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事一起上了折子,直言百姓因此受益良多,给朝廷赈灾亦提供了方便,故而请康熙奖赏这些善心之人。

康熙大悦,将宫中募捐一事说出,并将那张写着捐赠人名的榜单拿了出来,许多朝臣一看才发现,自家的孽障竟然名列其中。

“这张榜单只是其中一角,还有许多偷偷买粮送给百姓,却不愿留名的高洁之人,”

康熙说道,“还有很多寒门学子,虽拿不出银子,却肯出力,正是他们不辞辛劳去了每个村落,才叫更多的人受益,他们亦是功臣。”

“朕知道,你们中也有在城中施粥赈灾,但大多数人却是独善其身,不曾有过半分的怜悯之心,”

康熙盯着那些低下了头的大臣,“你们或许觉得朕在跟你们要银子,觉得自己家里并非多富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来,但朕告诉你们,你们刚刚夸赞的这次绵延整个京郊的善举,每个善心人所出并不多。”

“即便是宫中嫔妃,皇子公主,太子也只让出一个月的月例,那些榜上有名的八旗子弟,一人最多不过二十两!这点钱,你们之中谁拿不出来?”

“只不过你们都只想着各自为营,想着若要出钱定要博一份好名声,所以即便是施粥,也非要将施粥的地方放在京城里最显眼的位置,一条街上恨不得有十几个粥棚,将京中百姓喝得绕着走,根本不在乎真正需要的人是不是能得到这碗粥!”

“你们中有多少人跟朕念叨过家中子弟无能的?看看这张榜,脸疼不疼?”

康熙嗤笑道,“还有那些个因为地震上折子说什么地动不祥,定是京中有妖邪作祟的,你们若是脑子不好使,就给朕都滚回家种田去!”

朝臣们噤若寒蝉,全都低头不语。

等散朝回家之后,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将往日里最看不上的儿子叫来,仔细询问赈灾一事。

问过之后他们纷纷点头,看向儿子的眼神都变了。

“你小子可以,在皇上面前给老子争光了,以后好好进学,将来好承袭家业!”

多少个“纨绔”子弟都在同一天听到了同样惊悚的话。

“纨绔”子弟们:……救命,怎么赈个灾还将自己搭进去了?

进学是什么,承袭家业又是什么,他们只想快乐的玩耍啊!

第49章

胤礽倒是没注意自己的无心之举给鄂伦岱的小伙伴们带来了怎样的“噩梦”,他看着账目上剩下的银子,琢磨着还能干点什么。

既然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到了,那他们这点儿粥便没什么用了,粥棚也可以撤了。

账上还剩下一千二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比他一个太子一年的年奉还多,定然是不能就这么拿回来,须得想办法继续用在百姓身上才好。

只是如今不缺粮食,衣物棉被这些东西,后宫嫔妃们和反省过后的朝臣们都在出力,也不用他再来插手。

胤礽思虑良久,问纳兰性德:“容若,你说在入冬之前,百姓们的房子都能修复好吗?”

这却是问道了纳兰性德的盲点上,他便是文武双全,对于修房子这件事,也是一窍不通。

“要不,奴才去工部打听打听?”

纳兰性德提出建议。

胤礽想了想,却还是摇了头:“算了,不好私下问工部,还是我去问阿玛吧。”

康熙听了胤礽的问题,倒是给出了答案:“损毁不严重的屋子倒是还好,一两个月足够修好过冬了,但有些原本就不结实,彻底塌了的,恐怕没那么快重建好。”

朝廷会帮着受灾的百姓重建,但人手有限,得一处一处来。

康熙已经问过工部了,想要彻底恢复到地震前的状况,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会有相当一部分百姓要无房过冬了。

“不能多招些人手同时开工吗?”胤礽问道。

康熙摇头:“三藩战事未定,国库本就紧张,这天下受灾需要朝廷救助的也不止京城百姓,银钱有限,若是招更多人手同时开工,就要从其他方面节省,只怕到时候修出来的房子,会有隐患。”

特别是经过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后,没人能保证来年会不会再有地震发生,所以重建房屋的时候,工部需要多考虑抗震的事情,也导致工期加长,材料更贵。

胤礽正要开口,康熙却又道:“你那点儿银子就别拿出来显眼了,不过是杯水车薪,帮不上什么忙的。”

百姓们几日的米粮靠募捐尚可,但建房子却远远不够。

“我没说要帮着建房子,”

胤礽想的是另外一件事,“阿玛,既然明年房屋就能重建好,那咱们只要帮灾民度过一个冬天就可以了,想来他们也不会介意在一起挤一挤的。”

康熙琢磨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修善堂?行倒是行,但就凭你那点银子,也建不出太多屋子吧?便是临时住一冬天,也要考虑到保暖的问题,不是只搭个棚子能遮风挡雨就行。”

“汗阿玛,您记不记得上次在畅春园钓鱼的时候,宜嫔娘娘曾经说过她小时候在盛京住一种地下的房子,说是挖个坑做个顶子就行,冬天里很是暖和,”

胤礽提醒道,“不如咱们也学学盛京,这个又不需要复杂的设计,请人来挖坑就行了。”

康熙回忆了一下,依稀有些印象。

“去传工部的人进来,要了解盛京的。”

不多时,工部侍郎玛喇应召前来。

玛喇曾经在盛京管过几年工事,一听康熙说的地洞,立刻答道:“皇上您说的是地窨子,是咱们的老传统了,如今盛京乃至长白山一带依旧有许多百姓冬日里会挖了地窨子来住,方便又暖和。只是这地窨子的耐用性很差,每年都要翻新或是重建,并不适合长久居住。”

“倒也用不着多久,能过一冬天就行,”

康熙听着有戏,“若是要在京郊建出足够灾民居住的地窨子,你估计需要多久,又需要多少银钱?”

玛喇笑道:“皇上有所不知,这地窨子修建十分简单,只要选好了向阳避风的山坡,向下挖出长方形的坑,三四尺即可,坑里铺上木板,立起房柱,再将椽子斜搭在柱子和坑边上,留出门窗后,砌上矮墙,便成了。”

“地窨子的工艺简单,不需要非得请工匠,让百姓自己动手挖便可,只要木材充足,几日便能建成,花不了几个银子。”

“如此甚好,你立刻回去将地窨子的图纸和建造方法整理出来,并在京城四周选好适合建造的地址,规划清楚后教无处可去的灾民自己动手修建,但切记一定要派人检查好确认不会坍塌,再给他们木头让他们上顶。”

康熙吩咐道,“银子,找太子要。”

既然让灾民自己动手,那就省去了劳工的费用,只需要买木材之类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