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4
闷了,又觉得好笑,“莫不是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隋算盘还有倒贴亏本的时候?”
“你不懂,我听我爹说海边有一种干菜能治大脖子病,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我要带回去备着,每个月吃两顿。”说罢,隋玉分出一小半给她,说:“你也备着点,图个安心。”
“真的?”宋娴问,她看了看手上乱糟糟的干菜,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见过我家一个养马的男人长个很粗的脖子,脖子快有头粗了,我看得害怕,就躲着他。后来就不知道他怎么样了,反正是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病死的。”
隋玉点头,她把海带捆在自己的骆驼背上,吹响号子带着商队离开县城。
路过齐家村,隋玉带着两个仆从骑着骆驼进村,桑果陆陆续续变红变紫,村里的人又开始摘桑果准备酿酒了。
“二郎,李嫂。”隋玉冲桑树上的母子俩喊,她丢下半捆干海带,说:“这个你们拿回去吃,每个月用它跟豆腐煮汤吃两顿,吃这个是防止大脖子病的。”
“咚”的一声,李氏手里的筐掉了,紫得发亮的桑果洒了一地。
“娘,不是我说的。”二郎说,他快速跳下树扶住他娘,转头冲隋玉喊:“不是跟你们说了,不能在我爹娘面前提我哥的死。”
隋玉愣了一下,她迅速反应过来,说:“我不知道大郎是得了什么病,我只是在太原郡遇到一个从海边过来的商队,他们卖的海带能治大脖子病,我买了给我家孩子备着的,路过你们村给你们送一捆。”
李氏攥着手捶胸口,她大口呼吸,缓过劲了,她抱住干海带,喑哑地问:“吃这个就能治大脖子病?”
“对,你们多吃点,尤其是二郎。”隋玉驱着骆驼调头,说:“那个商队还在太原郡,他们头一次过来,带的货不多,也可能是在路上自己吃了,你们要是需要就去找他们,让他们往后每年还往这边送。”
第254章 开智
“哎!”见隋玉要走,李氏强撑起精神喊一声,“玉妹子,你等等。”
她取下挂在树枝上的篮子,又将洒在地上的桑果捡起来,没有沾灰的桑果都丢进篮子里,凑满一篮子,她追着隋玉跑到官道上。
“不管那干菜能不能治病,我都谢你惦记着我们。”李氏把装满桑果的篮子递给她,说:“路上吃,下一年再路过这里记得再过来,到时候我跟你说那干菜能不能治大脖子病。”
隋玉眸光一紧,她攥着篮子问:“除了你家大郎,你还认识得了大脖子病的人?”
李氏点头,齐家村就有好几个,有老的也有小的,有外人进村的时候,他们都藏在地窖里,免得外人认为他们村中了诅咒,会影响村里的名声。
“那我再给你拿半捆。”隋玉说,“不过我买的海带也不多,你们要是想要更多,那就尽快去太原郡一趟,找到那个商队,让他们明年或是后年再运干海带过来卖。他们从海边走到这里走了一年,运来的货又少,如果不赚钱,他们很可能不会再过来。”
李氏点头,她接过隋玉递来的海带,一股子腥咸的味道,腥味冲鼻,她扭头呕了一声。
隋玉多看她一眼,她生养过,对这个反应不算陌生,心里不禁有了猜测。
李氏又闻了闻海带,腥味入鼻,恶心感随之涌上喉间,她俯着身子干呕,这下她心里有底了。
“娘?”二郎跑过来,“你怎么了?”
李氏笑着摆摆手。
“嫂子,恭喜啊。”隋玉捆好海带,将装桑果的篮子递给甘大,她拽着缰绳骑上骆驼,说:“怀了孩子多吃些海带,你补他也补。”
“怀娃了也能吃?”
“能,这就是一道菜,不影响孩子。”隋玉解释,“不跟你说了,我该走了,商队还在等我。”
“好,你下次可要再来。”李氏跟了几步,大声问:“你是后年再过来是吧?到时候我们村里的帛布和桑酒都给你留着。”
隋玉骑着骆驼跑远了,她挥了挥手,没再应答。
宋娴看见隋玉带着奴仆骑骆驼过来了,她吹响哨子,催坐在路旁的仆从上骆驼,商队继续赶路。
“娘子,还要晒桑果干给小主子带回去吗?”甘大问。
隋玉摇头,之前在旁的村已经晒桑果了,桑果干攒了一大罐子,够家里的孩子们吃过瘾。
“分给大伙吃,天这么热,吃点桑果润润嗓。”隋玉掏出帕子,说:“给我抓两把,剩下的你们分。”
宋娴扭头看见了,她喊话说:“多给我抓点,我喜欢吃。”
帕子装不下了,隋玉说:“你给她送去,让她先抓。”
“哎。”甘大提着篮子追上去。
隋玉也跟过去,她拿起水囊喝两口水润嗓,说:“李嫂的大儿子竟然是得大脖子病没的。”
宋娴吃桑果的动作顿住了,“那么小就得了大脖子病?这病还真能要人命啊?”
“除了她的大儿子,她还认识其他得大脖子病的人,如果是齐家村的人,我估计是这个村的水土可能有问题。”话落,隋玉又摇摇头,否认道:“不对啊,如果是水土有问题,为什么其他人又没得这个病?搞不懂,我也不太了解这个病。”
“所以这个干菜真的能治大脖子病?”宋娴再次问。
隋玉点头,“我确定,你要是不信,后年我们再过来看。”
见她言辞凿凿,宋娴相信了,她琢磨说:“你懂的太多了,海边的东西你认识,沙漠里的气候也懂不少,关外的那什么花也知道,看人长痘还能推测出他拉不出屎,这些都是从竹简上看到的?你弄得我也想识字了。”
“你不识字?你爹没教过你?”隋玉诧异。
宋娴摇头,“他自己就是个大老粗。”
过了片刻,宋娴又说:“你觉得我们在长安寻个能读会写的夫子如何?我们带他回敦煌,让他教孩子们认字。”
隋玉觉得这样的人不好找,真正有学识的被举荐着做官去了,至于半吊子说不定还不如她,这种她看不上。这种情况下,只有那种运道差的读书人绝了走仕途的心,还没门路进高门大户做门客,才会愿意跟她们回敦煌,这得多难找。
“行,到时候你打听打听吧,看能不能找到可用的人。”隋玉没给宋娴泼凉水。
“我去哪儿打听?这种人我可接触不到。”宋娴摊手,“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碰上左都侯,要是遇上他,你托他打听一二,他或许有门路。”
隋玉看她,她笑着说:“我跟他没交情,也说不上话。”
“你就不担心他喝蜜水没效果?万一脸上的痘没消,他可是会找我们茬的。”隋玉是这个意思。
“不不不,我相信你。”宋娴大笑,她合掌朝隋玉拜拜,祷告似的说:“隋算盘你千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