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寒曜年又说:“那我们去餐厅?”
说完,他解开浴袍,走向衣帽间挑选出门要穿的衣服。
短暂的沉默后,贺初秋说:“我来你房间。”
寒曜年动作一滞,衬衫从衣架上滑落。
没过多久,门铃声响起,贺初秋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两瓶酒:“喝酒吗?”
寒曜年侧身让人进来,他接过酒瓶,熟练地开酒,醒酒,又递了一杯给贺初秋:“怎么突然找我喝酒?”
贺初秋一口喝完,只是说:“没什么,突然想喝了。”
寒曜年又问:“吃晚饭了吗?”
贺初秋:“吃了。”
寒曜年没有叫餐,只让餐厅送了一点儿小吃当下酒菜。
等他端着东西过来,贺初秋已经抱着酒瓶喝了一大半,脸颊泛着不自然的红。
当他准备倒第二杯时,寒曜年从他面前抢走了酒瓶。
贺初秋抬眸瞪他:“还给我。”
青年冷淡的双眼染上酒气,水润又明亮,仿佛在撒娇。
寒曜年把酒放在贺初秋拿不到的地方,语气沉了沉:“贺初秋,发生了什么事了?”
贺初秋反问:“没事就不能找你喝酒?”
寒曜年看了他两秒,没再深究,只是说:“可以,但是你得按我的节奏来喝。”
说完,他朝贺初秋伸出右手,贺初秋反应了两秒,慢吞吞的递过酒杯。
寒曜年给他倒了个底儿,量少得像是在品酒。
贺初秋一口喝完,又把酒杯递过来。
寒曜年掀起眼皮:“等着。”
贺初秋骂了句脏话,起身就要过来抢酒瓶。
拖拽过程中,又不小心把红酒撒在了寒曜年身上,挺括的白衬衫变湿变软,露出下面轮廓分明的肌肉。
贺初秋定定地看着这一幕,喉结滑了一下。
寒曜年呼吸轻了轻,伸手拍了下贺初秋胳膊:“起来。”
贺初秋却顺势抓过领带,把他双手绑了起来。
寒曜年眼神顿时就不对劲了,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冷静:“初秋,你醉了,先松开我。”
贺初秋不仅不松,反而在他手腕上牢牢绑了个的死结。
寒曜年呼吸急促起来:“贺初秋,松手。”
“我不。”贺初秋冷峻又固执,竟低头开始解寒曜年的衬衫。
一粒粒纽扣在他手中散开,露出男人大而粗的喉结、高高隆起的胸肌、块垒分明的腹肌……
灯光之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红酒蜿蜒而下,一直隐没至西裤下方,打湿了茂盛的毛发。
十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也早已让曾经的少年长成大人。
各方面都很大。
寒曜年坐在沙发上,狼狈不堪,散发着浓烈的荷尔蒙气息。
当贺初秋碰到他皮带时,寒曜年呼吸霎时急促起来。
“贺初秋,”他粗而大的喉结滚动,声音又低又哑,“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我知道,”贺初秋跨坐在他身上,一字一句,“寒曜年,我在玷污你。”
第39章
寒曜年已经很久不曾感受过, 这样的煎熬。
他被捆住双手,朝思暮想的人正坐在他身上,毫无章法地动着。
喝醉后的贺初秋又软又热, 手指仿佛融化的蜜糖一样包裹他。寒曜年被操控所有感官, 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不真切得仿佛一场虚幻的梦, 寒曜年一度以为自己又出现了幻视。
直到他在贺初秋身上洒下一片乳白,寒曜年大脑空白了一瞬, 突然想起自己在土耳其棉花堡的那个下午。
那时他还未走出被贺初秋分手的阴影,开学前一个月, 在发小的劝说下,孤身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
毫无目的, 随走随停, 意图用新鲜的刺激弥补内心遭受的创伤。
那是他抵达土耳其后发生的事情,一个炎热的午后,寒曜年孤身抵达了棉花堡。
很难形容他第一次看见棉花堡时的冲击, 荒芜的大地上,竟然有那样一个洁白湿润的地方。
山坡上分布着层层叠叠的钙化堤,仿佛一朵朵洁白的云。清澈碧蓝的温泉水从高处落下, 像是流淌的牛奶。
棉花堡的水可以饮用。
彼时,寒曜年刚经过一场漫长的跋涉,焦渴难耐, 他捧起一汪清泉, 大喝一口。清澈甘甜的水滋润他的喉咙,包裹他的身体。
“贺初秋。”
寒曜年咽下喉中的乳白, 声音克制而沙哑:“现在冷静下来了吗?”
刚才发泄过一次,贺初秋酒气散了大半。
他从寒曜年身上下来, 懒洋洋地坐在沙发上,问:“有烟吗?”
寒曜年给他找来烟和火柴,大部分时间里,寒曜年没有有钱人那种明显的阶级感,但在细节上还是带着富豪的老派做法。
烟是手卷烟,火柴是定制款,连烟盒都镶了钻。
贺初秋单手抽出一只烟咬住滤嘴,划开火柴点燃,用食指中指夹住烟蒂深深一吸,随后靠在沙发上吐出一口白雾。
他身上的衣服全皱了,头发乱糟糟搭在额前,身体还带着未散去的潮红,眼神却透着一股宁静与忧郁,矛盾,却又性感至极。
贺初秋抽了半支烟,这才说:“我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外卖员,他外卖快超时找不到酒店大堂,哭着问我知不知道路,我给他指了方向。”
寒曜年坐在他旁边,安静的聆听。
贺初秋:“回到酒店时,我又在前台看到了他,取餐的客人说,海鲜烧烤冷了腥,他不要了。外卖员一个劲儿的赔礼道歉,请求他务必不要退货,别给差评。”
贺初秋讲述的语气很平静,寒曜年却能感到他平静下的暗潮汹涌。
他问:“后来呢?”
“或许是看见外卖员带着孩子,客人没有给他差评,还把烧烤给了他。”贺初秋说,“我经过时,对方又向我道谢,说今晚可以吃一顿大餐了。”
寒曜年:“结局似乎还不错。”
“你真的觉得结局不错吗?”贺初秋侧眸看他,语气冰冷严肃起来,“就在几天前,全世界的富豪学者还聚在这里,讨论世界经济形势。他们动辄谈论九位数的大生意,也非常关注社会福利。可不过短短几天,就有外卖员为了一个超时订单,尊严全无,嚎啕大哭。”
寒曜年理解了他生气的点,说:“不是你的错。”
贺初秋摇头:“我最近几年经常想,我是不是太过于关注宏观,而忽视了对个体的关怀。你还记得我们高中摆摊时,那个卖红薯的老太太吗?”
寒曜年:“记得。”
贺初秋:“我学新闻的初衷明明是想为这类人发声,可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在报道些什么。”
“不要妄自菲薄,你写的文章很有价值,”寒曜年摸了摸他脑袋,缓声道,“还记得你写易思弦的文章吗?帮央电度过了一个大危机,这次会议我见到了高总,他至今还在夸你。”
“我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