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8
的声音,还是听不懂的话,她陡然转醒,睁眼看见一只鸟飞过,两边的视野被青绿的野草挡住了。她坐了起来,看见一个魁梧的男人赶着七八只小羊离开,小羊的肚子鼓鼓的,走路很不安分,一蹦一跳的。
宋娴回头,看见隋玉,她笑问:“醒了?看来你是累着了,才醒来没多久又困了。”
隋玉打个哈欠,说:“这个地方太让人放松了。”
“睡醒了就起来,快晌午了,我们该回去了。”宋娴说。
隋玉应一声,但迷瞪了一会儿才拎着装桃的布兜子站起来,跟着宋娴往回走。
“那个小阿妹呢?”隋玉发现少了个人。
“她回家做饭去了。”绿芽儿回答,“婶婶,你猜大宛国有多少个城邑?七十多个呢。”
“那个小姑娘说的。”宋娴解释。
隋玉“噢”一声,“还问到什么?”
“没旁的了,那个小姑娘懂的汉话不多,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只有在提及买她家葡萄酒的时候,她的话才多一点。”宋娴笑着摇头。
回到城邑时,太阳已经升到头顶,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油香。
大宛的百姓住的房子大多没有院落,门前就是拴牲畜的树桩子,人和牲畜混住。小阿妹正在给母羊挤奶,看见隋玉一行人,她站起来打招呼:“这会儿才回啊?”
一个裹着头巾的白皙妇人闻声站起来,见是汉人路过,她嘴角含笑,神色祥和地看着。
“她们长得真好看。”绿芽儿小声嘀咕,“个子也好高啊。”
“玉妹妹,你发现了吗?大宛人跟龟兹人长得有点像。”宋娴说。
隋玉点头,“大宛最早是月氏人迁过来才发展壮大的,月氏人之前是生活在河西地区,被匈奴打跑了,先是在关外生活过,后来搬迁到大宛了,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人留在关外生活,没有跟着族人来大宛。”
“那敦煌的人怎么没有长得像大宛人的?”绿芽儿问,不等隋玉回答,她又想起来了,“阿羌长得就很像外族人。”
“主子,你们回来了?”小春红听到声走出来,说:“饭已经好了,我正琢磨着要去找你们呢。”
“你到哪儿找?”隋玉把手里的桃子递过去,说:“我们去城外摘桃子了。”
“我记得,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我就看见了。”小春红遗憾死了,嚷嚷说:“主子你怎么不带我一起?我也想去。”
“以后这种机会还多,下次带上你。你把这兜桃子送给徐大当家和李大当家,他们回来了吗?”隋玉问。
小春红摇头。
“那就先吃饭吧。”隋玉说,“做了什么饭?”
“羊肉焖饭。”小春红回答,“主子,大宛的羊肉好吃,又鲜又嫩,用水氽熟就很香。”
隋玉能想象,这里的牧草这么鲜嫩,羊肉的味道指定不差。
刚端上碗,徐大当家和李大当家回来了,隋玉端碗出去,说:“我们做好了饭,二位要不要在我这儿吃?”
“也好,正好有事跟你说。”徐大当家点头。
“小春红,去盛饭。”隋玉说,一转头就看见赵秦正在用手抓饭,给他的筷子不见踪影了。
“别这么惊讶,羊肉焖饭就要这么吃才好吃。”赵秦正色说,“这也是我们这里的吃法。”
“那我待会儿也试试。”隋玉说。
“玉掌柜,我们明天估计要动身去下一个城邑,安息帝国的商队前天走了,我们最好追上他们,跟他们换手里的货。”徐大当家说,“大宛的疆土颇丰,城邑也多,指望我们一个个走下来,估计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所以我们都是跟商队换货,或是把货卖给当地的大商队,由他们把布匹卖去其他城邑,我们则是买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就踏上回程的路。”
“听你们的。”隋玉说,“劳你们费心了。”
徐大当家摆手,“这没什么,你第一次过来不明白罢了,下次再来就知道了。商队走商,难就难在路上,至于交易,跟行路相比要简单许多。”
“这个城邑也有两家收购绸缎的客家。”赵秦开口插话。
“我晓得,我们去问价了,价钱有些低。”徐大当家说,“我们再往前走走。”
隋玉跟他们私下商量了,在买消息方面,四家轮流着出钱,一个消息四家共享,免得花费不必要的钱。
商队又歇半天,次日,四个商队离开这座城邑,又往西南方向走。
小阿妹赶着羊群去吃草,她跟绿芽儿摆手,目送商队远去,她拿着大剪子去给羊剪毛。
草场上牛羊遍地,远离城邑了,人和牲畜的影子才消失不见,草丛里却多了鸟雀的踪影,在驼铃声的惊扰下,它们簌簌起飞,带着花粉和草屑满天飞。
商队横渡,野草倒地,然而不过一个夜晚,草场上踏出来的痕迹很快又消失不见,折断的野草为新生的野草腾出生长空间,在这个自由又了无人烟的草场上,花花草草野蛮生长。
第282章 路遇故人
在了无人烟的草原上行走三天后,路旁逐渐有了人生活的痕迹,湖泊下方的农田里稻苗长得正盛,水鸭子在稻田觅食,驼队经过,水鸭嘎嘎乱叫,扑棱棱蹿进稻田深处不见踪影了。
“这是从你们大汉朝传来的水稻。”赵秦说。
“在我们的水稻传过来之前,你们这里没有水稻种植吗?”隋玉问。
“那我不清楚,在那之前我还没出生。”赵秦不种地,也就没了解过,“我只听说好多年前,大汉的使团往来频繁,你们的皇帝将汉地的良种赠送给我们,我们把大宛独有的良种马和果茎之物回赠给你们。之后又有商队过来,他们运走了我们的药材、羊毛毯、长毛狮等等,也带来了织布机、灶台、烟囱、绸缎、丝帛等等,你们在我们这里可以看见很多汉地的东西。”
正说着,隋玉的视野里出现一处农家,土石为基,墙面半是夯土半是木头,屋顶是圆形的,这一点很有异域风情,但在一处矮房顶上突兀地竖着一个烟囱。戴着黑红色小帽的妇人从屋里探头出来,她穿着淡紫色的纱裙,立在门外好奇地望着过路的商队。
徐氏商队的译人走过去打听前几日有没有路过的商队,得知了消息,商队继续赶路。
“还有多久才到下一个城邑?”宋娴问。
“没多久了,顶多再有两天,下一个城邑是个大城,你们的商货应当能卖出去。”赵秦说。
如他所说,当人烟越发稠密,路旁的农田越发多时,占地颇大的城邑出现在眼前。
跟上一个城邑不同,这个城邑的百姓是以农耕为主,过着群居的生活,人烟繁盛,故而形成一座大城。
还没进城,先有驼铃声出来了,两个商队越来越近,两方都认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