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乎就是给她们的嫁妆直接翻了一倍,还没有那些不能换钱的物什,是实打实的真金。
大公主第一个上去数金条,口中道:“妹妹们,这是汗阿玛和太子心疼咱们,大家拿回去,必须得自己收好了,决不能叫旁人惦记了去。这些压箱底的金子,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能救咱们的性命!”
二公主还是有些犹豫,想拿又不敢拿,三公主却对胤礽道:“太子哥哥,你能帮我保管这些金子吗?”
她虽然已经搬到了西三所单住,但毕竟年纪还小,生母位份又低,总还是会有不长眼的奴才起坏心思。
想糊弄她的有,偷东西的也有,她不是不敢处置,而是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那些只是有些小坏的奴才,她选择放任,只要她们不过分,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她一个生母位份低微的公主身上也没什么油水可捞,她们拿不到好处,就会自己想办法离去了。
但若是她将这些金子带回去,一个不留意被发现了,丢了金子是小,就怕会有人见财起意,生了歹心,连她的性命都要害了去。
所以三公主选择将金子托付给胤礽,她最信任的太子哥哥。
她知道太子哥哥是绝对不会害她的。
“好,那我便帮你保管。”
胤礽没有问为什么,直接一口应下,然后从腰上拆下来一块玉佩递给三公主,“这算是信物,如果有一日你不方便亲自来要,便叫信得过的人拿这个过来找我。”
那玉佩不是胤礽随手在康熙那里拿来的那种,而是康熙特意叫人给他做的一套十二生肖,这一块正是排行第三的老虎。
三公主接过来收好,二公主此时却也想明白了不要白不要,上前跟大公主一起数,说道:“那我让我额娘帮我存着,万一她有急用,也能派上用场。”
胤礽也不反对,让人找了小盒子来,给两个公主装金条。
被这金子的事儿一搅和,公主们也没了继续清点的心思,便各自叫人捧了匣子和一些随便拿的小玩意,先回去了。
大公主跟三公主同路,正好互相打掩护,西三所里的奴才们只当她们又拿了些好玩的东西回来,没人发现大公主身边跟着的那个小太监捧东西的手都有些发颤。
二公主则是直接去了钟粹宫,只说太子给了好东西叫荣嫔来看。
荣嫔原本没当回事,直到屏退了众人后,二公主打开了那装金条的盒子,她才震惊的瞪圆了眼睛。
“你,你,你是不是跟着太子一起闯祸了?”
荣嫔不敢置信。
二公主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荣嫔听罢后方才长出了一口气。
“太子当真是心疼你们啊,这一匣子金子,可比内务府准备的那些华而不实的嫁妆实在多了!”
荣嫔拿了钥匙,打开了床头的柜子,费力的将那匣子放进去锁好,“你放心,额娘帮你好生存着,等你出嫁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底气,压在你的嫁妆箱子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动。”
哪个额娘不疼闺女,荣嫔自己私下里也在给二公主攒压箱底的银子,可她再怎么攒,也不如这一匣子金条来的多。
有了这个,再加上她攒的,她闺女将来定然不会受欺负。
另一边,胤礽先叫人将三公主的那一份数出来收好,然后又数了同样的一份出来,跟三公主那份收在一起。
那是他给郭庶妃的四公主留的,但如今却不是给出去的好时候。
郭庶妃的位份太低,虽然有宜嫔护着,但胤礽并不能确定宜嫔是不是真心对四公主好的。
还是等四公主长大之后再说吧,总不会少了这个妹妹的一份。
四个公主分走了一半金子,剩下的金子怎么用,就又是个问题了。
虽然也可以留下来等着给其他公主,但五公主连影子都没有呢,现在就存,未免太早了些。
若是能做点赚钱的买卖,不但可以给公主们做嫁妆,多出来的还能建个类似后世慈善基金会的机构,或是像上次地震那般救济灾民,或是可以帮助一些可怜之人。
胤礽还没太想好具体的运作方式和要投资什么样的买卖才能赚钱,这种事情,找曹寅和纳兰性德商量是最好的,可如今他俩去了盛京,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胤礽最后还是叫人将这些金子都收了起来,然后提笔写信,问纳兰性德何时归来。
纳兰性德和曹寅如今却是在筹谋一件大事。
他们来盛京原本是为了筹备来年康熙祭祖之事,但到了之后却发现盛京这边早已准备妥当,根本不需要他们插手。
他们在盛京也无事可做,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并不想就这么回去,故而奏请了康熙,想要继续北上,往雅克萨城一带去看看。
在那里,副都统朗坦正在与鄂罗斯人对峙,他们想要亲眼看看,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
第74章
胤礽并不知道他家侍卫去了边关,此时云南的捷报终于进了京城,朝野上下一片欢欣。
大多数人是真的高兴,因为持续六年多的三藩之乱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库几乎见底。
如今终于战事停歇,虽说被战火重创的云贵之地拿不出什么余粮,但只要不再往里面搭钱,就够户部松一大口气的。
康熙很高兴,竟是直接带着胤礽上了朝,而胤礽身为太子在朝堂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众宣读云南捷报。
这几年来康熙压力也很大,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当初撤藩的举动太过冲动,才导致了三藩之乱,所以这场仗,他必须得赢。
如今他终于将整个中华版图收归囊中,又如何不兴奋?
在胤礽读过捷报之后,他直接宣布以此功绩祭奠四方神灵,并将于明年亲自赴关外祭祖,告慰祖先。
另外,凡是受过战火影响之地,全部免一年赋税,所囚之人,如无谋逆,尽数释放。
免赋税这一点,胤礽没有意见,但是赦免囚犯,他是不赞同的。
但大赦天下是帝王的权利,胤礽虽然是太子,却无权置喙。
康熙虽然一时高兴带他上朝,但并不代表就准许他议政,他如今还只是个吉祥物而已,只要坐着微笑就够了,不应该开口说话。
胤礽乖乖的坐在康熙旁边,听着朝臣们尽己所能的歌功颂德,在此时,就连那些最喜欢没事找事的宗室们也都会好好说话了,因为立了战功的是他们八旗兵,他们都在等着从中分一杯羹。
然而康熙在听够了美言之后,突然神色一变,又叫人当众宣读了另外一个折子。
那是西南军中将领所上,参安亲王违抗圣旨,纵容手下在昆明城里烧杀抢掠,造成平民死伤众多,差点引起民乱。
除了这封折子之外,还有好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