,但就是心疼太皇太后。
她们家格格这一辈子都对多尔衮的事耿耿于怀,可到头来却是连他最心爱的小女儿也护不了,心里如何能好受呢?
“格格啊,皇上拿着敬安公主的信来问您,就是在意您的心意,您又何必苦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