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6
才,跑不掉的。
在林默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五年,岑玉终于正式入仕。
这一年岑玉十八岁,赵怀逸十三岁。
赵怀逸正式离开了皇宫,回到了早在五年前就建好的逸王府。
他现在是真正的“小王爷”了。
同年,岑玉向二十岁的殷竺茗第五次提亲,殷竺茗终于应下。
这五年以来,两人渐渐对彼此心生好感,双方父母也是极其满意。但殷竺茗一心要在太医署往上爬,迟迟没有成亲的打算。
岑玉不急,但岑父很急。
殷竺茗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自家儿子没有功名在身,十八岁了还只是个王爷的伴读。
所以五年里他每一年都朝殷家递请帖,不过就是有去无回罢了。
殷竺茗态度坚定,岑玉也同样坚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急切而受影响。
今年赵怀逸离开了国子监,正式出宫建府,岑玉也不能再留在国子监,于是考取了功名,果然一举夺魁,官至五品。
这还是赵怀宁为了不让众人太关注岑玉,不然他恨不得直接把丞相的位子推给岑玉。
亦是同年,在凌白的指导下、殷竺茗研制出的新药方效果极佳,直接被皇帝连着提拔了两级。
殷竺茗和岑玉一时间风光无限,又是单身,退休的殷太医在家,庚帖收到手软。
于是殷竺茗和岑玉一拍即合:嗯,就是现在。
两人以迅雷之势定了亲,定亲当天岑玉鲜衣怒马在都城绕了两圈,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两家定了亲。
连赵怀宁的晚辈们都定了亲,赵怀宁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朝堂的老臣们不由有些着急。
但因几年前在太后和皇帝那儿屡屡受挫,他们也不敢再妄加干预,不过也少不了在朝上几名大臣联合起来一提再提。
赵怀宁这日脸色阴沉地下了朝,直奔慈宁宫。
林默早为他准备好了早膳。
最近几年她把赵怀宁的嘴养刁了,把食谱送到御膳房让御厨做,赵怀宁非说味道不对,只要吃林默亲手做的才行。
不过林默也乐得惯着他。
自家孩子,自己不惯谁惯?
不过赵怀宁也不肯累到林默,每天只用一顿饭是出自林默之手就够了。
林默给他盛好饭,递到他面前,又见对方闷闷不乐的表情,忍不住笑道:“这是怎么了?”
“又是哪个大臣说话难听了?”
林默通过金手指听了赵怀宁的心声整整五年,对赵怀宁越发了解,即使现在赵怀逸不在,自己也能把赵怀宁的心思猜个差不离。
赵怀宁这两年提拔的臣子哪哪儿都好,就是一点不好——心直口快。
别说某些暗暗作祟的奸臣了,就算皇帝有哪个决策做得不好,他们也要毫不避讳地讲出来。
为此,赵怀宁总是一脸郁闷地下朝,来慈宁宫坐一会儿,不过没一会儿他就自己好起来了。
因为他知道,这是好的现象。
说明他有一群不畏强权的好臣子。
林默以为这次也是一样。
不料赵怀宁却摇了摇头。
他一声不响地吃饭,林默也不由担心起来。
直到早膳用完,赵怀宁的脸色好了很多,这才说起原是那群老臣又“催婚”了。
林默闻言也不高兴:“他们真是太闲了,子忍你该多给他们派些工作。”
赵怀宁面上淡淡的笑意:“旁的倒是无所谓,说便说了,只是他们这次提到……”
“母后会想抱孙子。”
因为这群老臣平均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在这个成亲生子都很早的年代,他们早就抱了好几个孙子孙女儿了。
这一批同龄人之中,只有当今的太后娘娘还未享受到含饴弄孙绕膝之乐。
早年还好,逸王还小,能陪在太后娘娘身旁。
今年逸王也离宫了,太后娘娘身边没人陪伴,实属为人子的不孝。
赵怀宁说起这话时,视线一直往林默脸上瞥。
没想到林默听完赵怀宁的话,狠狠地拍了下身边的桌子:“别听他们胡说!”
“母后才刚送子安出宫没多久,好不容易清净几天,怎么可能想再伺候孩子!”
林默煞有介事地望着赵怀宁:“子忍啊,你可千万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母后这辈子,有你和子安两个孩子就很满足了,你小时候母后没能照顾到你,让你受了委屈,母后心里有愧。”
“这件事带来的伤害,谁也没有办法抹去。”
而造成这个伤害最根本的原因是祖宗留下来的制度,让生母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要拱手让给一个只是位分比自己高,却不知道抱着什么心态接手养孩子的妃子。
“母后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能养出你和子安这么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母亲的功劳。”
“而且我想,这后宫之中的女子和孩子,总是要被这制度所桎梏。”
“所以。”
林默认真地注视着赵怀宁的双眼:“如果不是你真心喜欢,且与你两情相悦的女子,你就不要把她带回来。”
“任何人都不能替你决定你还喜欢一个怎样的女子,也不能让你们生出一个不是真心相爱而出生的孩子。”
“如果你找不到,也不必去为了敷衍大臣、为了让母后高兴而去强迫自己喜欢一个女子,要知道,那名女子可能会像母后一样,这一辈子都被困在这宫里。”
赵怀宁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他身为皇帝,即使没有皇后妃子,也深知帝王薄情,自己若要纳妃,定然也会像先帝一样,拥有一宫妃嫔,却没有一个是自己喜欢的,即便如此,也还要与她们生儿育女,看她们争风吃醋。
先帝那么多孩子,少不了有些孩子会成为争宠的牺牲品。
赵怀宁就差点成为其中之一。
这让他如何才能放下。
哪怕坐拥后宫三千佳丽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尤其对于自己来说。
他因为小时候的阴影,对宫女尚且多加提防,别说纳妃让女子近身,赵怀宁想想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如果不是今天大臣们终于戳到他的软肋——提到了太后,他或许永远不会犹豫想要妥协。
但现在母后告诉他,他可以坚定自己,母后也不会因此对他失望,这就够了。
林默明白这种事强求不来。
尤其赵怀宁受儿时影响太大,不是林默说想让他忘记,他就能忘记的。
林默望着赵怀宁,温和地笑着:“再说了,母后有你和子安,怎么会觉得孤单呢?”
“干清宫与慈宁宫离得这样近,子安也是随时都能入宫,哀家想见你们就能见,不想见还能落得个清闲自在。”
“这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