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翊哥儿快点来了,他们来了就可以陪他玩了。

几天后,辛娘等人就在郡兵的护送下到达了冀县。

冀县这边李复已经置办好了一套跟陇县差不多大小跟格局的屋子,别的倒是大差不差。昀哥儿就是估计他阿爹还得悄咪咪修建一下祠堂,就跟陇县那边的屋子一样。

热热闹闹团聚了一天之后,昀哥儿就逗着翊哥儿玩儿。

过完年算起来,他跟翊哥儿算虚岁的话也六岁了,昀哥儿其实对照过,他生长发育的还不错。因为开始长身体的缘故,原先有些胖乎乎的肉肉也逐渐消减了一些下去。

翊哥儿到了这个年纪就像是混世大魔王了。

他小时候就精力不错,养起来特别费亲娘,现在就更费了。加之平时喜欢爬上爬下的舞一些小木剑跟小木枪,布氏还有房里的丫鬟陪他玩一天的话整个人都要累瘫了。

要说现在翊哥儿最怕谁。

一个就是李复,现在可不是一两岁的时候了,那会儿还小,另外他也字面意思地听不懂人话啊。

但这个年纪就可以讲道理了。

李复管他学习,不听话是要打屁股跟打手心的。

还有一个是昀哥儿,怕昀哥儿主要是小孩其实很会看脸色。他早就发现了,昀哥儿虽然也是小孩,可阿爹都对他特别和颜悦色,很多来家里的叔叔伯伯也都听昀哥儿的话。

最关键是阿爹跟老师有时候要打他,谁劝都没用,他娘亲都不敢劝。可昀哥儿就敢开口,他说这次算了,阿爹真就不打他了。

本来昀哥儿后面经常不在家,跟翊哥儿玩得也少了,感情多少会生分一些。可小孩就是崇拜比自己厉害的小孩,于是看到昀哥儿,翊哥儿又颠颠跟了上去,看上去跟小时候没两样。

布氏看了一边有些安心他们哥俩感情没浅淡下去,却也有种果然如此,当哥哥的真得仰仗弟弟的无奈感。

“阿弟,今天能去外面玩儿吗?”翊哥儿叫着阿弟,却跟他是弟弟一样趴在小小的矮桌上看着昀哥儿。

刚刚来冀县,对小孩子来说到处都是新鲜的。据说冀县比陇县大多了,他还没看过什么样子呢。

昀哥儿没理他,而是拍了拍翊哥儿的头让他安静一点,随后看向翊哥儿的娘亲布氏。布氏昨天刚到就跟他说了一句,说是她的父兄来了,想要昀哥儿见见。

为什么而来昀哥儿自然知道。

人家来了总是要见的,就是昀哥儿没怎么跟布氏的一家人接触过,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秉性,只希望不要太贪或者太急功近利,不然他也用不了。

“昀哥儿,我父兄也随着我们一起到了冀县,昨日他们就安顿好了。要是能见,我就让人去通知他们来。”

布氏不知道怎么,现在跟昀哥儿说话就多了点敬畏,明明她也算是看着昀哥儿长大的,再说昀哥儿也还是个孩子呢。

“明天带你去玩,今天先练字帖,一会儿我见见你外公舅舅,等我们聊好了再来找你。”

翊哥儿还不开心,然后就被布氏一把抱起来带走了。

布昭跟布禁来的很快,他们就带了一个老仆从陪同。看老仆从的身形,骨架宽大手掌粗糙,年轻时候应该是跟着他们一起跑商。年纪大了,人也忠心,就被留在布家养老。

这点看,布氏有厚道的一面。

昀哥儿坐在主位上,李复不在家,不过昀哥儿是能主事的人,也没人觉得不对。而姜光等人随身保护,也不会因为布昭几人是布氏的娘家人就对他们放下心。

等布禁二人落座,昀哥儿就在打量他们。

布禁身形不算高大也不算矮小,穿着崭新的粗布衣物,面色上还有些风霜,这些是他年轻时候困苦跟后来跑商的证明。虽然现在退休在家做定海神针,外面的事交给了布昭,可这岁月积累下来的风霜痕迹是没法去除了。

昀哥儿看他们,其实布禁跟布昭也是第一次正儿八经跟昀哥儿打照面。

父子儿子默契十足,来的时候不仅自己做足了准备。布氏派人来也更是嘱咐过了,不要看昀哥儿一个小孩就出言不逊,他不是一般的孩子。

布禁很客气的跟布氏派来的人应了,一点没有女儿多此一举或者是轮到你一个妇人家家的来指导亲爹做事的不悦。

布禁能从一个饿死的乡民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白手起家到争下这不大不小一份家业的商人,魄力跟聪明缺一不可。

所以比起昀哥儿大大方方的看人家,布禁跟布昭却是暗中看,并没有欺他年少就随意打量上位者的冒犯。

过了好一会儿,昀哥儿说了一些客套话,又祝他们新年快乐,之后才说起了正事,“想必二娘之前同你们说过了我要组建商队的事,但具体计划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现在就大致跟你们说一下。”

说起做生意的事,布昭俩人就坐直了身体。

“凉州地处偏僻,外接异族,所以中原的铁锅、茶叶、食盐等到了这边都是畅销货。同时异族的毛皮、马匹到了中原也是价格翻倍。

这些生意我也打听过,主要是被中原其他几州的一些大商人垄断了,凉州本地反而只是随商队赚点小钱。与其给他们赚这个钱,不如我们自己来赚。”

“主公是想全部接手过来?”

这就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了,你外来的人跑到凉州汉阳郡,郡守翻脸你能怎么办?

要是太平时期还不好下手,毕竟那些大商人在中枢都是有人保驾护航的,惹急了反而是郡守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现在。

朝廷自己都乱成一锅粥了,中原区域现在时不时一小打,偶尔一大打,谁还能拿手握一支雄兵的郡守怎么办?

布禁一开口,昀哥儿诧异看了他一眼。

不是,咱们工作内容、工资待遇都没谈好,你老板就直接喊上了?这也太快了。

昀哥儿奇奇怪怪看了布禁一眼,继续道:“是这个意思,除了接手生意,另外就是你们走商时会跟异族以及中原各州接触,若遇到有用的信息你们也可整理在册派人快回汉阳郡。”

布禁心道果然如此。

等了会儿看布禁父子没反对,昀哥儿又道:“目前凉州最依赖中原区域的就是食盐,自从梁国中期开始管控盐税制度,全部实行官营之后,各地的盐价就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你们组成商队的第一件事就是贩运毛皮换盐。”

现在天还冷,凉州这儿的毛皮到了中原能卖出不少钱。

乡民是用不上,中原也到处都是干架的,可止不住有钱人跟世家都集中在那儿了,他们还是嘎嘎有钱的。

其实说起食盐被遏制这个问题,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因为汉阳郡天水府的蠡县、章县二地就盛产井盐,在太平年间,这二县一向声名远扬,更是商人往来络绎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