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
应了会令礼部等协商,但胤礽并不看好这个提案能通过。
当初将秀女选秀年纪定在十三岁,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推演过的,如今想要往后延,就会有许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是必要,朝臣们是不会愿意的。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不懂制度,却又能影响到旗人,让他们将成亲的时间往后挪一挪呢?
胤礽迷迷蒙蒙的想了一夜,第二天被叫起来塞进马车里的时候,眼睛都没睁开。
今日石家母女买到了新马车,康熙就没再出去骑马,而是搂着胤礽,让他靠着睡。
胤礽趴在康熙腿上,突然说道:“阿玛,旁人家咱们不好管,但阿哥公主们的亲事,您却可以自己做主啊!咱们家的公主,一定要等十八岁,不,二十岁,再嫁人!”
公主们是要远嫁蒙古的,决不能还没成年就叫她们出嫁,必得万事准备妥帖,让她们健健康康周周全全的出嫁,这样即便是在蒙古,她们也能好好的生活。
“你还惦记这事呢?”
康熙捏了捏胤礽的脸颊,“朕就说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改选秀的年纪了,原来是担心你姐姐妹妹。放心吧,朕的公主们金贵着呢,必得多留在朕身边几年,才舍得将她们嫁出去。”
康熙与闺女们虽然算不上亲近,但毕竟还是心疼的。
旁人家的闺女就算出嫁了,逢年过节的也能相见,可他的闺女一旦远嫁,也不知这一生还能见几面。
故而康熙不着急,就像胤礽说的,他打算将闺女留到十八之后再说。
“阿玛,有没有可能,我是说如果,咱们大清再昌盛些,就不用姐妹们远嫁了呢?”
胤礽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是他以前不敢去碰触的话题,因为历史上满蒙联姻就是大清的国策,所谓“公主守国门”,大抵就是如此。
可研究过南怀仁设计的那些火炮火枪之后,他突然觉得,这个国策也不是不能改。
蒙古铁骑虽然厉害,但血肉之躯怎么抵得上火器?
之前大清一直与蒙古联姻,多半是为了依靠蒙古骑兵抵挡鄂罗斯人和漠西蒙古,如果大清自身的军事实力够强,那蒙古本就是大清的领土,又何须公主来守国门?
他要是没记错,将来他会有二十几个弟弟,其中不乏十四阿哥胤禵这样的猛将。
有这么多兄弟在,又为何偏要牺牲公主们的一生呢?
他的姐姐妹妹都是自小娇养着长大的,即便再学好骑射,依旧很难习惯孤身一人在草原上的生活。
万一那些蒙古额驸们起坏心,她们又如何自保?
历史上的和亲公主们,最终可没活下来几个!
一想到自己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姐姐妹妹要被渣男欺负,胤礽就非常恼火。
“朕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
康熙在胤礽面前素来不遮掩,“公主远嫁本是为了安抚蒙古人,若不嫁公主,那宫里就得多进几个蒙古嫔妃。保成,你有没有想过,到时候宫里会变成怎么的境况?”
胤礽认真思考。
如果康熙开了蒙古嫔妃入宫的口子,那蒙古人想要的,应该就不仅仅是将女儿送进宫那么简单了。
毕竟太皇太后来自蒙古,皇太后也来自蒙古,那皇后是不是也该来自蒙古呢?
康熙若是要以此安抚蒙古,那就不可能不让蒙古嫔妃们生孩子,如果将来宫里多了几个有蒙古血统的阿哥,那蒙古人会不会又要觊觎太子之位了?
这么多年来康熙死守着不肯让蒙古人染指后宫,即便是选秀不得不选进来的蒙古秀女,亦是出身不高,只是庶妃,没有位份也没有宠爱,自然不会有孩子。
也正是因此,如今蒙古对大清朝局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最低,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镇守北关而已。
“阿玛,我知道咱们北边的国境线很长,又隔着整个蒙古草原,想要驻军镇守,十分困难,但事在人为。就算蒙古大部不肯低头,但只要我们给出的好处够多,自然会有小部落愿意为大清效力,我还是觉得,火炮比公主,更能震慑蒙古人。”
胤礽认真道,“当然,我也不是说就要断了满蒙联姻,额驸可以是蒙古人,但却不一定非要公主远嫁,按规矩招额驸入京开府就是了。”
让公主和额驸住到京城里来吗?
康熙思索了一会儿:“的确有这样的先例,咱们以前跟三藩联姻之时,便是额驸入京的。”
也正是因为他当年果断处决了吴应熊父子,才叫吴三桂后继无人,加快了平定云南之乱的进程。
如果选出来的额驸是蒙古诸王的子孙,并不需要统领部族,倒是当真可以叫他们先入京,等将来需要承袭爵位之时,再回去便是。
“这事儿朕知道了,等过两年同蒙古会盟的时候,朕会跟蒙古诸王商议,”
康熙应承道,“不过若是选中额驸需要统领部族,还是得公主嫁过去的,但成亲以后,公主也可以带着孩子回京小住。”
后面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公主们有了子嗣之后,便可以跟额驸分居了。
因为公主的子嗣便是未来的部族继承人,康熙自是希望他们能在京中长大,这样也会更加亲近于大清。
而公主生下子嗣便算是完成了使命,若是夫妻不和,那康熙也不会勉强闺女必须留在草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毕竟如今最年长的大公主也才十二岁,总得六七年后,才能出嫁。
其实这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相比于让公主按制远嫁,要稍微麻烦一些。
若是胤礽不提,康熙也没多想,按制办事就是了,但胤礽纠结,那他也不介意稍微操点心。
说到底,是因为胤礽心疼姐妹,愿意与公主们多亲近,才叫康熙也多疼爱闺女们几分。
这些年嫔妃们接连有孕,阿哥公主越来越多,康熙对于更小的子女们,远没有对胤礽那般在意。
也就是四阿哥因为佟佳贵妃的缘故能多见康熙几次,其他阿哥们,一个月也见不上一面,又何谈疼爱?
更不用说公主们了。
好在还有胤礽在。
胤礽不忙的时候,很喜欢去瞧瞧自家的小包子们,就算如今他大了,不好往后宫里钻,也会时不时借着太皇太后的名义,叫奶娘抱着弟弟妹妹们到慈宁宫来相见。
也是因为他总在康熙面前念叨这些,康熙才对儿女们更多了些了解,说起阿哥公主们的性情喜好,胤礽可比康熙熟悉多了。
“大姐姐估计是不愿意留在京城的,她之前就说了,想挑个小部族的台吉,才好自己掌权,”
胤礽闭着眼睛念叨着,“二姐姐是不愿意去草原的,她性子弱,只怕去了会被欺负,阿玛帮她选个能跟她进京的额驸吧。”
“三妹妹看着柔弱,但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