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上有四户人家。

她用了一段时间打探他们的情况。

林如海挑的是家族立场,是政治理念,是他们家的男丁。

女眷的具体品性,他了解的比较片面。

这里门第最高的是一位内阁学士的嫡孙女,内阁,也是林如海接下来的目标。

门第最低的是一位追封三品官的女儿。

追封,就是说他已经去世了,他是林如海的师兄,是在职期间因公殉职的,在任职时,是从四品,殉职后才追封为三品官。

他师兄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林如海看中的,就是他师兄的嫡长女。

他们姐弟有三个叔叔,二叔现在是四品外任知府,另外两个叔叔,一个在家打理内务,一个在家族私塾当夫子。

他们姐弟的祖父现在已经去世了,致仕前,是三品虚衔。

这四户人家中,云舒瑶都去接触过了,最满意的,就是林如海师兄这一家。

可能是少年失父,这一对姐弟和母亲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经历过人生冷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让她想起了春雨过后破土重生的小草。

外表看上去无害,骨子里却十分坚韧,不管风雨,都无法打到她。

其他三家的女眷,有一个中规中矩,女戒女德,不是说不好,在这个时代基本是这样的,但……太规矩了。

有一个是幼女,自小受宠,规矩学识都好,却习惯听从别人的话,她更适合次子或者幼子。

另外一个,也是嫡长女出身,规矩好,喜好骑射,性格爽朗,不过深入接触了一下,她自小不爱看书,可能会缺少共同语言。

她完全不看出身门第,只针对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林如海意外了。

他还以为他会选择内阁学士家的孙女,母亲是这样选的。

云舒瑶:“两个人是要相伴一生的,我接触的时间也不算太长,不能说看透了她们,她们一定有我没有发现的缺点,也有我没有发现的优点,我觉得,需要问一问琛玉的意思。”

她认真的看着他:“若能夫妻相得,是一辈子的幸事,若是夫妻面和心不和,乱家也只在朝夕。”

林如海沉默了一下,把琛玉叫了过来。

“这几人中,你更欣赏哪一个?”

琛玉先排除了太规矩的那位和没有主见的那位。

“这两位,我可以和他们聊一聊吗?不方便就算了。”

不喜欢读书,也不代表着没有共同话题,失父,学会独立坚强也可能会过于固执没有平常心。

如果可以,他想和她们见一面,亲自聊几句。

云舒瑶十分赞同:“人生大事,有长辈在场,应该也不是不能通融?”

林如海顿了一下:“你们别急。”

这要看女方的意思。

之后,琛玉分别和两位见了一面,聊了几句,云舒瑶不知道他们聊了什么,只问:“确定了?不后悔?”

琛玉笑了笑:“确定了,我不敢说一生都不会后悔,但这个时候,我不后悔,姨娘,我会好好做一个好夫君的。”他后面这句话,很轻,却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

于是,王熙鸾前脚进了平郡王府,后脚,林家就和林如海师兄唐家定了亲。

定亲走礼的时候,云舒瑶发现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唐家女的母亲姓田,她有个舅舅,叫田文镜。

田文镜?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啊。

第87章 眼熟

因为这一份眼熟,云舒瑶跟林如海打听了田文镜的消息,知道他现在跟林如海同龄,是一个知州,官职不算高。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值得说道的地方,他并不是参加科举出仕的,而是花钱捐的官。

他一开始是八品县丞,进入仕途到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上。

捐官这条路比科举出身的人要难走得多,除非有贵人赏识,或者是有能十分能干的本事,不然很难出头。

“怎么了?他有什么问题?”

林如海当然也查过唐家的姻亲,他们家出身不算高,但也不算很低。

而且虽然他在读书方面没有天赋,他是做实事的人。

云舒瑶:“没有,只是好像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应该是我听错了。”

林如海也没怀疑,两人根本没有什么产生交集的地方。

唐家的女儿名字叫唐婉欣。

她和琛玉是同一年出生的,她已经报了免选,因为到了下一次选秀她就超龄了,而上一次正当龄的时候,她在守孝。

这种情有可原,所以就自由婚配了。

婚期并没有定在今年,琛玉也说希望可以等到明年秋闱后,他对明年的秋闱有信心,他可以考中举人,到时候以举人的身份迎娶更加风光体面,而且年纪也更合适。

老太太想要抱重孙子,恨不得现在定亲,用最快的速度走完步骤,年内迎娶过门,要是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抱重孙子了。

但是不仅孙子这样想,儿子也觉得今年内完婚太着急了。

三媒六聘想要走完本来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看到他们都这样,老太太只好无奈的接受了。

“行吧,既然这样就依你们,不过最迟最迟,明年年内就要迎娶进门。”

她还想亲眼看着重孙出世。

她现在的身体,太医和周大夫给她把脉,都说不错,她应该是可以再撑几年的。

琛玉见她答应了,松了一口气:“祖母,孙子一定好好念书,早日考取功名。”

老太太笑的一脸满足:“好好好,祖母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唐婉欣今年十六,在女子中这个年纪还没有定亲的实在是少数,不过她这是有原因的,一个就是她祖父去世,守孝,还有一个就是原本是有一家正在商谈的,结果对方攀上了另外一根高枝,那一门婚事自然作罢了,要重新挑选。

只是年龄方面不好找,正在唐家祖母正在头疼的时候,听到林家有意,几乎没有思考,她就同意了,抱着孙女痛哭了一番。

她孙女总算时来运转了!

长子这个师弟相处的时间不长,却是个念旧情的,林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嫡出庶出根本无关紧要。

是他们唐家高攀了。

二儿子现在还在偏远之地任职知府,不知道多久才能再往上升一升。

三儿子却是个读不下书的,索性就让他打理家中的产业,第四个儿子读书的天分一般,好在还能教导家族中的年轻子弟。

林如海他现在已经是正三品的京官,别看他跟自己儿子差别不大,四品到三品是一道大坎,不知道多少人被困在这里,一辈子不得寸进。

更何况,二儿子这知府还是好不容易才升上去的。

就算为了孙女有个好归宿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