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示意那姐姐换去了那个他本来的中铺位置,能看出那里躺着一位穿裙子的女士,背对外面,应该是睡着了。

薄韧很轻声地解释说:“她觉得下铺有点不安全,就找我换了一下。”

杨樵点了点头。

薄韧道:“你睡这里,我去睡中铺。”

他要起身,杨樵忙拉住他,说:“等等再去……陪我待会儿吧。”

薄韧又坐了回来。

两人看看彼此,两张疲倦还倒霉的脸,又都笑了起来。

“都是我的错,”薄韧怕说话影响到别人,靠近了些,道,“硬卧教我做人,以后再也不敢了。”

杨樵此时却一点也不生气了,道:“没事,也很有意思。”

薄韧叫苦道:“什么有意思?这哪有意思?”

“就我一个人的话,我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杨樵道,“是和你一起,就觉得很有意思。”

他说完,笑着看薄韧,这是他现在最真实的想法,和薄韧一起经历的意义,远远大过于辛苦。

薄韧本来还在愧疚,听他这样说了,又被这么看着,心口突突乱跳了起来。

火车前行中发出有节奏的哐哐声,一下下都撞在他的心上。

“那……”薄韧道,“把返程机票退了,到时还坐这趟车回去?”

杨樵的眼睛顿时睁大了。

薄韧笑了起来,借着这开玩笑的时机,他挨过去把头靠在杨樵肩上,看似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笑声。

“……”杨樵也侧过了脸,低下了头,放松了身体。

两人自然地倚靠着彼此。

片刻后,杨樵躺在了下铺的铺位上,空出了外面的半边,薄韧便也躺下。

两人都没说话,脸庞的距离只有几公分,就这么安静地互相看着对方。

车厢光线晦涩暗淡,只有莹莹的月光。

杨樵慢慢笑了起来,他忽然觉得内心已经非常满足了,拥有过这样一个月夜。

他先闭上了眼睛。

薄韧:“……”

薄韧几乎以为这是一个在邀请他吻上去的暗示。

但这又怎么可能?

不久后,杨樵的呼吸慢慢变得平稳,他太疲惫了,就这么睡着了。

薄韧:“……”

他注视着杨樵的嘴唇,因为睡着的关系,两瓣唇闭合得没有平时那么紧,有种松弛的柔软和可爱。

薄韧感觉到自己发着抖,他慢慢贴上去,在那唇上蜻蜓点水地,碰了一下。

第39章 米酒

又十几个小时后,火车终于到了站,杨樵已经快散架了,晕头转向地被薄韧拉着下车,出站。

等上了公交车还没一会儿,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又倒头靠在薄韧肩上睡着了。

薄韧起初还强打着精神,结果也没忍住打起了盹。两人差一点就坐过站。

但年轻男生体力恢复得却很快,睡了一晚,第二天就都满血复活,两人早早爬起来,开始了男大特种兵旅行。

桂林市区很小,象鼻山,两江四湖,青秀山,大半天时间就一口气全逛完了。桂林米粉物美价廉,薄韧很喜欢,接连吃了好几碗。

而后又去了龙脊梯田。路程比他们想象中要远很多,长途大巴,进山又转观光车,山路十八弯,兜兜转转,终于到了预定好的民宿。

老板遗憾地对他们道歉,说暑假旺季,只有大床房了,老板态度很好,又送冰镇饮料给他们,还表示餐饮会给他们打折。

男生们出来旅游,一起睡大床也实在不值得计较,于是两人也就接受了。

盛夏时节,漫山抹茶绿色的梯田,异常壮美,颜色对眼睛非常友好,山里的空气非常清新,民宿所在寨子里的当地村民都对游客很热情友好。心情一好,赶路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梯田作为非遗,在国外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两人在当地人的指路下,来到了梯田最佳观赏点,有很多外国人架着三脚架在拍照。

他俩坐在一旁石板凳上,喝水休息,欣赏美景。

旁边坐着与两人年龄相当的一对男女情侣,男孩在摄影,女孩就与杨樵随口搭话聊天,开口却是中英文混合,是一对ABC游客。

女孩中文说不太好,聊了几句,发现杨樵口语还可以,就又切换回了英文,和杨樵分享了几句他们的旅途见闻。

男孩跳下了石板,举着单反,去追拍一朵天边的流云。

薄韧英文一直不太好,口语更差,听杨樵和女孩说话,觉得自己被杨樵冷落了,一定要刷刷存在感。他把水瓶拧开,凑到杨樵嘴边,杨樵就在他手里喝了水。

那女孩笑了,问杨樵道:“你们是情侣吗?还是他在追求你?”

杨樵被问得一下尴尬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薄韧只是说不好,简单的对白能听懂,他越过杨樵看向女孩,眼神里有点惊讶,怎么看出来的?

那女孩对他笑了笑,他就也笑了笑,自然而然地流露了难得的腼腆。

这落在杨樵眼里,就是另一种意思。这女孩本身就很漂亮,还穿得很辣妹,多数直男看到都会瞩目的类型。

他们两人明显都听懂了女孩说什么,却都没否认。

“祝福你们。”女孩子显然就默认他们是一对了。

到晚饭时间,山里没什么餐饮,住哪间民宿就在哪家吃饭。

他们住的这家民宿老板,一人包揽了前台、收银、厨师等多项职务,意外的是手艺还真不错,炒了腊肉和本地野菜,鲜嫩清香,还送了他们一大份炒米粉,作为房型安排不当的补偿。

天黑透了以后,民宿竹楼外的一小块平地上,点起了灯火,几位穿着民族服饰的姐姐们,来给游客们表演起了特色竹竿舞。

老板端出了自酿的米酒,挨桌与在他们家就餐的游客,倒了酒,共饮,聊上几句,介绍梯田特色,送上一些吉祥话。

到薄韧和杨樵这桌,老板再次道了歉,又问他们上学还是工作,后面索性坐下,和他俩聊起了天。

老板说起自己以前也很想上大学,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以前是周围几个寨子学习最好的学生,但是大家都太穷了,几个寨子共用一个小学,学校里只有两名老师,要教一到六年级所有课程。最后他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这几年,家乡景区发展了起来,他才又回来做民宿,现在所有的村民几乎都在靠旅游生存,开民宿的,卖旅游产品的。稻田现在也还在种,却不再追求粮食收成,一切都为了景区服务,梯田保持漂亮,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本地山区本就没有良田,收成从来就算不得好,千百年来,只是饿不死罢了。靠山吃山的农民总是很苦的。如今梯田被用来开发景区,看起来是祖辈留下来的田地被征用了,实际上反而是给了村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